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迁移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2019-06-11吉金荣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高中数学

吉金荣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的不断完善,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从应试教育方面转移到了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归咎到一处就是培养学生迁移思想的形成和运用能力。本文首先对迁移思想的概念进行阐述,再对如何加强迁移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 迁移思想;高中数学;课程教学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不仅仅是学生升学的阶段,更是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课程教学中迁移思想的定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迁移具体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方法后,在面对其他学习方面的时候进行应用,对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这是数学课程教学中一直倡导的思想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重要性被发掘出来,并逐渐融合在教学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迁移

学生掌握知识的这一过程也可称之为是转移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课将其看成是知识传递的过程。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中,对其思维模式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以“函数”的学习为例,在学习函数的概念时会发现其中一些知识与初中学习过的知识有关联,相关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学到的。根据同一因素理论来看,两个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知识点之间会相互影响。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来看会发现之间的联系,找到联系就能够进行两者之间的互相转换,应用到实际中就是举一反三,也就是迁移思想。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是推进迁移思想的有效培养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始终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促进积极迁移。因为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这两种活动中总结出共同的原则。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实现积极迁移,教师应注意选择强、典型、新颖的榜样,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科学抽象和积极迁移。总之,我们应该避免加强非必要的属性,以防止积极和消极的迁移。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新旧观念,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将生活知识迁移为数学学习中的知识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数学概念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改进它,我们就可以用生命的语言来解释学生认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因此数学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情感的实现对学生是有益的转移。例如,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书信,也对公文、公函等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的接触,使我们对这些事物并不陌生,而且能够有充分的思维能力对其进行理解。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抽象思维的培养,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很多学生害怕学习函数,因为函数足够抽象,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但如果我们把对生活中公文、公函的理解方式运用到对函数的理解上,相信,函数抽象而神秘的面纱就会被我们揭开。简而言之,函数是反应数字和数字之間的某种特定的关系,这样理解会使学生觉得与数学的距离更近了一步。

四、在知识比较中迁移

总而言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不仅要教学生迁移思想,还要让学生学会迁移,不仅要注意教材的理论问题,还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情感、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泱.迁移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5(35):116.

[2]方邦顺.迁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5(66):63.

[3]裘静.迁移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15(06):46+57.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高中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