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结束环节的教学设计研究

2019-06-11胡小平

北方音乐 2019年4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胡小平

【摘要】音乐教学的过程都以美育为教学核心。为此,笔者审视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发现了以往的教学中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学导入或者教学过程。巧妙的课堂结束设计也可以对整个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起到巩固梳理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流畅完整。鉴于此,笔者从实践岗位实际教学点出发,从感受与体验、情感表现、主动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多个方面和教学结课的注意点,对音乐课堂教学结束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音乐课堂;结束环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堂结束环节存在的问题

当今现状,很多小学音乐课程教师常常只注重导入设计,忽略与其同等重要的结课设计环节,忽视了课堂的结束。很多情况下,在结课时,教师忽略了坐在下面的小学生生活经验和阅历有限,还不能完全理解作为成人的老师话语的含义,因此造成不少课堂知识的断片。笔者认为,课堂结束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尾声,教学过程直接跳过这一环节,这堂课就“虎头蛇尾”了,课堂教学过程的不完整也会造成学生的困扰。结课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精彩的课堂结尾设计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審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设计和任务。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结束环节的教学设计

(一)体验——角色转换,引导积极参与

1.结课时师生角色互换,体验音乐乐趣

结课时,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心得,通过对话交流、情感碰撞、信息反馈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结课时师生角色互换,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欣赏《糖果仙子舞曲》时,笔者让学生有秩序地上来学做小老师,模仿老师敲击钢片琴即兴演奏,孩子们有的敲高音、有的敲中音、有的敲低音区;有的敲一个音、有的敲几个音、有的敲一个乐句1 1 | 5 5 | 6 6 |5 — |,然后请他们说说当小老师的感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气氛热烈。

结课中的师生角色互换,使学生在亲身体验音乐的乐趣中增强了学习音乐的欲望,提高了课堂效率。

2.歌曲角色代入,体验音乐感受

歌曲教学中的角色体验,是指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活动,获得发自内心的音乐感受。让学生代入歌曲角色亲历体验,可以帮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故事,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身临其境的精神享受,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

笔者教一年级《其多列》一课时,歌词中“拣竹叶”“砍竹筒”对于我们这里的孩子来说是从未接触过,难以理解。结课环节,我安排了一分钟长度、哈尼族人民手持一米多长的竹筒,按节奏敲击地面的视频,视频中强烈的节奏激起了学生对节奏律动的兴趣,引得学生争先恐后地模仿。此时,我就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竹筒”,伴随着《其多列》的音乐,亲身体验一下哈尼族人民跳竹筒舞时的心情。

这个小视频将学生带入了哈尼民族的文化中,使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民族音乐文化熏陶,培养了学生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情感。

(二)表现——体验情感   激发审美渴望

1.简练精辟的语言,深化课堂主题

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感方向,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结合教学音乐内容,激发师生情感的相通,营造情感氛围。

教学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一课时,笔者在课堂结束时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以“雪”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民谚“瑞雪兆丰年”,说的是大雪好像为大地上的万物盖上一床银色松软的棉被,预示着来年地里的庄稼就会有好收成。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中就唱到了几种小动物在寒冷的冬季照样和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景。我们每个人都爱大自然,更有责任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的地球之家增添一抹自然风景和美丽的色彩。”伴随着《滑雪歌》轻快的乐曲声,学生们充满温暖和爱意地走出教室。

这样的结课设计既调动了学生情感,又引导学生“保护地球关爱动物”。这堂课在师生浓浓的“爱”意中结束,升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2.优美动听的乐曲,激发情感共鸣

音乐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歌唱或聆听歌曲、乐曲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歌曲乐曲时,以音乐蕴含的丰富情感因素,从精神层面回味本课音乐带给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如,笔者在执教《妈妈格桑拉》一课,结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妈妈是我们初到人世第一个接触的亲人,也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小时候我们在妈妈哼唱着的《摇篮曲》中一天天成长,以后长大也请不要忘记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不管以后你的学历多高、地位多厉害也请做到孝顺二字,因为孝是最大的美德。”我和学生闭上眼睛,共同欣赏《摇篮曲》。此时,课堂弥漫着浓浓暖暖的母爱气息,孩子们脑中满是妈妈的美好回忆,由此产生对音乐情感新的审美渴望。

在课程的最后音乐升华到亲情的高度,情到浓时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家庭观念以及关爱他人的美德,把音乐的美上升到心灵的美,艺术本来就是感性的、浪漫的,我也想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乐观积极、情感丰富的性情中人。

(三)创造——主动创造,体验神韵之美

1.创编实践,培养创造能力

音乐创造是对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创造力、增强审美体验的有力支持。在课堂教学中,每一环节的设计都要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的创编能力,使学生在音乐课堂实践中巩固新的知识,发现自身的音乐潜能,发掘自己的表现力。

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歌曲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同学们请看一组短片——溪水被污染的短片(无声)。如果你是被施了魔法的溪水,身体包裹着又脏又臭的东西,你还会唱出好听的歌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请你根据短片创编歌词,轻声哼唱,并且请为无声的短片配乐。同学们,老师衷心希望,同学们从小就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这些美丽的景色永远保留。现在让我们为小溪流唱起欢乐的歌,让大自然的美景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请大家跟随伴奏,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通过创编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发引导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2.拓展延伸  提升音乐素养

音乐教学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延展,更好地使音乐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结课时,我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提升音乐课的素质教育,完成跨界任务。

在欣赏课《森林的歌声》一曲时,笔者在设计本课时加入了人文素养教育,通过音乐的联觉引导和教育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明白和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切良好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必然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这样的课堂结课方式具有更加人文的教育意义。

三、结束语

授课结束时,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景感受、角色互换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领悟、思考及延伸的环节,起到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如果设计得好,那么整节课程就会因为恰到好处的结课设计而增光添彩,意犹未尽,学生也会因此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小学阶段音乐课程有六年,是孩子学生生涯最开始、最漫长也是最至关重要的六年。因此,在小学时期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以及浓厚的音乐兴趣有利于为学生今后阶段的音乐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晨晖.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下的小学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3]陈文婷.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技能训练[J].大众文艺,2013.

[4]张怡.试析结尾在音乐中的作用及运用[J].2012.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