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

2019-06-11姚长林

山西农经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发展

姚长林

摘 要:农民是经济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处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最基层,他们要面对多方面的压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收入也难以得到保障。与工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农业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国家为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这些政策和制度的约束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增长受到了一些影响。针对现有问题,探讨了如何减少制度对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的约束,并制定了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经济;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1-007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使我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这种形势不利于农村金融建设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也会越来越严峻。农业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农业经济的开发和农村金融的建设应当引起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1 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1.1 农村金融机构的构成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还处于发展阶段,由民间机构和正规机构两种机构组成。正规机构包括常见的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大型连锁金融机构[1]。这些金融机构有商业性质的,有政策扶持的,还有合作性质的,它们共同服务于农村金融工作。非正规的机构在某些个体、家庭和企业之间存在。虽然非正规机构不受银监会监督,缺乏安全性,但其本身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当前我国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包括私人钱庄、借贷、典当、民间集资、贴现和一些股份基金协会等。這些机构具有高收益、流动性高等特点,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2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

随着政府在技术和农资设备方面的经济补贴和扶持政策的开展,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农村的劳动力水平,高科技的选种技术也使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从整体来看,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但农村现存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城乡差距过大,过多的劳动力进城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造成经济受损;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等,这些问题都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2 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2.1 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协调增长

我国近几年出台了农业相关政策,如粮食贸易管制、粮食收购储备、政府粮食订购等,但力度远远低于城市[2]。体现在政府政策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在这种制度的约束下,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形成了一种平衡关系。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一直处于变化发展阶段,同时也受到政府的制约。目前,在我国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政府出台的惠民政策也难以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农业经济主体推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2.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2.2.1 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经济要想发展,不仅要靠政府推动,还需要农村金融的扶持。农村的金融机构服务于当地农民群众,在农民进行生产种植时提供了资金来源和保障。为农民解决了资金建设方面的难题,将农业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因此,要大力支持农村地区金融行业的发展。

2.2.2 农村金融结构上的持续改进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改进农村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推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在调整金融结构的同时也调整了实体经济结构,使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得到良好的规划。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农村金融进行长期客观的考察,根据农业经济的需求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和支持。农村现阶段的融资体制不够健全,还依赖于外援或者间接的融资,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3]。政府应致力于农村金融的发展,拓宽金融行业融资渠道,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2.2.3 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势头

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中,要运用平衡机制实现金融效率。这样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新的增长。在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非常重要,只有提高农村金融的工作效率,才能够切实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总体来说,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不利于农业经济增长。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金融制度的约束,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地区和市场分割的作用下,农村信贷资金缺乏配置效率。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经济制度也越来越不能与之相适应,从而使农村金融受到一定的抑制。因此,促进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制度约束相适应,有助于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的正向作用。

3 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的关系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农业研究来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政府扶持和财政补贴来实现。农业经济在一些地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农业经济如何发展仍然是目前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农业金融属于金融体制的扩展延伸,对农业部门的资金流动和运转进行了合理的调控[4]。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的关系处于一种相互平衡、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缺乏一定的灵活配置效率,农村金融受到制约,农业经济就失去了前期的启动资金,对农业经济也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农民收入较低,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流动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农村金融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相反,农村金融为农业经济提供大量的资金,农业经济就能够得到长足稳定的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农村金融的融资储备来源,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4 关于协调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4.1 农村金融主体的多样化

政府应鼓励农村金融主体向多样化发展。促进正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使金融市场的主体更加丰富多样。农村信用合作社应继续发展其优势,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为目标,扎根三农,服务三农。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金融风险,稳步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商业银行应该发挥资金优势,调整战略重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找到利益增长点,如注资于农副产品批发、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企业,扎根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我国政策性银行应该制定新措施,加强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使政策性与效益性齐发展。总之,要实现农村金融主体的多样化,就要为农村提供创新性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4.2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就要从服务和产品两方面进行创新升级。在金融服务方面,要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围绕农民的资金需求制定相应的资金制度,提高服务的效率。在金融产品方面,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行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金融产品,为农民的生产和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4.3 强化对民间资本的运用

民间资本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非正规机构的民间金融正在快速的发展壮大,具备一些正规金融机构缺少的优势条件。如果政府能对其进行管理和正确引导,将会对农村金融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农村信用联社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制度还不够健全。一些需要资金的企业和个人贷款,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正规金融机构拒绝,这就为民间金融创造了发展空间。同时,民间金融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因缺乏制度的约束,借贷成本利率过高[5]。这样一来,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强化对民间资本的管理并加以运用,在不损害农民根本利益的情况下,让民间金融朝向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使民间金融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4 健全政府部门支持机制

政府部门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部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技术引导,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多到农村各地区走访,调查当地农村的金融现状,针对农民群众的切身需求,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派相关监督人员进行监管和落实,确保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政策执行人员要各司其职,为民服务。政府部门还应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根據经济发展情况,相应降低一部分农村金融体系的税率,从而推动农村金融的融资建设,让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5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基础。农村金融和经济是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一些制度制约了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政府对农村金融大力扶持,对民间资本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出台一些惠民政策,并保证政策能够真正落实。这样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农村金融的回流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张乐,黄斌全,曹静.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J].农业技术经济,2016(4):71-83.

[2]李芬.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J].经贸实践,2018(4):152.

[3]安丽莉.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J].现代经济信息,2017(16):290.

[4]曹贵东.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品牌:理论月刊,2011(12):8-9.

[5]黄国勤.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学学报,2014(1):99-106.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农村金融发展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区域发展篇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