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生态
2019-06-11陈小媚
陈小媚
【内容提要】经过十余年非遗传承保护实践工作的推进,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互联网+”的提出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也会有效推进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步伐。后非遗时代的对策更需要在原有保护传承形式基础上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让更多的民众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传承文化精神,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互联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断运动的活态的存在,活态流变性是其主要特征,主要依赖传承人个体传承、群体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以人为本的口传心授,强调的是技能、技艺、技巧和经验、精神的传承。
在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等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情形下,人类的生产方式日趋同化,而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精神需求的更高追求遇到了困难,导致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性就出现了。经过十余年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工作的推进,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后非遗时代的对策更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传承文化精神,建立文化自信。
互联网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互联网+”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提升效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目前非遗的传承方式有以行政部门为主导的形式,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中心的形式、以进校园进社区的形式,以节庆、生态为中心的形式,以学者为导向的形式,综合以上保护形式,以传统媒体为载体“互联网+”的方式通过视听觉、触觉、体验互动等形式,更多更广泛的推广宣传,让更多的民众了解非遗,走进非遗的品质、内涵及精神,激发参与人群对非遗的认同感和尊重,自觉参与非遗的保护传承活动中去。
“互联网+”提出至今,互联网APP文创产品、软件陆续推出,展厅3D效果展示,资料档案数字化,产品宣传销售展示网络平台化等现象,给民众生活提供了便利,给非遗项目走进民众,为民众所认知,熟识,搭建了桥梁,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对于项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个别非遗项目在运用互联网上仍存在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非遗项目理解不够深入、非遗专业管理工作人员、跨界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这就需要在理念上、工作上、方法上促进非遗各项目与互联网各领域深入融合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
新兴的技术与古老的文化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非遗传承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再用过去技不外露的方式传承,这已经导致了很多项目无传人,面临灭绝的危险。非遗人需要放开眼光,走出传承的狭隘观念,用科技的手段传播和传承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走出自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目前互联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使非遗在保护传承方面有了不同深度、广度、维度空间获得了质的飞跃。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除了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实体型保护外,还应重视其虚拟型的网络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健全、健康的网络生态是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拉近城乡文化信息距离,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一、顺应趋势理念先行构建非遗视角下的健全网络生态
健全健康的网络生态如肥沃的土地,需根据生态自然规则,顺应趋势,思想先行,理念先行。
(一)文化意识的养成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健全的网络生态的建立需要意识上理念上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思想上重视,树立正确的非遗保护科学发展观。政府部门需重视互联网平台,信息公开化,配备专业的网络从业人员,搭建平台。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群体,拓展领域,在图文、音频视频、民众互动等方面策划、定位、设计,综合提高整体推文、软文、宣传水平,服务于民,利于民。促进思想意识、认知上由文化自发向文化自觉转化。
(二)顺应趋势,理念先行,通过“互联网+”加速提升、增强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项目。如:手工艺制品陶瓷等的传统技艺与艺术创造力生产力的结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打开国内外销售市场,构建顺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优势和新功能。如:深圳市龙岗区省级非遗项目“潮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政府有力支持下,专家队伍指导下,2016年、2017年年销售额获得10%以上的增长。据实地了解,该项目在保存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对制作材料进行改良,如负离子功能的瓷板花的研发,产品在环保意识下,采用纯手工制作使传统制作技艺与科技完美结合。使其作品在具有实用价值的同时具备较高的制作技艺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科技价值。该项目通过科技网络的平台进行沟通展示,根据对象量身定制,由20多个设计师网络多维度进行效果设计。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对产品、消费人群进行研发、调研。网络平台汇集、反馈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使用信息、意见、建议。传统制技艺与“互联网+”结合还体现在传统的烧制基础上个别产品采用电脑喷绘、贴花生产,加快了产品生产制作流程,适应了现代生活节奏,工业化与科技化與手工的有机结合。“互联网+”生产性保护的方式生产了符合民众审美需求、使用需求、品质价格需求的日用品、工艺品、艺术品。通过网络销售团队打开国内外的市场,在服务于中西方国家民众日常生活的同时既保障了企业的自我生存空间,又提高了生产经济效应,推动了手工制作技艺的继承发展。
二、积极推动融合创新创建非遗视角下的创新型网络生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温故知新”,认识传统、尊重传统,建立文化自觉,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创新建立文化自信,重视传统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继承之间的关系。遵循本体,把握好有机统一的关系。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互联网+”相结合,推动网络非遗各领域项目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推动融合性、非遗文产等新兴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新支柱。
根据2016年1月21日河南日报《互聯网时代的文化创新:戏曲APP创造网络神话》相关报道,河南郑州“戏缘”APP着力于戏曲的发展宣传,在擂台赛、构建与戏迷之间的线上线下的互动、分享上积极创新,使戏曲的时间空间关系得到了延展。作为中国首个“互联网+戏曲”移动平台,让看似弱势的戏曲引爆了互联网。上线不到3个月,“戏缘”已在全国建立122个推广站,覆盖10多个戏曲大省,吸引粉丝近300万,戏曲视频点击量破400万,获得战略投资3000万元,用数据刷新着中国戏曲的网络神话。
当时统计已有42位戏曲艺术家在“戏缘”录制教唱戏曲视频,而戏迷上传的个人视频更是数以万计。2018年3月,河南豫剧院与“戏缘”承办了“中国豫剧进京展演月”,连续为首都观众演出23场豫剧大戏,创造了又一项“互联网+戏曲”的成功案例。(报摘同上)
在山西传统戏曲保护的经验中,通过网络平台擂台,进行招收徒弟、网络教学等“互联网+”形式也给戏曲的传承保护工作增添了一笔靓丽色彩。传统戏曲除了在剧院、戏台、草台上唱响,也可以时刻根据我们的需求在耳边响起,在眼前看到,在数字化里留存。
三、如何用“互联网+”的形式推广和传承非遗项目
大数据技术在近几年内克服了先前海量存储和检索的困难后,迅速发展了起来,从国防到民间,从卫星数据到“阿里巴巴”的网购平台都自如地使用大数据来分析各种数据,用分析软件为支持做了大量的调查和比对工作。而对服务对象的精准分析则有利于工作更精准地定位。
如何把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非遗项目的保护中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定位受众。
通过大量实地调查问卷或者是从长期喜欢此项目的人群、有可能感兴趣的人群中进行数据库的建立,数据越大分析的精准度就越高。从海量数据中调查出受众群体的年龄分布、地域分布、受教育程度、收入范围等得出初步的结论,可以从数据中了解到非遗项目主要面向哪些人群,有的放矢。
(二)对非遗项目“互联网+”的接受形式的定位。
通过接受形式的信息汇总,获得喜欢看现场,喜欢看高清视频、喜欢看图片、喜欢看文字等等人群数据,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推广形式的确定。
(三)APP的推出。
个人建议是可以多个非遗项目统一由一个APP发布,这样一是集中了各种受众,二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三是平台可以统一化开发和推广,节约成本,方便管理。
对APP的推广,一是要在各大平台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已知的沟通平台,比如手机短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宣传,三是APP平台必须简明、清晰,方便各种年龄段和学历的受众简单明了的进入。四是一定要有良好地沟通渠道,让受众更方便快捷地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
(四)在传承方面,网络推广必须推出学习课程。
这种传承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门派限制、时间限制,使更多想学习的受众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来,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
(五)良好的团队建设。
非遗保护传承团队建设工作不是追求短期效应,在平台搭建完成后,如何维护、发展都是问题所在。一个优良的团队,不止打得了江山,也要守得住江山。
(六)投资是长期的。
对非遗项目传承的推广,更多是政府的责任,因此这种投资是长期持续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更多展示出公益性的一面。当然我们也鼓励社会和企业的资助,造福人类的事情,人人有责。
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非遗的丰富多彩,全球化的视角下需要网络振兴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对于非遗,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正确看待目前单一、趋同的艺术形式。“互联网+”配合社会意识形态,不是为单一的政治任务服务。社会是多元的发展形势,网络生态与多元的文化生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普及宣传推广,使艺术活动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性,在时间空间上、思想上更具有延展性。“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学会既能以宽容的心态看待遗产,更能以当代的眼光,站在时代的高度将遗产所具有多方价值充分发掘出来。”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的网络生态体系是多样性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新时期获得新发展的根基与重要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文化是软实力,创新是驱动力。“互联网+”的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为社会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构建了新的网络生态体系。
“互联网+”与非遗的有机结合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抓住机遇,把非遗的传承做出新方式,让更多地人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传承非遗!
参考资料:
[1]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3][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4、25页。
[5]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第25页。
[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