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镇静镇痛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2019-06-11武陈陈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舒适度

武陈陈

【摘 要】 目的:研究规范化镇静镇痛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年至2018年88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镇痛镇静方法,观察组依据《2012成人ICU患者疼痛、躁动、谵妄处理临床实践指南》实施规范化镇静镇痛,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机械通气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77.97±4.57)分,机械通气依从性评分为(30.37±6.47)分;对照组舒适度评分为(67.20±4.67)分,机械通气依从性评分为(26.24±8.32)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镇静镇痛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机械通气依从性。

【关键词】 规范化镇静镇痛;机械通气;舒适度;护理依从性

ICU患者病情危重,治疗护理措施密集。随着人文护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及拓展,要求护理人员在专业领域的各个方面渗透人文护理的理念、关注患者的感受。镇静镇痛,是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常用手段,研究规范化的镇静镇痛,旨在通过护士参与、本着人文理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在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均为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入组后以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纳入标准:1)入组前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2)机械通气时间>48h,且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1)严重颅脑损伤、神经肌肉疾病、意识障碍和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4)对药物有过分依赖的患者。对照组患者44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2~57岁,平均(44.50±4.25)岁;观察组患者44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2~59岁,平均(45.50±4.29)岁。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护士单纯执行医嘱,即医生主导镇静镇痛,评估镇静深度,制定方案调整药物剂量。观察组:医护协作,成立医护镇静镇痛小组,医师制定总方案及确定镇静镇痛总目标,护士对镇静镇痛评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唤醒方案。干预实施前,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培训效果及规范化镇静镇痛方案的实施。干预的展开依据《2012成人ICU患者疼痛、躁动、谵妄处理临床实践指南》给予如下措施:1)全面评估患者,选取合适的镇静镇痛药物,统一药物浓度配方。2)将评估结果与目标值对比,当各项指标达标之后维持当前药物的使用剂量,若不达标时应适当地进行增加,当各指标过高时应适当减少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直至控制目标理想。3)每日唤醒,在每天上午九点时停止使用镇静药物,责任护士唤醒患者,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与精神状态,针对存在躁动症状的患者应静脉推注负荷量药物维持原剂量持续泵入;镇静镇痛超过7d或给药剂量较大的患者按照逐渐减量的原则撤离。4)做好规范化镇静镇痛质量控制,设质控组长1名,每周检查,利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改进规范化镇静镇痛质量。

1.3 评价标准

1)用Kolcaba简化舒适状况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舒适度评价,该表分为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4个维度,共25条目,采用了Linker 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舒适度越高[1]。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总的Cronbachs值为0.96,内容效度指标为0.86[2]。2)利用自制的机械通气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依从性进行评价,共4个条目,总分4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机械通气的依从性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纳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中实施分析,对舒适度、依从性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以P<0.05为各项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对照组在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文化上的舒适度评分均比观察组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44例患者镇静镇痛前依从性评分为(15.32±5.37)分,观察组44例患者镇静镇痛前依从性评分为(14.28±4.24)分,组间比较依从性评分无显著差异(t=1.0206,P=0.3075);对照组44例患者镇静镇痛后依从性评分为(26.24±8.32)分,观察组44例患者镇静镇痛后依从性评分为(30.37±6.47)分,组间比较依从性评分差异显著(t=2.6206,P=0.0117);对照组患者镇静镇痛后依从性评分高于镇静镇痛前,差异显著(t=7.3975,P=0.0000);觀察组患者镇静镇痛后依从性评分高于镇静镇痛前,差异显著(t=13.9360,P=0.0000)。

3 讨论

ICU患者病情重,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过程中诸多因素会造成患者疼痛等不适,甚至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镇静镇痛治疗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机械通气依从性的手段,但过度的镇静镇痛可能导致呼吸受到抑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影响患者预后,增加死亡率[3]。

传统镇静镇痛方案以患者医嘱为主,然而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评估不及时、监测不到位及不同患者用同一方案、不动态调整用药、不落实每日唤醒措施等问题,同时,传统方案中护士未经过系统培训、被动落实、自主性差。本研究中规范化的镇静镇痛改变了传统医生单独主导的劣势,成立规范化镇静镇痛小组,科主任、护士长、医护共同参与,制定培训方案、操作流程,设质控组督促方案的落实,强化护士培训考核[4],确保规范化的落实。护士掌握镇静镇痛评估工具的应用、理解镇静镇痛方案的意义、动态调整镇静镇痛的策略,对患者起到了提高机械通气期间舒适度、依从性的作用。

规范化镇静镇痛的实施促进了《2012成人ICU患者疼痛、躁动、谵妄处理临床实践指南》的学习与推广,可提升护理专业化水平,增进医护沟通协作,也是一次成功的学组式专科实践。

参考文献

[1] Kolcaba K,Wilson L.Comfort care:A framework for perianesthesia nuring[J].J Perianesth nurs,2002,17(02):102-111.

[2] 朱丽霞,高凤莉,罗红辉,等.舒适状况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05):57-59.

[3] 沈荷娟,王济纬,王燕.医护合作方案对急诊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4):96-99.

[4] 唐晓琴.以护理为主导实施的镇静镇痛方案对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s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6):2669-2671.

猜你喜欢

机械通气舒适度
吕梁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
辅助应用多功能保暖护肩装置对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舒适度及体温保护效果的影响
间断吸唾技术对根管治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沥青路面早期裂缝的处治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右美托咪定在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新鲜世界的豪华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