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家族企业创新精神培育机制研究

2019-06-11赵燕

科学与财富 2019年9期
关键词:培育机制创新精神家族企业

摘 要: 创新一直是越商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通过不断创新,越商才能一直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发展壮大。而作为越商的特殊构成部分,家族企业的兴衰荣辱与绍兴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从整体层面上探讨影响家族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内外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对绍兴家族企业创新精神的培育机制进行合理的探索,以进一步拓展关于企业创新精神的相关理论知识,为绍兴家族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家族企业;创新精神;培育机制;越商

一、引言

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创新来实现的,通过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创新管理引领企业的健康成长。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族企业主在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时往往倾向于做出相对保守的战略决策,以避免破坏家族财富,希冀创造永恒的遗产(刘建荣、李成彦,2005)。而这种稳健式的思想正是导致众多家族企业走向末路的根源。冒险、创新一直是越商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薛国琴,2012),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育和传承企业家创新精神关乎着绍兴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影响家族企业创新精神的因素

无论是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企业创新精神歸根结底可以理解为企业对资源的一种配置倾向(李婧等,2016),而影响这种配置倾向的因素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根据目前的文献分类总结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制度因素、外部资源与内部学习、组织特征等。部分学者还针对家族企业的创新精神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家族主义、利他主义、社会情感财富、家族管理者特征等方面也会对企业创新精神产生重大影响。

(一)影响家族企业创新精神的外源因素

制度环境。在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由于区域性的政策及商业文化的不同,制度环境的差异就会对家族企业的创新精神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李靖等,2016)。部分学者研究指出了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企业家活动的配置问题,研究发现企业的创新活动受到制度环境中报酬结构的影响,即如果存在规模较大的产品市场、方便交易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完善的融资机制、界定清晰的产权和专利保护制度,企业的创新意愿就会增强(庄子银,2007;邓可斌、丁重,2010)。

行业环境。行业竞争程度也将影响家族企业的创新精神。研究指出,快速变化环境中的企业更有可能采取非法行为,从而导致企业的创新活力下降(Gross,1978)。当企业所处环境竞争较为激烈时,中国企业家倾向于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而不是投入资源进行创新活动(Lau、Busenitz ,2001;Luo X.等,2005)。在此种情况下,对研发进行大量投资或者进行品牌策略可能会将企业置于危险境地(Tsang,1996)。反而在整个行业“风平浪静”时,企业在成熟的市场中会集中精力投入开发和创新活动。因此,企业需要对行业环境进行快速识别,并及时作出应变反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创新策略。

人文环境。传统的家族文化对当代中国企业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家族为依托的私营企业不断发展,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薛国琴,2011)。越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而特殊的人文环境也给家族企业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常建坤(2006)通过构建文化影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钻石模型指出,文化会对企业家创新精神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离不开其所生存的文化环境。

(二)影响家族企业创新精神的内源因素

利益驱动。企业的逐利性是其进行创新活动的内源动力。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通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赚取利润,扩大规模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创新可以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从而降低成本(秦辉、戚东海,2004)。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获取的利益是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必然要追求创新收益的最大化(陈伟、赵富洋,2008)。因此,对创新收益的预期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内驱力。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企业文化凝聚员工,使企业内部达成基本共识,同时起到沟通协调作用。在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企业中,必然会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企业创新价值观。这种创新理念是企业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是帮助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无形保障。企业文化也是企业间合作的共同语言(吴向鹏、高波,2007;Phillip&Sankaran,2007),当两个企业文化相互契合时,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会减少摩擦,降低因沟通不良产生的不必要的成本。因此,企业的创新文化在共同合同的过程中会产生“1+1>2”的效果。

激励机制。企业的持续创新需要有一套能够有效诱发员工持续创新的激励机制(张远飞等,2013),通过推动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创新(Buenstorf,2007)才能是创新真正成为一种内化的价值观念。激励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制定激励政策的过程中,对有重大创新贡献的员工给以丰厚奖励,包括物质方面及精神方面。通过制度激励将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企业其他员工树立创新榜样。

绍兴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孕育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家族企业,但其中依然有很多在“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下走向了终结。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企业而言应作为一种内源精神存续。在家族企业的不断传承和更迭中,如何培育创新精神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三、家族企业创新精神培育机制研究

基于对影响创新精神的内外源因素分析,本文从政府、企业及企业家个人三个层面探讨构建培育家族企业创新精神的有效机制。

(一)政府层面

1、优化制度环境,营造创新氛围、提供创新必要条件。

家族企业创新精神的培育有赖于健康的生存环境。完善的制度、健全的市场都会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降低,在市场分配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同时,行业竞争越激烈,企业的生存危机感就会越强,但这并不代表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有正向关系。相关研究指出在到达某个临界值时,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反而会抑制企业的创新动力(李婧等,2016),因此政府在优化制度环境的同时应适当引导行业的良性竞争。

2、培育和提升家族企业的合作创新能力。

在相同领域或行业中,政府应鼓励家族企业相互抱团,形成集群优势。同时通过引入外资不断拓展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广度,在合作中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于斌斌等,2014)。在参与国际合作的过程中,打破了企业原有的能力边界(周立新,2018),更多的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实现开放共享,通过竞争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二)企业层面

1、注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文化价值观

绍兴企业在越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已形成了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品质,越商的人文素养就源自于越文化的文化传统。在保留传统越商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通过创新去除其中阻碍企业发展的“糟粕”。将创新和传统有效融合(李生校,2007),才能使绍兴家族企业能在复杂的大环境获得长期的先发优势。对于企业而言,有意识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实行自上而下的创新文化渗透,形成牢固的企业创新文化价值观,此时创新才能成为企业的常态。

2、谨慎選择代际传承,制定合理的家族传承计划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千百年来这种“父传子、子传孙”的模式给家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继承人的经营思想和创新投入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未来走向。相关研究表明继承者的短视行为会导致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对企业的创新水平产生抑制作用(程晨,2018),因此代际传承在巩固企业中家族地位的同时却损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对于家族企业而言,谨慎选择继承人关乎企业的存亡,制定长远的继承人培养计划,选拨正真有创新精神的人带领企业和家族走向繁荣。

(三)个人层面

1、传承和发展创新精神

勤俭、创新、诚信是越商企业家精神的特质(薛国琴,2011)。从古至今冒险创新精神已逐渐沉淀并渗入了每个越地儿女的骨髓中,因此才不断涌现出一批批成功的越商企业家。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掌舵者的知识、能力、视野及价值观等决定着企业发展延续性。优质的企业家精神需要传承,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而创新精神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更迭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家族企业经营者而言单纯的传承已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创新精神的广度和深度,使之成为推动企业成长的内驱动力。

2、完善经营管理者的创新激励机制

创新精神的行程和发展需要依靠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将企业的兴衰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自身利益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创新,进而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通过设置长期激励和风险报酬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联动。制定经营者责任保险制度(李维安等,2003;郭俊华等,2009),使企业经营者在实施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真正地放开手脚,没有后顾之忧。

四、总结

绍兴越商精神在经历时代的洗礼后依然历久弥新,这与越商的创新精神紧密相关。在现今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无论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都已经被卷入了创新时代的大潮中。本文从政府、企业及企业家个人三个层面论述了家族企业创新精神的培育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家族企业创新精神的理论策略,以期可以为绍兴家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新的借鉴意义,为绍兴家族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参考文献

[1]Gross B.M.The Legislative Struggle: A Study in Social Combat[M].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78.

[2]Luo X.,Zhou L.,Liu S. Entrepreneurial Firm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 3) : 277-284.

[3]李维安、王辉,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一个公司治理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3(2):56-59.

[4]李生校.越商的企业家精神透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5):1-6.

[5]薛国琴,传统文化与越商企业家精神特质-基于与晋商、徽商比较的视角[J],2011(3):129-134.

[6]于斌斌、胡汉辉.企业家能力与集群竞争优势:基于越商群体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8):145-151.

[7]李婧、贺小刚、连燕玲、吕斐斐.业绩驱动、市场化进程与家族企业创新精神[J],管理评论,2016(1):96-108.

[8]程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 创新精神的延续抑或断裂?[J],2018(6):81-91.

作者简介:赵燕,硕士研究生,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家族企业治理。

猜你喜欢

培育机制创新精神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传·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英模文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