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存在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2019-06-11崔振杰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存在问题

崔振杰

【摘要】面对小学作文虚假性倾向、模式化倾向严重,缺少情趣,东拼西凑低劣、词不达意和空洞无物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笔者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作文教学训练形式化,忽视了学生的自主练写与技巧指导,学生的深刻阅读和体验都不够深远。呼吁语文教学工作者应采取必要的策略来改进,如葆育童心、生活體验、阅读积累、训练方式多样化等,来拓宽更宽广的写作空间,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长久以来,小学生作文低劣问题一直很突出,表现在词不达意和空洞无物等一系列问题,小学生作文虚假性倾向、模式化倾向都比较严重,缺少情趣,东拼西凑也很常见。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训练形式化,忽视了学生的自主练写与技巧指导,学生的深刻阅读和体验都不够深远。所有这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教学质量不高的普遍现象,值得人们深思。那么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瓶颈在哪里呢?现状又是如何呢?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者应采取何种策略来实施改进呢?现就小学生作文教学虚假性倾向、模式化倾向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寻求改革策略。

一、小学生作文现存的问题

纵观小学这几年的作文,笔者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如作文没有中心或中心不明确,作文内容不具体,文章内容干干巴巴不够丰富,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千篇一律,词汇匮乏,各种修辞手法、名言警句等不能恰当的运用等,主要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虚假性倾向

小学生作文发生的问题较多的地方常见的有假话、大话和空话等;小学生作文中很难体现真话、实话和心里话。教育出来的学生的特长在于编造情节,写作用假话已经习以为常。分析小学生作文,不难看出其写出来的作文语言言不由衷,说和做不能连在一起,从一定程度上讲教给孩子不说实话的方法,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呈现“双重人格”并不奇怪。

(二)模式化倾向

小学生作文没有一点新意,雷同情况十分地严重,表现在抄袭方面同样雷同。什么捡钱捡钱包、引导盲人过马路等等时常可见,前人的作文不断被沿袭,结果仍然风行不衰。试想想当教师看了学生这种作文之后会有怎样的感想:作文教学重复严重,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小学生的作文为何不变呢?这样的小学生作文教学是成功还是失败答案是明确的。通过小学生作文写作情况,我们培养的孩子会怎样?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自己的见解,只会照搬和照抄;其结果就是培养的孩子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很难形成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方式,有的只是低端仿制……

(三)缺少情趣

小学作文教学方式过于呆板。当选题为记述一件有意义的事时,按照传统习惯,小学生的思维仅维持在助人为乐极小的范围之内,做事似乎只做大事才有意义。脱离不了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记述某人勤奋好学事迹时,往往会添加很多空话和大话,显得画蛇添足的味道十足。所写人物或事件过于提高,好似只有这样才有底气,其结果往往会成为画虎类犬的结局。文章由于思维僵化自然缺少生活中的气息、生命的气息,很难看到放开的那种真实的作文。

(四)东拼西凑

这种僵化的作文教学方式、刻板的写作模式,使得不少学生视写作如畏途,把写作看作是十分艰难的苦差事。于是,从思想上没有信心,行动上缺乏支撑,其结果必然会出现搜肠刮肚也找不出词的现象;接受作文任务,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手;只能东拼西凑,填鸭式完成作文;文章本身除了空空如也,找不到文章的华丽之处,文章质量低劣属于正常,完成一作文任务后,根本没有快感,久而久之,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会喜欢作文,个别孩子患作文综合恐惧症也不为怪。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总结发现如有的学生的作文也出现了记流水账的现象,面面俱到,不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偏离了作文的中心;有的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少;有的学生缺少写作素材,学生的视野狭窄,运用电脑下载抄袭,你抄我的,我抄他的,雷同瞎编在所难免;有的学生既不努力,也不听老师耐心指导,随随便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其影响因素较多。

(一)作文教学只顾了形式忽视内容

分析传统作文教学观,得知教会阅读必须接触语言,通过语言来领会思想,小学作文写作过程与阅读成反比例关系,先要立意,然后根据作文的中心思想,确定合适的思想内容,最后遣词搭句,用最适合的语言表达出来,选择好的语言必定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做到结构方式一样,修辞方式固定。过分强调“逆操作”,会误导小学生落入写作文从形式入手的误区。

(二)作文训练形式化

教师教学生写作文,通常会按照一般的程序进行,如先拟题,再进行指导,要求学生 “依葫芦画瓢”进行写作。举例《一件我难忘的事》,指导学生,会要求学先审题,引导学生注重难忘二字,随后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意见组织语言进行写作,其演绎思路虽然明确,演绎材料也合常理,最后完成演绎文章。无数的经验教训这样的写作模式,不仅不能激起学生兴趣,而且严重地限制了学生思路和个性。

(三)忽视了练写

指导作文课上,教师仅用语言表达,滔滔不绝,尽量展自己的口才,时间花费作文课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当学生开始练习写作,时间留下不多。学生练写只能流于形式,给学生当堂练习获得教师指导的机会很少。

(四)阅读体验和思索不足不深

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课外阅读应多于145万字。其用意明显地告诉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打开学生的心扉和挖掘学生慧根。仅分析课标安排大量的阅读是想奠定写作的语言基础,可见其用心良苦。大量阅读需要学生亲自经历独特的体验。当然,阅读对写作是十分有意义的,关键是让思想体验酝酿与积淀。

三、改革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葆育童心

童心是人们普遍赞美的美文。童心无忌,因为它保留有原初思维品质。维护童心的同时要培植童心。写作文、童话和儿童诗都离不开童心。发掘童心,开发童心,孩子写出的文章必定是吐真话叙真情,一定能收到预期的习作效果。

(二)生活体验

生活是作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小学生写作离不开生活,只有熟悉生活,积极地生活,才能真实地表达生活。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是文章。教会小学生利用心、眼注视生活,用心撰写生活的体验。当小学生参加一次旅游活动后,要求写一篇游记。旅游之后,小学生要根据体验抒写游记。经历旅游后的小学生作文出现意趣迥然的现象十分自然:注重描写风景的,也有专心书写如何完成整个旅游的,大家感觉处处是美景的。

(三)阅读积累

阅读陶冶心旅和心源。心花香自阅读来。阅读是夯实文化底蕴的基础。鉴于阅读的功用,朱永新推出“书香校园”构想,其“书香社会”大力推行阅读国内外经典文学,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在阅读中去体验感知文学魅力。

(四)作文训练方式要多种多样

写作需要让心灵漫游,要让梦幻寻找归泊。小学生写作的自由必须保障:让小学生自由写作;从思想深度释放小学生。将作文融入生活,结合班级实际办好班级刊物,培养小学生撰写班级新闻,组织小学生实行评改活动。

总之,要克服和解决学生作文虚假性倾向、模式化倾向严重,缺少情趣,东拼西凑等上述问题,要改革作文教学的策略,必须结合课标理念,为学生作文教学创造理想的环境,葆育童心,丰富生活体验,注重阅读积累,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组织多种多样的作文训练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宽广的写作空间,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来。

参考文献

[1]韩青辰.说真话[J].故事作文(低年级版),2016(6).

[2]隆玉池.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6(5).

[3]杜振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作文教学的新策略[J].学周刊,2016(3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存在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改革策略初探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