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台艺术实践在声乐学习中的地位

2019-06-11朱昱陶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声乐环节重要性

【摘要】我国现在的教学推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声乐课的开设就是为了让学生的音乐教学和表演方面能够得到学习。在这其中对于学生进行舞台实践环节的培养也就显得尤其重要,舞台艺术实践可以让学生在舞台上稳得住脚,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内容就从学生舞台的实践环节出发,探讨这个环节与其他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关系,从艺术实践和声乐课堂教学两个方面的关系进行解释,进而说明舞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词】声乐;实践;环节;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学校的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的歌唱教学能力和声乐演唱能力的培养。但因为刚刚入学的新生在演唱方面都没有最为基础的内容,因此,学生想要对声乐进行有效率的学习,就需要老师首先对基础薄弱或是没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声方式训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基础、科学的发声方式,同时可以以更加灵活的方法来把握正确的演唱技巧,并且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可以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歌曲思想。

一、声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清晰明确地了解“教学”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声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在音乐界,“教学”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一致的解释。相比而言,更被大家认可的一种解释是“教”为传道受业解惑,而“学”的含义是学生效仿教师。

传统的声乐教学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主要从歌唱发声的原理和概念以及影响声乐表演的多种感情因素和理性因素的认知角度进行教学。声乐教学表面看来似乎完全是感觉教学,实际上它是一门科学,每一个人就像是一件独特的乐器,每个乐器各不相同,人的生理结构也是如此,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即使是孪生的兄弟和姐妹也可能有许多不同之处,心理条件和心理状态也如此。因此,声乐教师不仅需要研究教学对象不同的生理状况,也同样要了解每个对象的心理素质和特点,从而可以更好地去挖掘它、培养它和发展它。这样最终才能谈到因材施教,才能客观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演唱的发声技巧只能通过声乐教学课堂来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声乐的學习中能够掌握声乐发声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技能,在之后的教学中老师也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让学生用更高效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发声器官的发声原理,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有意识地将各个歌唱器官之间的配合关系得到协调,进而锻炼好歌唱的发声器官,以此来适应在歌唱中所需要的各种配合能力,使学生的嗓音能够达到一定的规范要求,再通过更加完善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技巧、技能和表现能力,让学生能从内心出发去解释作品的内涵和思想,表现出文学和音乐的含义意境,提高在表演中的艺术表现能力。

二、舞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与实践的形式

(一)重要性

声乐这门艺术是一项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表演的演员在舞台上所有的个人活动都会对表演和演唱的最终效果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在学生在声乐艺术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来对学生进行实际场地的练习,进而才可以让学生掌握到基本的舞台常识,学习舞台艺术表演的基本礼仪和常识,更充分地了解表演舞台的表演区域。再比如让学生知道在表演的时候该怎么上台以及下台,又如何与乐队指挥、钢琴伴奏以及主持人之间进行及时的配合,最后就需要了解到在演唱完成之后怎样进行谢幕等等。

1.舞台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走访许多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笔者发现,有一个问题总是困扰着刚开始学习声乐艺术的学生,那就是缺乏自信心。如果给予他们一个空旷无人的环境,他们可以完整地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或许还能更完美地发挥。但是,如果是在有观众的教学课堂上或者是表演舞台上,首先紧张和惊慌就占据了他们的全部心理,甚至声乐技巧被全然抛在脑后。有些非常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会因克服不了内心的自卑而放弃舞台表演,在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成长路上错失许多机会。由此可见,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带领同学们参加舞台艺术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舞台艺术实践的经验带给同学们的不只是敢于展现自己的信心,还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舞台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舞台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给表演注入自己的思想与活力,将舞台艺术实践运用到声乐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再一次次的表演中找到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一,舞台艺术实践有利于学生更有深度地鉴赏音乐。学生不断学生声乐技巧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的过程。舞台艺术实践最经典的形式就是音乐鉴赏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这类音乐鉴赏活动可以通过现场分析鉴赏音乐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二,舞台艺术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上文中有提到,舞台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中的一种特殊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参与到舞台表演中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作热情。舞台实践和普通教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要想把自己的音乐完美地展现在大舞台上,不只是把音乐唱出来,还需要表演和情感的处理,这是需要学生基于对作品的理解而自主创作的过程。从以前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多组织学生参加舞台艺术实践真的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自主创作能力,最终让学生对创作保持着始终如一的热情。

3.舞台艺术实践是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全面发展的主要方式

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通过舞台艺术实践的方式可以拉近学生和音乐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是一种看得见、听得到并且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前,组织学生们参与舞台艺术实践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只能通过班级组织的小舞台和一些录像带来让同学们感受舞台的魅力。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非常发达,大部分学校也具有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声乐教学中,这对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是为学生学习声乐和声乐教学中的舞台艺术实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最简单直接的例子就是学生在呈现自己的音乐作品时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不足,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可以用摄像机拍摄学生的表演过程,再给学生播放自己的表演过程,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观看自己的表演,找出不足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这样的舞台艺术实践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在反复的表演和改正的过程中提升对音乐本质的追求,更直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缩短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据研究发现,舞台艺术实践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不管是来自自身还是父母给予的压力,当今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并且常常无处疏解,而舞台艺术实践是一种很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学生可以将自己无形的心理压力通过表演的方式宣泄出来,对于生活和学习上的不满也可以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给出来。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自身的各种压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舞台艺术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发展。

(二)实践的形式

学生在台上第一次进行演唱时,老师需要把这个类型的同学先在小范围内的表演舞台上进行训练发挥能力,对于这个类型的场地有很多的选择,比如教室、会议室都是可行的,只要老师能够在学生演出时及时安排好观众就可以。而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班级为单位,在班级音乐会上来对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进行实践。而在表演中,老师需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学生演唱曲目,需要让学生的水平和演唱曲目的难易程度相匹配,这样既能充分让作品的内容得到有效发挥,又可以让学生更有把握地掌握作品展现情况,学生的内心负担也可以减轻,所以,这些方式都可以是学生第一次登台成功的保障。而学生在大三、大四这个阶段,就需要学生参加一些歌舞团、学院以及地方团委等机构组织的声乐比赛和演出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加了解舞台、熟悉舞台表演流程,学生通过演出实践来把握在表演过程中的舞台表演技巧方法,进而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也可以得到增强,丰富和积累自身舞台表演经验。对于学生来说,舞台艺术实践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课堂

声乐教学的课堂是学生学习声乐技巧最主要的场所,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每次上声乐课都可以当成一次表演的彩排现场。声乐课上除了每节课前例行的发声练习之外,上台前需要的大部分准备工作包括完整演唱歌曲、语音发声问题、歌曲演唱技术等问题都会在课堂上演练一遍。尤其在高年级的声乐教学课堂中,会有专业教师指导的伴奏课,这节课上学生可以和着伴奏自由演唱,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2.音乐会

对于演员来讲,舞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对于学习声乐艺术的学生来讲,在校期间最主要的舞台艺术实践途径就是参加学校组织音乐会。每个艺术院校每年都会组织不同主题的音乐回,如歌剧音乐会、中国风音乐会、摇滚音乐会等,这都是非常好的舞台艺术实践平台。笔者在校期间曾经参加了一次主题为中外歌剧片段的音乐会,最深切的体会就是舞台艺术实践对声乐学习者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考验的就是演唱者的歌唱水平,其次也可以看出演唱者多年的功底,最后也考验着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和身体素质。参加一次音乐会,可以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3.比赛及演出

相比于前面两个平台,比赛和演出的平台更具有竞争力,这样的舞台艺术实践更适合于拥有较为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技巧成熟的演唱者。演唱者通过激烈的竞争,可以激发自己更大的潜力,为自己发掘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参加比赛获得名次和奖杯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肯定自己的能力,不断获取成功的舞台经验,对以后的学习和演唱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舞臺的实践环节与磨合

(一)选择曲目

在声乐训练的最初就是需要选择合适的曲目,因为合适曲目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能力,同时曲目的选择在排练过程中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老师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自身水平的不同来选择训练曲目,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声部特点以音色来选择相应的曲目,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自身优点,又能让演唱的完整体得到保证。如果存在老师选择的曲目和学生自身的音色不符合、曲目的难易程度不统一、曲目过于简单或过难,都会让演唱效果受到影响,更严重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的演唱心态。

举个简单的例子,绝大多数人对于音乐会的概念并不陌生,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声乐表演形式。音乐会的表演适合于大众聆听,这也就意味着音乐会曲目的选择要能够适合大众的喜好,只需选择能够使大众理解、产生共鸣的曲目即可,不必选择难度过高、寓意太过深刻的曲目。音乐会曲目的选择,除了要能够体现表演者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现场的气氛。因此,曲目的选择要掌握音乐会的规律。在音乐会前期,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轻松的曲目,拉近表演者与听众的距离。接下来可以选择难度高一些的曲目,以深刻的感情打动听众。而音乐会的中后期,则是观众最为兴奋的时刻,这时曲目要高亢激昂,再以激动人心的曲目作为收尾,就能够使整场音乐会获得成功。

(二)演唱环节

如果想要在表演的舞台上取得完整舒适的演唱效果,让自身的演唱水平可以进行正常发挥,表达出作品包含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并且一定要按照老师规定的指标来做。首先需要对选择的作品来进行整体的认识,然后进行每个歌曲的处理分析,例如是依据歌曲的风格、调值以及歌词内涵调整在演唱中的音色、音量等各个方面。通常来说,需要和这个曲目的钢琴伴奏人员一起进行演唱环节的演唱,这个阶段练习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需要解决声乐的技巧性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

(三)表演环节

依据表演的具体作品内容在歌曲的表演方面进行恰当的处理,比如说是学生肢体的协调和舞台调度方面内容的计划以及训练。在唱歌表演时需要以歌声内容来展现歌曲的真情实感,但是,也会存在着一小部分同学唱歌时从开始至结束站着一动不动的情况,这就显得十分死板,所以,在演唱过程中进行合适的形体动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演唱者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时,发自内心的歌唱表演能让一纸音符变得有血有肉,赋予歌曲崭新的活力,给予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当然,这就复决表演者首先无条件地忠于原作,用心揣摩作品,分析角色,表演时一定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思维进辑和行为习惯,表演幅度张弛有度,太夸张或太拘谨都是不好的。

其次,良好的舞台表演状态能帮助演唱者达到自己良好的声音状态。助演唱者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甚至是是有些亢奋的精神状态,都可以帮助他有一个良好的声音状态,甚至是平日里不易达到的一个“神奇”状态,完全地相信虚构出的剧情并且全神贯注于人物角色声音就非常动听,演唱起来也变得容易,从而能够很好地为角色和剧情服务。

(四)和伴奏环节

目前,在舞台演唱一般是两种的伴奏形式:一种乐器当场伴奏,另一种则是准备好的音乐伴奏进行播放。使用乐器伴奏方式进行的演唱,伴奏人员需要在表演前进行练习,做好一定的准备后才可以在伴奏环节进行和演唱者的配合训练,并且演唱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对作品音乐进行一些合适的处理,但是不能做太大的改变。而在直接进行录音伴奏的形式中,演唱者只能按照音乐伴奏的节奏和速度来进行演唱,不能在舞台上随意发挥。

(五)彩排环节

进行演唱的彩排是为了在实际表演使可以做到完美地演出,大多数情况下,在彩排的过程中也会有学生和老师对其演唱进行观看,在彩排结束之后,老师就可以对彩排过的节目进行单独点评,学生在听到不同的意见后,再根据意见内容对演唱的节目进行详细、细致的调整完善。

(六)演出

当学生经过选曲、排练等一系列的过程之后,在充分熟悉舞台环境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演唱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并且要做到表演时心中有数,确保这场演出可以完美进行,之后用积极而稳定的心态去唱歌,在这些准备下,就能获得演出的成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和舞台艺术实践这两者之间紧密关联的是声乐教学这个有机体,所以,在教学中舞台实践表演就归属于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以及也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舞台实践艺术的完善也可以将声乐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是让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重要方法,更是学生在学习声乐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声乐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学习,需要老师常为学生提供和搭建有舞台表演实践的机会和表演平台,这样才可以变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声乐培养系统,进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可以全面、圆满地将舞台实践教学任务和声乐课堂的教学任务完成。

参考文献:

[1]余笃刚,蔡远鸿.声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249.

[3]沈思岩.声乐讲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4]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5]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丽[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朱昱陶(1987-),男,彝族,云南文山,声乐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猜你喜欢

声乐环节重要性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