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06-11郭红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脑卒中

郭红梅

【摘 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2)以及对照组(n=52)。两组患者院内均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经过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SS-QOL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的上升,但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恢复。

【关键词】 延续性康复护理;脑卒中;生存质量

脑卒中死亡率及致残率相对较高,一些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虽然能够挽回生命,但也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其生活质量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认为脑卒中恢复时间大约需要1年,发病后6个月是最佳康复时间[1]。在这段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并改善其生存质量。本院对52例脑卒中患者采取了延续性康复护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所选入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过颅脑CT及MRI确诊;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作,意识清醒;患者及其家属已经知晓此次研究,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標准[2]:存在认知、语言及精神障碍者;存在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为46~69岁,平均年龄为(58.44±5.42)岁;病程为1~6个月,平均病程为(3.67±1.24)个月。对照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为47~67岁,平均年龄为(58.11±5.26)岁;病程为1~5个月,平均病程为(3.58±1.22)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院内治疗期间均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监测等。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向患者讲述康复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1)康复计划制定: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的恢复状态、病情以及心理状态等作出综合性评估,达到出院指标要求才能允许患者出院。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做好相关记录,并构建健康档案,以便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动态性跟踪。2)延续性护理实施:记录患者及其家属微信号,将其加入至专项微信群进行集群化管理。由责任护士定期在微信群推送脑卒中康复相关知识,不断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脑卒中康复方面的认知。若患者对康复训练存在疑问可通过微信询问责任护士,由责任护士做出解答,不断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与此同时,在微信群当中,患者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经验,形成一个共同体,获得团体支持,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每隔2周责任护士与患者可进行一次微信视频通话,细致地了解其康复状况,并予以针对性指导。3)康复训练:日常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训练。肢体功能训练主要包括翻身、屈伸、坐站以及步行训练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由患者家属给予协助,包括一系列日常生活动作如吃饭、洗脸、穿衣、大小便控制等。所有训练活动以“循序渐进”为原则,由慢至快,让患者逐渐树立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采取NIHS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分数愈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愈优;另外,采取SS-QOL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分数愈高说明患者生存质量愈优[3]。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采取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情况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及对照组在NIHS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经过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S-QOL评分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SS-QOL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的上升,但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

3 讨论

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经过院内急救治疗后能够稳定病情,但大部分患者出院时并未完全康复,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障碍。因此,患者出院后需要让其进行持续性的康复训练。但一些患者在康复训练计划方面执行力不够,并且长期接受康复训练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从结果来看,经过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SS-QOL评分均存在一定幅度的上升,但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类似[4],说明通过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其生存质量。延续性康复护理是院内康复护理的有效延伸。通过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能够对患者进行动态性、持续性的干预,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也能够增强患者在康复训练方面的意识。利用微信群可为患者之间创设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其获得团体支持,增强其康复信心,督促其按部就班地完成康复计划,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与执行力。

综合来看,通过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荣,江琴.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04):173-174.

[2] 王会笑,杨明莹,杨倩蓉,等.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64-67.

[3] 王洪波.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31):135-136.

[4] 郝玉荣.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8):284-285.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脑卒中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自拟柴芍益胃汤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