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劳动号子的保护及传承
2019-06-11张琳
张琳
【摘要】东北劳动号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森林号子是饱含着东北人民的劳动和艰辛,在岁月的长河中累积沉淀出的地方特有文化。千百年来与东北人的生活紧密联系,成为长白山人的精神寄托。近年来,这样的文化却有一点点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刻不容缓。
【关键词】东北;森林号子;历史;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作为一种汉族传统民歌体裁,是人们在参加比较繁重的劳作时,伴随着劳动节奏而唱的民歌。汉族北方地区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东北森林号子、黄河船夫号子、黄河硪夯号子、建筑夯号等。一般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形式,领唱者起到指挥众人的作用。劳作中唱号子有助于调节情绪、调整呼吸,统一步伐和节奏,使工人们消除疲劳、心情愉悦,提高工作效率。歌词既有固定形式的,也有根据不同时间地点即兴而成的,即兴歌词往往是领导者现场编作。
兴安岭地区有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长期以伐木、运木、垒木劳动为生。因为这些劳动都是群体性的,所以伴随它们的各种森林号子也就十分繁盛,主要有“哈要挂号”“拽大绳号”“拉鼻子号”“嘹号”“羊工号”。以森林号子《哈腰挂》为例,歌词多为领唱者让众人加把劲、小心脚下之类和实际现场状况符合的话。众人以固定的回复方式应和着领唱者。以一呼一应的形式,节奏感倍增。曲调中明显具有北方人刚毅、粗犷、豪迈的特点,篇幅很短,简洁明了、不拖沓。由于伐木工人既需要伐木又需要搬移木头,任务繁重,所以森林号子的形式较为简单,不会加入很多的音乐材料复杂的调式变化。因而重复使用有规则的音乐材料,是森林号子的特点之一。也由于号子的曲式单一,所以一般劳作时重复演唱,段落感不强。结束也很自由,没有铺垫和固定形式。
二、历史
在汉族民歌中没有山歌的存在,不但黑龙江地区没有汉族山歌,就连整个东北地区都没有这个歌种。东北地区的居民多数来自河北与山东,这些地区的人没有唱山歌的习俗,而且移居东北地区的时间长短不一,不足以形成山歌。所以,东北汉族民歌中最主要的体裁一直都是流行于各个阶级的小调和森林号子。森林劳动号子作为一种劳作时普通工人唱的歌曲,具有明显的民众性,不需要具有很高的音乐素养,甚至五音不全的人也可以唱。追根溯源,在我国很多古代史料中都有着详尽的记载和介绍。根据《黑龙江省省志》的记载,东北地区的林区号子最早见于 清朝康熙年间,当时人们利用松花江运送木材,于是产生了一种“流送号子”,这也是最早有史可鉴的林区号子的起源。19世纪末期,东北被沙皇俄国和日本先后占领,取得森林开采权,大量开采木材以用作工业。劳动号子的种类和演唱形式及演唱内容也随之进一步发展、完善和丰富。对于长白山的伐木工人来说,森林号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曾有人说,森林里没了号子,就像长白山没了灵气。这种号子长期存在于长白山人的生活中,经历岁月的打磨,经久不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回忆中难忘的曲调。1956年,著名民间号子唱家赵希孟根据林业号子改编成男声部合唱《森林号子联唱》,在全国音乐周上,演出获得好评,其中也有《哈腰挂》,可知过去的劳动号子是何等的受欢迎,同时也在东北地区流传甚广。
三、现状
20世纪初,沙皇俄国取得了东北地区中东铁路两翼林区的采伐权,而日本也紧随其后,夺取了大片林区的开采权。自此开始,东北林区采伐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工作体系也日趋完善,劳动号子也随之发展和成型。林区的这种劳动方式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以人力为主的劳作方式被先进的机械设备所取代。从20世纪50年代起,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随着纯需要工人的体力劳动减少,劳作时的艺术自然就逐渐减少,70年代更是迅速消失,80年代初,整个东北几乎都找不到会唱号子的人了。东北林业号子在短短的三十年里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得近乎无影无踪。再回想山歌的历史,在东北存在几百年都还没有形成。由此可见,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消失却只是几十年的功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国家重视东北林区的开发,林区号子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丰富拓展。时光荏苒,山中的人们年复一年地为国家也为自己劳作着。劳动号子也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与人们相依相生。上百年的岁月,一声声嘹亮的号子从山中的各个角落传出,像森林在对大山诉说着热爱。伴随着工人们的心血与情感,一批批优质的木材被送出森林,送出东北,送往全国。它就像鲜红的血液,永远流淌在东北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之中。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当今东北保存下来的只有部分的小调。现在东北的文化,是灵魂残缺的。少量的小调、未成形的山歌以及消失的号子组成了现在的东北民间音乐文化。
四、保护与传承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林业号子对于东北地区来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我们不应该就这样遗弃这一地域文化。早在1953年,在林区曾经就有担任过领导的老工人将自己熟悉的林区号子搬上舞台。1981年,在老工人和文艺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又出版了《谈东北林区劳动号子音乐》。20世纪末出版的许多图书里也有一部分记录了林业号子。但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资料已经很少了,并且相对于其他如花鼓戏之类的民族音乐,林业号子只能找到些简单的文字介绍资料,甚至文字资料都少之又少,更不要说音频、视频等资料了。当年唱著号子工作的人们也都渐渐老去,甚至已经永远长眠。失去了老一辈人原汁原味的歌唱,森林号子更加难以保存。文献中为我们提供的仅仅是这个文化的概念,我们却从未感受过它的精神。
进入21世纪后,各地政府纷纷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被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号的民间艺术,亟需我们加以保护和传承。
首先,让林区号子深入中小学课堂,让当代的孩子们从小便可以了解东北还有这样一种特别的文化;高等院校的教学在音乐选修课中增加林业号子的部分,增添更加全面的音乐鉴赏课;尤其对于当地学习民族唱法的声乐同学,更要对自己家乡的文化进行学习;我们可以请当年林区老工人们会号子的子孙后代进行传授,使对此有兴趣的后人加以学习。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国人观看,亲身感受。请现在还会这些号子的人录制音频视频,供人们网上搜索、浏览。
其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生活中向人们渗透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政府可以在街道的宣传板上增添关于劳动号子的讲解,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政府还可以出资请可以表演的群众,定期在剧院上演模拟劳动时森林号子上演的舞剧、话剧等,甚至可以免票上映。在林区组建专门演唱林区号子题材合唱作品的业余合唱团。2008年6月7日,森林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仅仅将它以国家的名义保护起来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使东北劳动号子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具有独特审美、独特艺术特征的民间艺术走出大山、走出东北,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保持永久的艺术生命力,为我国艺术市场的繁荣做出贡献。东北劳动号子是东北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饱含着辛苦和汗水凝结而成,反映了东北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由于东北林业地区有着特殊的地貌与风土人情,与其他地区劳动所产生的号子相比更有鲜明的地方特征与人文特色,成为我国民间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更加有保护和传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