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中期歌剧创作特点简析
2019-06-11王珍妮
王珍妮
【摘要】威尔第是19世纪时期意大利杰出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在意大利音乐界享有盛名。威尔第将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在了歌剧艺术之中,将传统的意大利歌剧在写作方面进行了继承和创新。在歌剧创作之中,威尔第特别重视歌唱性,将人声在歌剧之中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展示,采用不同的唱段,将自己创作的歌剧中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以及情绪上的变化进行充分的表达,从而将主人公的感情进行有效的抒发。威尔第用音乐的方式来将歌剧之中的戏剧性和冲突性进行有效的表达,从而将音乐之中的旋律进行人物性格以及故事发展情节的表达。威尔第将音乐歌剧的灵魂进行充分的表达,从而将戏剧性的音乐有效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威尔第;中期歌剧;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獻标识码】A
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历史上影响极大的一位音乐作曲家,自始至终一直将歌剧是人性化戏剧进行传承,从而为意大利的音乐戏剧提供了很多新鲜的营养。威尔第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歌剧历史上有着盛名,是因为威尔第的学识,这就使世界上有很多人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还有很多传记式的描述等,但是很多人对于威尔第的研究放在了音乐作品的特点上。例如,很多人研究威尔第在音乐创作时候的和声采用的技巧,曲式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还有旋律上的变化等。本文从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进行分析,并对对威尔第中期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进行简要剖析,最后总结了威尔第中期歌剧的创作特点,为今后研究威尔第中期的歌剧提供参考。
一、威尔第的生平以及歌剧创作
威尔第出生在一个家境贫穷的意大利家庭,和当时其他音乐家出生的家庭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当时的普契尼,普契尼出生一个音乐世家,在他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当时的民族独立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人们生活比较稳定和自由,这就使普契尼创作的音乐作品很多都是对艺术进行非常重视,创作的特点就是每一个人和人之间存在的爱恨情仇。但是在威尔第的成长过程却和普契尼有着很大的不同。威尔第在成长过程之中受到了很多困难,他想申请去米兰音乐学院也被拒绝,使威尔第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只能在打工之中去找音乐老师进行学习。虽然生活很拮据,但是威尔第却养成了一种坚强刚毅的内心,面对一切都豁然的性格。在意大利爆发民族战争之后,威尔第又参加到独立战争之中,这就使威尔第创作的很多音乐作品之中都包含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在威尔第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之中没有爱恨和华丽的成分,在他的歌剧之中包含着很大的自强和激情。[1]
从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创作上可以观察到,威尔第十分重视对人物的主观情感以及现实生活进行描写。在威尔第歌剧创作之中,经常采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来进行表达,以歌剧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眼中。威尔第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要表达的感情进行突出,创作出很多动人的歌剧作品。威尔第歌剧的创作形式是采用罗西尼以及唐尼采蒂等音乐前辈的创作风格,将声乐作为歌剧的主体,在旋律上感人,将人物的形象用音乐歌剧的唱段进行表达,人物的形式活灵活现。晚期威尔第歌剧创作风格受到早期的影响,对人生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
威尔第在创作歌剧作品过程中,始终将创作的思想确立在人文思想上。在威尔第歌剧作品之中,全部采用音乐的形式将主人公的形式进行描写,这样才能将歌剧所描述的故事情节进行有效的推动。在威尔第的歌剧作品中,不但有很多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作品,还有很多文学戏剧和传记等题材的歌剧作品。威尔第将歌剧作为人的戏剧,用来将人物的全方面进行有效的展示,这样就能将人物内心的情感以及激情进行充分的表达,这样,歌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才能更加生动和灵活。在中期时候,威尔第确立了他的歌剧创作特点。[2]
二、威尔第中期歌剧作品《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的简介
在威尔第中期歌剧作品之中,有着很深的现实主义特色,随着剧情以及格局的发展进行灵活的处理,将自己民族的风格和传统审美习惯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中期创造出很多杰出的歌剧作品,下面对《弄臣》《游吟诗人》以及《茶花女》进行简要介绍。
威尔第的中期歌剧作品《弄臣》在歌剧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威尔第在最痛苦的人生阶段之中进行创作的。这部歌剧描写的主题是“诅咒”,主人公吉尔达是一个善良温柔单纯的女孩,对爱十分执着。吉尔达从小是在父亲的培养之下长大的,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当面对情场高手曼图亚公爵的时候,被公爵的花言巧语哄骗,认为自己遇到的就是真爱。当看到自己心爱的公爵去勾引其他女人,发现自己被骗了。这个时候的吉尔达已经深深陷入爱情之中不能自拔,当吉尔达被公爵侮辱的时候,吉达尔对自己的父亲发出了复仇的誓言,内心十分痛苦,最终走向了死亡。[3]
威尔第中期歌剧作品《游吟诗人》是威尔第从传统的意大利歌剧创作手法之中进行创新的代表作品。讲述的是鲁纳伯爵领地之中,贵族残杀吉普赛人,却遭到了吉普赛人复仇的悲剧。阿拉贡皇后的贴身宫女莱奥诺拉和当时的游吟诗人曼里科两个人相爱了,但是曼里科是二十多年前吉普赛人阿苏茜娜为自己的母亲报仇,因为他的母亲是被伯爵烧死的。曼里科是从伯爵出生的双胞胎之中偷来的,在伯爵死了之后,鲁纳继承了伯爵之位。鲁纳也爱着莱奥诺拉,让这两个从来没有谋面的兄弟成为了情敌,最后两个人互相残杀,这个时候吉普赛人阿苏茜娜终于为自己死去的母亲复了仇。[4]
威尔第中期的歌剧作品《茶花女》是威尔第对受到侮辱的弱者进行深深的同情,对当时资产阶级进行了批评和揭露。歌剧讲述的是19世纪中上期在巴黎社交场上的多重性格主人公玛格丽特。当时玛格丽特在巴黎有着很好的名声,自身的才华出色,过着无忧的妓女生活,没有被当时世俗的世界所影响,但是玛格丽特是一个受伤的女人形象。玛格丽特虽然和阿芒有着一段爱情,但是她为了将一家体面的家庭进行挽回,将自己的爱情进行了牺牲,在身体和内心之中受到了很大的侮辱,因为这个受到了身体上的重病。在一个偶然机会之中,玛格丽特认识了阿芒,但是阿芒已经偷偷喜欢了玛格丽特四年。当阿芒和玛格丽特见面的时候,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个时候的玛格丽特受到了很大的感动,接受了这个青年对自己的爱。两个人来到了乡间生活,在阿芒父亲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从中进行破坏。玛格丽特忍痛离开了阿芒,最终病情加重。父亲最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阿芒,阿芒回到玛格丽特的时候为时已晚,最终玛格丽特离开了这个世界。[5]
三、对威尔第中期歌剧的剖析和创作特点
(一)威尔第中期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的剖析
威尔第中期歌剧《弄臣》是一个悲剧,采用的是四幕歌词的形式,幕数的增多是歌剧故事进行了扩大,这样也可以为歌剧作品增加戏剧性的特点,每一幕表达的内容都不一样。第一幕讲述的是主人公在父亲的培养下对外面的世界好奇。第二幕是主人公以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坠入爱河。第三幕讲述的主人公发现自己的爱人背叛了自己。最后一幕是主人公对自己的父亲发出复仇的誓言。威尔第的中期歌剧作品得到了创作上的大胆改变和创新,将大胆和变化的情节运用到自己的歌剧之中,将现实生活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刻画在自己的歌剧之中,将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进行充分的表达,将传统的音乐歌剧形式采用戏剧的形式表达出来。《游吟诗人》的第一幕讲述的是贵族杀害了吉普赛人,吉普赛人制定了复仇计划。第二幕讲述的是主人公和宫女相恋,不知自己是贵族的后代。第三幕讲述的是贵族去世之后贵族的儿子之间的斗争。最后一幕讲述的是贵族两个儿子互相残杀,最终吉普赛人复了仇。这样不但能将当时浪漫主义时期的人物作为中心的理念进行充分的表达,还可以将威尔第自己的歌剧作品之中的自我进行充分的展现。[6]《采茶女》采用四幕歌词的形式,幕数的增多使歌剧故事进行了扩大,这样也可以为歌剧作品增加戏剧性的特点,这四幕每一幕表达的内容都不一样。其中第一幕主要是对歌剧作品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进行表达,将歌剧故事起因进行简要的介绍。歌剧作品的第二幕是对主人公和自己的爱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刻画。第三幕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和自己的爱人分离之后的生活。第四幕刻画的是主人公在经历了无数困难之后的结局。歌剧作品之中的四幕都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每一个幕都讲述一个不同的故事,在故事中还有很多小的情节,每一个小节都紧紧相扣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歌剧故事。
(二)威尔第中期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的创作特点
在威尔第歌剧作品之中,表现人物内心情绪波动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旋律,威尔第在旋律创作之上不会出现大跳的情况,很多旋律都是很流畅的,但是也不是單一的旋律。旋律的和声和复调使用可以让歌剧表现得更加圆润,这样的强弱进行对比可以将戏剧性进行很好的表达。威尔第在自己中期的歌剧作品之中增加了很多的合唱和咏叹调进行有效的搭配,这样可以让舞台之上的歌剧在声音上不再单调,也可以将歌剧的戏剧性进行有效的推动和突出。例如,在威尔第中期歌剧《弄臣》之中,合唱的节奏比较欢快,这样就会和凝重式的咏叹调出现明显的对比,采用一种光明和黑暗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出来,在开场之中及时加入合唱可以用古怪的节奏,采用渐强渐弱的演唱方式将主人公被朝臣们动作之下的紧张感进行充分的表达。还有就是在威尔第中期歌剧《游吟诗人》之中的第二幕的第一场吉普赛人的合唱,这样的合唱方法可以将吉普赛人当时的生活和工作进行充分的表达,第四幕之中的合唱又和花腔咏叹调进行了明显的对比,意味着这是一首严肃的圣歌。在《茶花女》第二幕之中的大合唱将主人公和爱人相爱的情景进行充分的表达。在威尔第中期歌剧之中增加合唱的创作特点,可以将歌剧进行多样化的发展,这样也可以让歌剧更加立体。
四、总结
威尔第在一生中全部时间都在进行歌剧创作,可以说威尔第的生命全都奉献给了歌剧事业。在威尔第的中期歌剧作品中生命力很强烈,每一个歌剧作品之中的人物都是一种活灵活现的形象。威尔第是一位杰出的歌剧音乐家,他的歌剧创作一直都是以一种前进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威尔第将传统的意大利音乐创作风格进行改变和创新,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歌剧创作方式,本文对威尔第中期歌剧作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为今后研究威尔第中期歌剧作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5.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张弦,徐国弼.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4]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威尔第书信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5]赵炜民.《游吟诗人》中莱奥诺拉的人物形象塑造[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2).
[6]裴蓓.歌剧《茶花女》二重唱《离开巴黎》的演唱分析[J].艺海,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