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的装饰性表达
2019-06-11毕春芳
摘要:平面设计中对色彩的装饰性是这样解释的:在按照美学法则和创作者的理解和感受之上,色彩可以不被客观事实所束缚来表现对象,并进行制作的表现形式。在传统中国绘画的色彩上,受到自然光的影响小,而是依据自然和创作者的理解,根据画面布局,改变自然的色相,强调色彩的相对独立的作用,在色彩上有着装饰性表现的倾向。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表达与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思想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将分析平面设计中关于装饰性色彩的概念,来解读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装饰性表达。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色彩 装饰性 平面设计装饰性色彩
一、装饰性色彩的概念
装饰性色彩,离不开“装饰”二字。对于装饰一词的解释,在《辞源》中指出:“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意思是对作品本身的图案和色彩等,能够加以装饰和美化。这意味着装饰性更加偏重表现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它的美化的功能性。在设计中,装饰性色彩是指设计和创造第二自然的装饰性色彩表现,不追求现实的色彩模仿,更加注重画面本身的色调,其中研究的色彩构成也是通过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已有的色彩元素按照构成规律重组来达到审美的目的。在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中,注重画面整体颜色的分配和比例,注重画面的意境和美感,强调画面形式,以及创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思想,与设计中讲的设计色彩的装饰性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倾向。
本文将以设计色彩中的装饰性色彩概念来分析和解读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分别从色彩设色的特点、形成的原因、设计色彩的比较和分析方面,来探索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装饰性表现的奥秘。
二、色彩理念与设色方法
(一)色彩理念。在平面设计中,设计人员将设计产品的功能性与欣赏者的艺术接受程度考虑在内,利用不同的色彩加以组合和搭配,依据色彩规律以及不同颜色给人的心理映射和感受,来传达出设计者的情感。
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受到五行学说的影响。五行,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描绘和概括,认为万物皆是由五种物质组成。五色与五行相互对应,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于是中国画中的色彩也具有了象征性意义。传统国画中以色彩的意义设色与设计色彩中的提炼色彩给予人的情绪作用设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设色方法。在平面设计中,首先是对产品的功能有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对应色彩给予欣赏者的感受来对画面整体进行主色调的设计,将色彩、色相和明度的关系考虑其中,形成一个有明显的色彩倾向的主调色彩的作品。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设色方法上,讲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其中阴阳是指画面中的冷色和暖色,讲究冷暖相和谐,阴阳相协调。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的色彩在对比上既统一又具有变化,有诗一般的韵味,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谐,呈现出色彩的丰富感。在设计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上遵循设色的原则和规律,并通过总结和归纳设色规律,利用规律和法则来使设色有一定的相似性。
三、色彩运用的主观性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人员一方面要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设计主题,其中的色彩象征性要有一定的主观性倾向,是人根据一定的心理定式赋予色彩的象征性意义,而不是再现客观的色彩,这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将色彩给予人的情感融入设计中,如红色和黄色会给人温暖的感觉,它们会出现在家居设计中。同时设计着重利用色彩的组合来创作出适合设计主题的艺术效果,所以设计人员的主观设色尤为重要,一定要追求整体色彩和色调的统一和谐,来传达设计内涵。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南朝谢赫的“六法”中提到“随类赋彩”为设色理论基础,所谓“随类”是指根据不同物质的固有色形成类别,顺从物体的固有色彩,这里的固有色彩与西方的“再现”自然色彩不尽相同,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的“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是一种总结式的色彩,不是依赖光色变化而来。“赋色”其中“赋”字又强调创作者本人的主观性。总结式色彩和“赋色”都强调了中国画色彩的主观性特征,意味着中国画的设色方式是以现实为基础,突出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性,来达到画面的韵味和和谐。清代方薰指出“设色须悟得活用”的理论,强调创作者的感悟至关重要,要通过感受生活和自然,表现内心的情感来创造,更加强调了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在绘画作品中,对物象进行“变”色,“变”不是为了“变”而“变”,而是为了强调表现对象的特征和抒发创作者的感知,以及增强画面的效果。如敦煌壁画的色调统一,主色调以红、黄为主,调和红、白、黄、绿等色彩,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取得和谐,经过主观设计,表达出富丽堂皇、气象万千的极乐世界。
传统工笔画的绘画方法上,常用的罩染法,形成的画面有种平面的图示效果,与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的立体感相比,有种特别的装饰性美感,更加追求画面呈现的色彩的雅致,营造画面意境的情调。
四、结语
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色彩犹如被创作者设计过一般,追求的不是作品的商品属性,追求的是作品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思想。所以说,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与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有着不尽一致的装饰性倾向。
(作者简介:毕春芳,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画)(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