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宁县花椒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6-11李庆瑞

山西农经 2019年1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存在问题

李庆瑞

摘 要:通过分析花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產生各种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以推动乡宁县花椒产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乡宁县;花椒产业;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1-010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乡宁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大力扶持花椒产业,加上花椒市场的不断走高,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全县范围内建成了枣岭乡黄河沿岸花椒区、西坡镇韩咀村千亩花椒示范区等。该县枣岭乡紧挨黄河,近年来实施了“果椒强乡”富民行动,家家户户都种植花椒,部分加工注册了“乡枣红”“枣原红”等花椒品牌,推进花椒产业链发展,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达到千元以上,花椒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特色产业。目前,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5 333 km2,400余万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凸显,成了为了绿色富民产业。但是花椒产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花椒产业化的发展。

1 花椒产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花椒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乡宁县花椒产业发展之初,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较大,群众对花椒产业发展前景茫然,所以在管护中就出现了较大差距。大多数椒农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或意愿栽种,管护随意性大,导致后期出现管理松散、机械化程度差、劳动强度增大等问题。同时,修剪整枝、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各项新技术普及应用率不高,椒农在实际管护中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花椒单产偏低。后期技术跟踪服务不到位,不能及时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到一线,进一步影响了花椒的产量[1]。

1.2 抗自然风险能力不足

近年来,虽然花椒价格一路走高,但时常发生“倒春寒”、冰雹等极端天气,冻伤苗木、影响花期、损伤果实,让当地花椒损失严重。例如2017年昌宁镇、枣岭乡等地的冰雹灾害导致部分花椒受损严重,2018年因“倒春寒”带来的大面积降温霜冻天气,导致大量花椒树冻伤,造成全县各地花椒大面积绝收。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2-4],已经成为影响花椒产量和花椒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花椒采摘劳动力短缺

随着全县花椒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挂果面积也不断增加,但由于种植品种单一,成熟期相同,对采摘劳动力需求量也随之加大,使花椒采摘的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当地劳动力已无法满足采摘需求,需要从外地招聘采摘工,鲜椒1 kg采摘报酬已超过3元,比以往高出一倍多。在用工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用工荒也随之而来,不少种植户因为缺劳力,花椒不能及时采摘,发生裂果、落果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花椒产量、品质及椒农收益,抑制了花椒产业化发展[5]。

1.4 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随着花椒产业不断壮大,本地花椒品牌种类繁多,但大多为小型合作社和初级加工企业,停留在对花椒进行粗加工方面,其产品多为花椒叶、花椒粉、花椒颗粒等调味料。在花椒的功效和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具有市场价值的衍生品。

同时,生产企业各自为营、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和提升产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花椒大多数是以批量散包外销,商贩进行二次包装销售。二是企业自创品牌以小包装的形式在网上销售[6-9]。据统计,每年以散包外销形式销售的花椒超过总产量的75%,1 kg花椒销售价格比品牌花椒低40%,品牌效益已经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1.5 企业带动作用不够突出

全县花椒加工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规模、实力、水平上与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生产的产品还停留在对花椒进行初级加工上。企业在先进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项目方面有所欠缺,在新产品开发及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相对滞后,在花椒文化、产品创意及市场营销等方面没有出展示应有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对策及建议

2.1 强化科技支撑,以示范引领带动产业提升

突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培养花椒种植示范户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老百姓看到花椒带来的收益,形成带动效应。要对新建园区进行合理布局,提升机械化应用程度,降低后期人工劳动力。对于存在花椒树龄老化、品质退化等问题的园区,应及时改造升级,推广新优品种[10],以标准化园区建设为基准,用新优品种逐步替换旧品种,不断提高全县花椒品质和产量。

2.2 建立防灾体系,进一步提升椒农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部门联席机制和会谈机制,加强农林、科技、气象等部门的联合协作,共治共防,重点防御和治理“倒春寒”、冰雹、病虫害等灾害[11]。建立健全极端天气预防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在农村建立长效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机制,以村委为单位加大对农户和灾害防御人员的培训力度,深入开展灾害预防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让农户熟练掌握极端天气的防御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提升全体人员的防灾减灾能力。

2.3 规范用人机制,确保采摘季节劳动用工均衡

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市场建设,规范劳动用工中介机构制度,深入推进业务运作的标准化、制度化,针对花椒采摘工季节性流动的特点,人社、农林、科技等有关部门应加强与劳力输出地区的沟通协调,通过建立长期用工机制,确保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从根本上解决花椒采摘工供应不足的问题。

2.4 加强政策引导,提升花椒特色品牌效能

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力度,规范花椒市场管理,通过工商质检、农林、科技等部门引导花椒企业创建特色花椒品牌,不断延伸花椒产业链,逐步建立起统一经营管理、加工生产、包装销售模式。同时要深入推进生产厂商标准化生产能力,组织企业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有效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2.5 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花椒产量的逐年上升和向好形势,催生了众多的花椒加工企业,花椒的深加工成为各企业立足市场、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因此,花椒生产和加工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花椒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加快花椒加工工艺成果转化。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强化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引导,建设一批在花椒生产加工方面有独特工艺和特色生产能力的企业,不断提高当地花椒知名度,促进花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阿格阿富.花椒、核桃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措施[J].中国林业经济,2018(1):32-33.

[2]董三孝,张中社.陕西花椒生产存在的问题与产业化发展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1(2):41-43.

[3]郭君雅,田呈瑞.花椒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8):167-170.

[4]史劲松,顾龚平,吴素玲,等.花椒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5):6-8.

[5]王丽华,赵卫红,彭晓曦,等.四川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8,39(2):50-55.

[6]王旭东.明末清初与晚清西方数学传入的建制化比较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2012.

[7]王旭东,司鸿娟,王栋梁.县域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问题和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6(9):47.

[8]王旭东.花椒树流胶病防治办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42-43.

[9]伍国荣.提高花椒产业经济效益的措施[J].中国林业经济,2018(2):55-56.

[10]李增梅,赵友伦.东部农业区花椒产业化初探[J].经验交流,2006(1):78-79.

[11] 赵科选.韩城市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品牌营销,2015(12):22.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存在问题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