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缀成群,妙解诗词

2019-06-11施晓琳

课外语文·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范成大鉴赏能力田园

施晓琳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小学生受到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知识积累的限制,鉴赏能力有限。笔者尝试以“1+X”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寻找提高之法。教学时可以横向连缀,引领语用表达赏析;可以纵向连缀,加深思维的深度;也可以朗读连缀,化零为整。运用多种连缀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诗与诗之间的内在勾连,学生在交互共生的阅读实践中获得一类古诗词的阅读方法,切实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1+X”群文阅读;古诗词;连缀;横向;纵向;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不读古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古诗词,不足以感天地之灵;不读古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丰富的画面,悠远的情怀,匠心独运的遣词都别有一番风味。然而,小学生受到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知识积累的限制,很难“字求其训,句索其旨”。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1+X”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1+X”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结构性较强的群文阅读模式。“1”指教材的某一篇课文或其中的某一特点;“X”则是与“1”相匹配的若干文章,课内引领,课外充实,可操作性强。古诗词短小精悍,在时间有限的课堂里易于操作;再者,古诗词或豪放或婉约,或白描或工笔,或淡泊名利或踌躇满志,特征典型。因此,古诗词比较适合实施“1+X”群文阅读教学。

古诗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一节课时间阅读多篇古诗,要谨防“走马观花”。“连缀”的教学策略,能帮助学生建立选文之间的内在勾连,学生在交互共生的阅读实践中获得一类古诗词的阅读方法,切实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下面,笔者将以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为例,谈谈“连缀”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横向联连

北师大版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往往根据题材组成《古诗二首》,它们在写法等方面联系不强,教学时往往各自为政。群文阅读也是把多首古诗连缀起来,但它们的关联指向更深,比如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等,意在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探究,辨析异同,建立诗与诗之间的内在勾连,形成相对系统的学习场。

横向連缀常以语用为议题,领悟写法,实现有效迁移,是“1+X”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

以《四时田园杂兴》为例,可以以“色彩的妙用”作为议题,设计“着色的情感——发现古诗词的色彩美”组诗教学,选取《四时田园杂兴》为“1”,《宿新市徐公店》《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梅花》(数萼初含雪)三首古诗词作为“X”,引导学生感受四季不同的色彩,发现古诗词色彩的奥妙。首先以“1”作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1)诗中的颜色词有哪些;(2)展开想象,用“我仿佛看到……”的句式,描绘诗中的画面;(3)用一个词概括这样的画面;(4)你能判断诗中描绘的季节吗?依据是什么?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然后提炼学习方法:提炼颜色——想象画面——一语概之——判断季节,学生接着可以继续用这样的语用训练线来学习“X”,形成下表:

接着,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比较阅读,汇报交流,发现:色彩是营造意境,表情达意的推手;单色渲染,加强了读者的视觉印象;双色对比,增强了诗人的情感浓度;多色组合,建构了特色鲜明的意境;不设色而见色,挖掘出充满想象的色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逐渐走向古诗词阅读的佳境。

二、纵向连缀

用纵向的时间轴将古诗词连缀起来,也不失为“1+X”古诗群文阅读的一种良策。以《四时田园杂兴》为“1”,还可以设计“从忠臣到隐士——范成大的一生”的群文阅读课。纵向连缀范成大为官时、辞官前、辞官后的三首诗词作为“X”:《汴  河》《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四时田园杂兴》(采菱辛苦废犁锄),以此纵观范成大的一生,探究“知人论世”的古诗词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范成大诗词的兴趣。

教学时以“1”为例,教给学生“看注解,明诗意—想画面,感意境—查背景,悟诗情”的阅读方法,学生一以贯之学习“X”。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疑:将四首诗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读一读,你读懂了怎么样的范成大?了解过创作背景,学生不难排列正确的顺序:《汴河》《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四时田园杂兴》(采菱辛苦废犁锄)。学生对比阅读,交流讨论,逐渐形成共识:作为 忠臣,范成大满腔报国之志,无奈年老还是功业无就,于是归隐田园;作为隐士,范成大又是矛盾的,他一方面陶醉在闲适愉悦的农村生活中,另一方面看到劳动人民长期受压迫剥削而“意难平”,频频为其发声。纵向连缀,学生思维随着不同时期的古诗词不断深入,构建了热爱田园生活、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饱满而深刻。学生对诗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激起课后继续阅读相关古诗词的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纵向连缀和横向连缀并不是完全割裂、对立存在的。“着色的情感—发现古诗词的色彩美”组诗教学主要指向语言表达,同时学生也按照春、夏、秋、冬纵向地建立起四季色彩变化的知识体系。“从忠臣到隐士—范成大的一生”组诗教学中以诗人的生平作为线索,同一诗人多首作品联系在一起,范成大诗词平易浅显、清新妩媚的风格也在学生的心里荡起涟漪。

三、朗读连缀

群文阅读课堂容量大,思维活动密集,教学时容易肢解文章,缺少“语文味”。课堂时间限制又难以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古诗词篇幅短,朗朗上口,恰恰可以从“朗读”上突破。特别是在对比分析之后“引读”,有利于化零为整,串联教学内容,整合要点。

例如,在“着色的情感——发现古诗词的色彩美”组诗教学的尾声,我这样来引读:

杨万里漫步田野,忽见一群儿童一路追着黄蝶,淹没在黄澄澄的菜花地,好一片明灿灿的暮春田园风光……

范成大信步乡野,金黄的梅子,雪白的麦花,一素一艳的对比中,轻笔勾描出一幅初夏江南图景……

范仲淹远眺江野,碧云、黄叶、翠烟、芳草……多重色彩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

崔道融伫立雪中,或粉或红的颜色隐隐约约从雪色中透出来,“无色胜有色”,展开了一张寒梅傲雪的严冬画卷……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赋予色彩不同的“情感”……

(学生读其他有关色彩的古诗词)

按春夏秋冬引读四首古诗词

最后以阅读拓展结束教学,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节课虽然结束了,可是学生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总而言之,在“1+X”古诗群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纵向、横向、多向、朗读连缀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组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阅读网络,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巧文.群文读诗——小学古诗阅读教学的蹊径[J].新教师,2018(6).

[2]林瑜.连缀,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密钥[J].教学月刊,2016(1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范成大鉴赏能力田园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田园乐趣多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喜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