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路径分析
2019-06-11李庆涛
李庆涛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着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针对信息技术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1-0125-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23 文献标志码:A
1 发展参数化设计技术
参数化设计的本质是围绕产品在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展开相应设计。通过对参数的实时调整,对产品图元进行不断驱动。作为一种新式的高新科技,参数设计本身也是计算机辅助技术(CAD)的重要环节。时代的发展为相关科技的进步提供了契机,信息科技也在不断地与虚拟设计以及智能设计等科技融合,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和主要路径[1]。
参数化设计的建模理论,已经成为具备明显知识特性的综合性信息建模。而就农机产品的设计环节而言,随着零件构建的不断细化,设计过程的相似度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在建模过程中,也应该对知识重用的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为了进一步保证设计效率,可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参数化设计方式。同时,也可通过缩减设计周期,就产品的整体设计成本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在农机产品的整个研发过程中,也可通过结合现有农业机械产品参数化的方式进行发展。知识工程理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参数化设计的升级与进步。
2 推广农业机械产品虚拟设计
虚拟设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农业机械研发效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的三维建模技术对于农机产品的研发至关重要。同时在虚拟设计中,也能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对农机产品的实际性能进行客观科学的预测,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虚拟设计是计算机发展以及网络科技进步的重要产物。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体现是数字化与集成化[2]。除此之外,在虚拟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对虚拟样机的功能以及性能进行更加有效的评价与分析,還需结合实际条件,积极组织跨学科、专业以及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协同作业。
整个农机生产领域,都应提高对虚拟设计技术的重视程度以及应用力度,这也是农机设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围绕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重用进行开展。
3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是立足于市场需求的一种新式企业生产方式。CIM 系统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与普及的结果。该技术能够实现系统工程、现代管理以及自动化系统的融会贯通。在原有的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将传统方式下较为分散的产品设计工程进行整合。在实际工作中,CIM 技术已经在农机的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有利于生产速度的提升,还有助于产品性能以及稳定性的提高。
4 虚拟制造与网络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技术是 CAD 技术与 CAPP 技术的融合,在制造的过程中,该技术可对产品进行功能以及制造过程的模拟。就网络制作技术本身而言,其建立在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科技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当下企业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异地制造以及组合优化的重要选择。通过对供应链和虚拟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可以对目标决策中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清华大学肖田元在轿车数字工程方面的研究,已经对虚拟制造予以充分的融合应用。由此可见,虚拟与网络制造技术的应用,为今后农业机械的制作领域提供了参考。
5 结束语
我国的农机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保证农机产品在技术领域能够不断创新,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专注于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以及重大技术产品研发等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给现代农机精准作业系统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夏东兴,索子玉,孙林达.信息技术对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意义[J].南方农机,2017,48(6):102.
[2]邵浩清.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