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缺失与纠偏

2019-06-11霍拓进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纠偏缺失阅读教学

霍拓进

【摘要】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缺乏具体、准确、有效的操作策略,阅读教学成效低下,阅读现状让人难以接受。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缺失,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缺失,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方法的缺失等种种重要因素,致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尽显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本文中以不成熟的语言让读者发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缺失并进行纠偏,同时拔高对阅读作用的认识,让阅读教学顺着有利的轨迹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缺失;纠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以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革新,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站好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教师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发挥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和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自我为主体,从阅读学习中吸收到有价值的营养,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这应该是最为顺应当下的阅读教学模式。

早先的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着种种缺失,阅读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亟待语文教师知晓阅读的意义作用,拔高认识,去进行扭转和纠偏。首先,应该谈谈阅读主体地位的缺失。阅读教学中一直强调的是一种机械的灌输,忽略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的有别于其他看法的阅读感悟。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每一个学生在读的过程都是感悟的主体,由于缺乏具体可行、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教师很难做到放开学生,让学生真正在阅读中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表现出来,而不是更多地让老师代替学生去感受和感悟。这样,学生的阅读思维在这儿便被桎梏起来。

其次,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由于受各种不合实际的阅读评价机制的影响,过分突出成绩,强调“阅读技能”培训以获得高分数,并且想尽办法把自认为标准的答案强力灌输给学生。没有正确使用教学方法,使阅读训练的高分数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因而,指导和教会学生阅读成为一句空话。往往是老师给学生提前布置好阅读预习内容,设置好预习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老师指定极个别学习好的学生读某几段,然后顺着他早先设计好的思路去分析、去解读,并对老师提前设计的问题展开议论,形成既定结果,学生就这样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进早早安排好的阅读模式,按照这样的模式教授下去,一部分學生带着迷茫和困惑与大家一同行进在文字里,平时的喜、怒、哀、乐也随同合并为一种。这种课堂思想把学生禁锢在已知的框架内,个性得不到舒展。

同文章中人物角色进行心理碰撞、角色互换、体验情景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和学生一起进行再学习的过程,这就是俗话说的教学相长。虽然老师的阅读基础高,理解上比学生要顺畅许多,深刻许多,但不能简单就替代学生自己所进行的阅读思考,在这里我们更需要学生那种不成熟的甚至稚涩的感悟,因为这本身就是学生自己对生活的初始感悟,带有原创性,也更加真实,因而欣赏起点是不同的,所以也会有不同的地方。“一千个读者读《哈姆莱特》就会有一千个不同哈姆莱特”,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阅读,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就是这个道理。学生这种不同的阅读体验,教师应该备加珍惜,并给予相应的接纳肯定。自我为主体的阅读水平与读者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必追求统一的解读结果。

再者,就是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缺失。学校层面来看,可供阅读的书本来就不多,也有一些旧的,时代感不强。在这种环境中实施,阅读趣味也高不到哪里;家庭层面,受种种因素的影响,阅读的氛围也不会特别浓厚,更有甚者,一些家庭对阅读的培养也是一种非常漠视态度。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很关键的。阅读不仅与基础知识的积累,形象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发展接近,更与阅读心理密切相关。

兴趣的建立是整个阅读活动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有了兴趣,阅读活动就有了良好动机和自发的需求。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在激趣上多想办法,一旦建立兴趣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说一下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的缺失。在不同的阅读要求下,老师如不加以指导,就会呈现出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阅读需要,如消磨时光,打发时间,丰富阅读经历,涵养精神,猎奇迷艳各种层次的阅读。在这参差不齐的阅读需要下,如果教师缺少指导,使学生处于阅读放任状态,那阅读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阅读前老师对阅读书本就要加以遴选,筛除那些没有阅读价值的书籍,净化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读物。端正学生的阅读动机,帮他们重构阅读需要和动机,把那些低俗不良的思想趁早剔除掉。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引导?如何让良好的阅读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应围绕这种种缺失进行以下几点纠偏:

首先,阅读指导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增强阅读动机,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所有这些都取决于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的指导。教师应热爱阅读,并以此点燃学生的热情。要从备课一开始就扎实钻研教材,训练自己读课文,掌握阅读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的技术指标,如语调、情感、停顿、重音、声音的轻柔和语速等。教师还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阅读训练的重点,明确学生的阅读需求,再从激发阅读动机上下功夫,调动读的迫切需要。

其次,阅读指导要精心设计,注重形式。根据他们的能力,灵活多样地使学生获得微妙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教师应进行全文或关键段落的范式阅读。在教材中有长句、复杂结构或难以理解的情况下,教师应采用通读、突破难点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语调、情感上去感知和理解。

最后,便要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一般来说,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学生应该花一半以上的时间自由阅读和独立思考,而不是一次性集中。学生自由控制阅读形式,克服理解上的困难,向老师和同学提问。当然,学生阅读的重点不是让老师放手,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阅读,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或形成一定的感觉。另外,要勤动笔,动笔的方法切记不要单一,一上来就记笔记和讲义类的东西。可以摘抄美丽的文字和段落,也可以标记和批评自己的阅读材料,写写读后感什么的。一旦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必将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有了这样一套系统、科学的阅读标准,平时再选择最好的、有品位的书,并且积极参与阅读。让阅读与思考,思考与运用在学生的大脑中多滚动几次,学生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对书籍尤其是经典书籍的渴求。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对阅读的作用也逐渐拔高这种认识,让语文阅读活动在既定快车道上健康发展。

阅读对人成长,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已经有很多圣人在很多著作者中进行了渗透,便不在这儿一一赘述了。

明白了作用和意义,知道了缺失,并进行纠偏。作为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我们应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学生“自主”地位,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上多动脑筋,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多做文章。摒弃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语文教学方法,让我们寻着先贤和哲人的足迹在教育这块天地里,步子迈得更坚实,走得更从容自信。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纠偏缺失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基于OpenCV实现文档物体的纠偏方法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