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2019-06-11谷晓阳雷美玲
谷晓阳 雷美玲
摘 要:农村经济统计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以为国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但是,当前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分析目前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统计;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1-0039-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农村经济统计是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农村经济發展的有关数据,运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描述或推断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而准确预测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在保证统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统计工作还原农村经济的真实面貌。因此,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1 乡村经济统计力量不足,统计指标体系落后
我国农村基数大,分布相对分散,导致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任务重,开展难度大。当前乡镇统计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能力下降,目前在职的统计人员大部分在50~57岁之间,有的快到退休年龄,工作积极性不强,与当前统计工作信息化、电算化等要求不相适应。乡镇统计员基层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为了工作的需要,上级领导往往会安排很多其他急需处理的工作,比如乡村扶贫工作、干部换届、上访问题等,导致统计工作安排在次要的位置。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导致统计项目增加,而当前的统计方式和统计指标体系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1.2 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经费不足
农村实行转移支付以后,乡镇一级政府的办公经费是靠上级财政拨付,实际工作往往预算不足,出现超支现象,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实际统计培训也只能打折扣,缩短培训天数和内容,不利于统计工作开展。因此,各级政府应提高对统计工作的经费预算,调动统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顺利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统计工作任务。
1.3 行政管理工作的干扰
农村各项指标的统计和行政干部的晋升有很大关系,虽然统计业务以上级部门为主,但是在行政管理却以当地政府领导为主,当地政府掌握着统计部门的人事和任免权,所以《统计法》赋予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权力受到约束,无法摆脱“统计围绕计划转”的通病,难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2 加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管理的对策
2.1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统计人员业务能力
制度是保障,培训是关键。就目前农村经济统计的工作来说,要提高其统计工作的效率并确保数据质量,需要从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着手。首先,加大统计工作资金投入,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人员培训、设备更新。其次,要认真组织农村统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统计专业技术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统计工作队伍。
2.2 完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章程,改革统计方法
农村经济统计的项目多样、内容庞杂,农村经济统计部门应该严格依照《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并落实农村经济统计制度和规范工作流程,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不断更新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并对其具体的含义和统计方法进行明确规定。此外,要完善乡村经济统计的调查制度,在调查工作中要考虑调查对象特点,选择最佳的调查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统计结果的质量。
2.3 加强统计工作的执法检查
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这是统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方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同时要宣传法律法规,指导帮助提供统计报表单位做好统计。对于存在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行为的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并责令改正;对于存在较重统计违法行为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有效遏制统计上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3 结束语
农村经济统计的发展源于农村的发展,我国当前的农村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从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成为了多行业、多元素并存的综合性行业,这加剧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要充分重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农村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