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2019-06-11叶海丽
叶海丽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发展下,教育制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所在,要从落实素质教育上来进行,做好学生教育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创造性思维其实就是在创造中逐渐形成的思维,同时不断创新,以此来产生出全新的研究成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一个个具有较大潜能的人、有着独立人格的人、自主的人。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提问的权利,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和想法。让学生具备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同时引导学生尊重别人的想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留出让学生钻空子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和标新立异,能够利用课堂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准。
一、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教育发展中要从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感受力出发,在加深学生思考欲望与思维深度的同时来掌握好语文知识。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在思维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针对性与变通性等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清楚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做好教育研究工作。这一阶段的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加之在好奇心与求知欲上相对较强,因此教师要从展现学生主体性出发,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极为新颖的,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在展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做好发展教育。教师要从教学设计出发,做好预设与生成工作,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能够产生出不同的想法。只有鼓励学生主动求异,才能大胆进行创新。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后,教师也要及时鼓励学生,在满足学生创新求异的基础上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没有界限的,所以在教育中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与主题,确保学生思维的持续发展。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通过鼓励与指导学生,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思考欲望。虽然这一阶段学生的想法更多的是不现实的,但是也是学生在思考后所形成的。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运用好教学语境,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训练,以此来保证学生思维的有效延伸。如学生在学习《燕子》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燕子为什么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通过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以此来确保教学的有序开展。由于燕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识过的,所以也就可以提升学生的说话欲望,主动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表完意见后,教师就可以从教材内容上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燕子。随着教育的不断开展,不仅教育氛围活跃了,同时也提升了教育的生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育中要从教学环节出发,综合学生的认知与思想,确保问题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思考欲望,并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感性认识,运用独特思维来得到最终的结论。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创新的基础是提出问题,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是建立在问题基础的,通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够满足人类的发展与进步需求。可以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完善教学方法,做好教育培养工作。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今天的学生已经习惯性接受教师的思想与答案,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的质疑思维停滞不前。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育中要从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与激发学生质疑思想上来进行,在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来做好教育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上来进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在班级中许多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并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同时也害怕受到他人的嘲笑。所以在面对这一类型的学生时,要从鼓励与引导来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语文知识的信心,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质疑的乐趣,从而产生出提问的积极性,带着问题来进行深度研究。如学生在学习《狐假虎威》这一内容时,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来进行,给学生设计出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所以提出的看法也是不同的,因此当学生提出新颖的看法时,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一看法,以此来提高教育的生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优秀的文章能够刺激学生的想象,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出不同的想法与情感。教师要从做好谋篇布局出发,确保教育的循序渐进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引导学生从原文基础上来进行创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教育中要从展现语文学科优势出发,鼓励学生从自身角度上来进行思考,从而确保思维的活跃性。如学生在学习《荷花》这一内容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的留白来进行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通过利用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综合文章内容的同时进行创新。随着教育的不断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可以把握不同的教学对象,在找准教学时机的同时为学生营造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思维能力。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关系到了学生能力、兴趣与个性等方面的变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在对比与研究的同时来实现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掌握好重点知识。
四、鼓励学生的质疑思维
学生想要具备创造思维,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解决问题和思考答案的过程中,需要和前人、众人区分开。需要具备新的发现、新的见解和见识,这样可以提升提问的科学性和首创性。学生具备独立性的体现就是,他们的思维中存在怀疑因子。存在于学习流程中司空见惯的怀疑,对于完美无缺也存在质疑,对于教师和教材等权威的说法我都可以有怀疑,这些都是创新的开始。在实际教育中,避免让学生只看标准答案,需要引导学生怀疑已经产生定论的内容。朱熹曾经表述过,读书没有问题的人,需要积极寻找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进步。如果学生可以获得进步,则需要经历从没有问题,到有问题,到没有问题的过渡。这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流程中,包括較多的创新因素。许多怀疑往往是错误的观点,虽然没有解决问题,但是其中也包括创造性的解决思路,这些都是进行创新的钥匙。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着丰富的案例与内容,教师在教育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入手,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从发挥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在解读与创新中实现思维的发展与延伸。
参考文献
[1]周奇,陈旭.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
[2]谷卫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3(32).
[3]张芸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成才之路,2010(24).
[4]宗敏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0).
[5]张孟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石油教育,2000(8).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