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2019-06-11徐宇静

课外语文·上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下有效途径课堂教学

徐宇静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掘教材资源,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中,加强小学生的人文底蕴,具备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作为最基本的工具学科,在小学高段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并不是改变了教材的内容,而是要抓住教材内容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转变教学理念,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中,加强小学生的人文底蕴,具备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精神。

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素质教育政策落地的要求,地方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决胜时期,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为输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适用型人才积极探索最佳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在新时期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基本保障。

一、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一)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理念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是对汉语基础知识的总结,需要在广泛的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思维水平。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下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吸引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处理往往停留在基础知识或为了应对小升初考点的表象,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是要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合作学习的课堂构建模式,发挥现代先进教学工具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对學习内容的兴趣,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在发掘教材资源的同时,结合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进行有机的融合,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感召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发扬,发挥教材应用的最大价值,在语言文字中汲取更多的语文元素,逐步健全小学生的人格,提高实践创新和应用的能力。

(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高段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语文高段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如果在小学高段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将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能力发展。构建学习小组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语文知识的把握更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课堂学习小组,就是在班级原有的学生数中,结合学习成绩的基础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每组六至八人的强弱搭配。这种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相互启发思维,以学习的民主意识激发学生对问题研究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对学习小组的管理,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即:教师给学生学习目标提出问题进行导学;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进行有方向的自主学习;学习小组汇聚自学的学习成果进行组内交流的合作学习;教师结合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完成情况进行课堂检测,在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中质疑、释疑、问难、补漏。学习小组的构建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老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参与者。在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发现和解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同时拉进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对共同问题进行探讨的距离,使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更和谐,学习效果更明显。

(三)发掘语文教材资源

小学高段的语文学习能力,要抓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但是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更是在阅读中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承。在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学能力以及对各种人生哲理的理解,可以有效为各种科学知识的探索提供有力的帮助。高段的语文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载体,为了实现在教学应用中的最大价值,教师首先要结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研究教材每个阶段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逐个突破,提高了教师自身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其次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辅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学期初的通览教材中归并出一些教材里的阅读内容是根据哪些名著改编或者节选于哪一章节,要了然于心,然后选择恰当的语文课外阅读内容,制定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像《少年闰土》《草船借箭》《蟋蟀》等教学内容,分别来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及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那么这就是鼓励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契机。把阅读要求和阅读内容提早布置给学生,不但为课堂阅读教学奠定了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而且丰富学生的语文思想,提高了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在实践教学《蟋蟀》一课时,深感课外拓展阅读对学生影响的深远意义。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气氛热烈自主学习兴趣浓厚,平时不会发言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成果展示中,也积极汇报阅读所得,并讲出许多结合阅读内容的启发,在生活中对昆虫有了更多观察,发现这些小精灵的不同样貌和特点。最后,阅读教学要结合每单元的作文要求进行实践创新应用,让学生把阅读中汲取的写作元素,转换为语言文字的输出能力,把阅读内容阅读体验的情感,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阅读教学准备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部曲。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先进教学工具的应用解放了教师在授课中手写笔画的板书烦琐,对有效指导学习小组的学习开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历史,最先进的互联网下的白板教学工具在逐步普及中,就发挥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新阶段,“班班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运用先进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了帮助。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基本依靠老师自身的语言渲染,或者一两幅教学图画来辅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联想和想象力,既缺少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构建,又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理解体验文本的情感代入。先进教学工具的应用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对美文的赏读,都可以结合学情制作出课件辅助教学,也可以在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上,轻松下载素材为己所用。例如,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泊船瓜洲诗配画的图片,把全文以四幅图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美图的视觉效果中,加强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有效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欣赏中讨论每句古诗的含义,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在兴趣研讨中形成熟记成诵的学习效果。又如,《老人与海鸥》的阅读教学,在教学导入环节中,播放蓝天大海海鸥飞翔的视频短片进行欣赏,把学生带到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翠湖旁的文本中来,学生就会很快进入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进行学习体验,生成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好于开门见山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而且在真实情景的烘托下,学生对文本的朗读更有饱含深情的感情因素融入其中,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提供了一条捷径。

(五) 开发地方文化资源

小学高段的语文学习要结合文本内容开发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有机融入,提高学生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如书院文化、陶瓷文化、茶叶文化、药业文化、造纸文化等都是可以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内容。例如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着江西文化特色的内容作为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结合对身边相关事务的了解,在小组内展开不同角度的话题讨论,然后派出小组代表,上讲台对全体学生进行汇报。任教学生在对“茶叶文化”的讨论中展示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课堂教学的良好学习效果。学生从茶叶的种植到采摘烘焙,以及江西茶叶名扬海外从古至今的事例做出了生动具体的讲解,达到了口语交际的最好训练效果,而且在“热爱家乡”“我的理想”等话题作文中,学生的作文选材突破了校园、家庭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在新时期的社会参与能力。

二、结 语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教学有效途径,需要紧跟时代科技的脚步,认真解读新课改的思想内涵,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课堂学习模式,不仅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会学习中积极阅读,在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问题中,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还具备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方位的语文能力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文底蕴得到加强,形成了在实践学习中不断创新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刘惠芳.试论小学语文学科中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学与财富,2016(3).

[2]郑秀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路径选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9).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新课改下有效途径课堂教学
倡导教学方法多样化 防止教学模式形式化
如何创新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的转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策略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