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的后裔

2019-06-11边宝玲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品读离骚学案

【摘要】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接触的古典诗词不多,《离骚》词义深奥,吟诵、理解和鉴赏都要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编制了“学案”,主要着力于字词音形义等基础知識,让学生反复朗诵,先读懂诗歌的文字层面意思。但诗歌教学又不能止于翻译,这就需要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诗歌读进去。我把诗歌的朗读分为“音读——意读——情读”,让学生从了解语言体式的华美,到感受爱国爱民的温度,并进一步仰望照射千古的光彩,让学生一层一层深入进去。

【关键词】《离骚》;学案;品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形式美:了解骚体诗的语言体式特点,培养学生的初步鉴赏能力;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比兴手法运用的效果。

情感美:理解文章节选部分的主旨,学习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教学流程】

一、导入

2016年,韩剧《太阳的后裔》热播,其实早在2300多年前,屈原已经声明过自己就是“太阳的后裔”,他说我是“高阳之苗裔”。楚辞专家宿白先生说:“颛顼即是高阳,高阳就是太     阳。”原来,屈子才真正是太阳的后裔!屈原对自己的祖先极尽赞美,留下了《东皇太一》《东君》等祭祀太阳神的光辉诗篇。

这是诗人中的巅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归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太阳的后裔,再现太阳的华美,感受他的温度,仰望他照射千古的光彩。

二、解题

“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东汉班固《离骚赞序》)《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

三、音读——语言体式的华美

1.请一个学生读这段节选文字,注意读音并思考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明确:“兮”字特别多,几乎每句都有。“兮”是楚地方言。屈原创作的这种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PPT:宋·黄伯思《翼骚序》:“盖屈宋渚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2.去掉“兮”字,提炼出主干信息,压缩成如《诗经》一样的四言诗,感受如何?(学生动笔改写诗歌)明确:《诗经》情感总体克制,而屈原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这就需要一定的语言体式的支撑。长短不拘、参差错落的句式比《诗经》四言为主更具表现力,更能抒发奔放浓烈的情感。“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从而构成一种“一唱三叹”的独特意味。

3.齐读,进入太阳后裔的话语系统,感受语言体式的华美!

四、意读——爱国爱民的温度

(一)光辉形象(1—12句)

1.(自由读)找中心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分组讨论内美和修能体现在哪里。(1—8句)个人身世: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美好的名字——担国家大任,义不容辞。(优越感、责任感)(11—12句)如何习得修能?后天努力,操行高洁,博采众长。(比喻)(PPT: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东汉王逸)

(二)炽热理想(21—24句)

1.在屈原率性挥洒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与生俱来的光环下熠熠生辉,又在后天不断博采众善的光辉形象。如此追求美好的他,此其志非在小也。有什么远大志向呢?明确:21—24句,“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即抛弃污浊的政治,变法改革。锐意自当的呼唤。在变法改革中充当先驱者角色,为了祖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2.诗人有着如此美好的品德,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但现状呢?“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离骚》)概括起来,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唯美主义者,在一个邪恶谎言根深蒂固的时代,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压抑,被人视为异端分子。

(三)忧患意识(13—20句)

屈原已是伤痕累累,当时也已六十出头,他还在干什么?看13—20句,用文中诗句回答。骚体特征:“香草美人”手法,铺排夸饰,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五、情读——照射千古的光彩

1.这就是屈原,一个秉承了太阳的光辉形象,坚持太阳的火热理想,虽“为小人所不容”“为君王所不察”,却依旧追求美政,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所以他注定是孤独的,在追求“美政”的道路上,屈子踽踽独行,深味其中的悲凉。我想如果给屈原一个向世人吐露心声的机会,陈欧的这段话可以代表屈子的心: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屈原/我为自己   代言

这真是,虽然虐我千百遍,我却待他如初恋!可是他的不离不弃换来的是什么?是九年的流放,是怀王的客死他乡,是国都的沦陷……不想改节的他只能走向滚滚波涛。其实,没有人比他更想活得漂亮,没有人比他更热爱生命。他那么喜欢美丽的花草、香洁的衣裳,那么害怕光阴的流逝。他对尘世极端眷恋,但最终给他以归属感的,竟是那滚滚波涛。最后屈原用生命捍卫了人格,一颗太阳就此陨落!一起大声朗读,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

2.屈原已离开世界两千多年,但他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PPT:刘勰赞扬屈原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PPT:郭沫若评价屈原,他对中国文艺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差不多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特别是民族文学,都在他的影响之下,他对后世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实在可以与荷马史诗相媲美。)

屈原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积极深远的。文天祥、辛弃疾、李清照、鲁迅、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海子等人都不约而同受其影响。可以说屈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可与日月争光”。

六、感言:在汨罗江畔……

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陨落了,但两千多年来,其魂灵安然休憩于湘楚大地,如果我们追寻屈原的脚步来到汨罗江畔,面对滔滔江水,你会跟屈原说些什么?

致屈原

◎边宝玲

2300余年的时光

无法消磨对你的记忆

冰冷的江水啊

谁知道在这样凄凉的岸旁,

曾经耸立着你的脊梁?

那沦丧的疆土

流离的人民

一起化作铅质的雨点

从楚国的天空,跌落在

你那布满伤痕的心上

汨罗水是你在人间弹奏的最后一根琴弦

你纵身一跃

端午、龙舟、《离骚》和一个书生的悲悯情怀

一颗赤子火热的太阳陨落

却化作诗篇

在历史这片天空

灿若星辰

诗人用生命挥洒的诗篇,仅仅用一节课去品读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们用生命去品读!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品读离骚学案
乡愁导学案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解读《离骚》中屈原的思想斗争和心路历程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神性的转向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