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滚动预算如何在实践中落地
2019-06-11冯艳萍
冯艳萍
摘要:滚动预算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践中应用但成功的并不多,另教科书上滚动预算方法理论性太强,在实践中不易理解可行性差,本文通过笔者多年在来自西方现代企业的成熟环境中参与预算管理、滚动预测的经验和思考,试论一下滚动预算如何在实践中落地。
关键词:预算管理;年度预算;滚动预测
一、滚动预算及相关概念
(1)滚动预算。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是预算编制方法之一。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逐期向后手纂卖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在一个既定的时间跨度。其优点在于保持预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以动态的观点规划企业的未来;其缺点主要有:一是,由于滚动预算固有的特点(即预算期与会计年度的脱离),造成滚动预算与年度预算两者预期产生偏差,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被削弱;二是,因为受预算期限制,容易造成石业管理者的决策赘爬卜受局限,导致短现行为凸显;三是,开展滚动预算要求企业有一定的管理及信息化基础,但现实中很多企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造成滚动预算的实施性价比不理想,难以落地。
(2)计划、年度预算与滚动预测。企业基于战略产生目标,然后出现服务于目标的计划,计划一般由业务计划和财务计划构成,后者直白点说就是预算。预算是计划的量化和细化,一般用数字、金额表述;如果说计划侧重语文逻辑和文字表达,那么预算则是侧重数字、数学逻辑及财务报表逻辑。实务中,典型的预算实践就是以年为周期的年度预算(西方称:Budget)。预测是在经济事项开展一段时间后对结果的预估,与预算在一项经济业务开展之前就要做出相比,它一般在经济业务开展一段时间后做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动态性。
(3)预算借理体系和滚动预测管理体系。根据笔者的认识,西方企业里应用较广、比较减烹‘的预算咤窦理模式是:首先建立目標与市场导向的怪起淳管理体系”,作为管理引没有效地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另外,延伸建立“滚动预测管理体系,(滚动预算),实时指导日常经营活动,对前者进行有效补充。
二、国内企业开展预算管理、滚动预算的一些问题和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经济社会的日渐融合,以年度预算为核心的传统预算管理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但实务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较典型的有:
(1)预算管理容易流于形式:由于石匕业内部对预算的认知各有偏差,且因预算有绩效评估、激励约束的作用门直接挂钩部门经济利益,往往使有些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参与态度被动,应付了事,并产生部门博弈,以至理达不到预期管理目的。
(2)对日常经营的指导作用有限:企业运营面临着外部、内部环境变化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年度预算难以做到具体、细致和准确,既对有效实施年度目标帮助不大,也对日常经营的指导作用有限。而滚动预算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一在技术层面对控制标准提供了调整可能;二参与者做预算时心理会相对轻松,减低人为因素干扰,减少部门博弈;三其编制周期短、响应快,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根据笔者的观察,国内企业中有外资背景(含港资、台资)的企业应用滚动预算相对普遍,他们较广泛的做法是: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补充建立滚动预测体系。一些大型的国企、民企也逐步引入建立滚动预算,实务中很多只是做业务预测的滚动,侧重于落实年度预算目标,指导日常经营的作用未发挥很大;而中小型企业应用滚动预算的不算很多。
三、滚动预算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落地
笔者认为滚动预算要在实践工作中有效落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并关注如下几方面:
(1)提引全员对预算管理的理解和认知,打好应用基础
预算管理是企业围绕预算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与调整)、预算考核等多方面。
(2)年度预算与滚动预算分清定位、相辅相成
“预算掌控未来”,年度预算以年度为周期,它应定位于对年度目标的确定并细化分解,落实到责任主体;而“预测洞察未来”,滚动预算应定位于对分解目标的实施,作为年度预算的有效辅助和补充,提高企业在经营中的应变性。
(3)业务预测与滚动预算编制工作尽可能融合
业务预测通常是预算编制的起点,对前线信息的精确预测有助于做好年度预算及滚动预算,考虑到前面提及企业内部对预算的认知不一致、工作量大造成无法落地,实务中应注意安排业务预测与滚动预算尽可能融合,减少工作量和沟通成本,提高实施性价比。
(4)对业务预测和财务预算的预算期进行优化。可针对预算期进行优化,比如业务预测按照固定的周期滚动,要求业务部门连续地提供最新的预测信息;而财务部门整合时则按‘与年度预算期相同”的规则形成最后的滚动预算结果。
(5)以季度为间隔的三段式近细远粗的滚动预测模式值得参考。滚动预测由“历史(实际数)+后续期(预测)”所组成,大多数石业按月滚动。笔者建议可对后续期的预测进币韶田分,以三个月为间隔,根据近详远略原则形成种“三段式”的滚动数据,即“已发生实际数+后三个月精确预测+剩余月份粗略预测”;这样的话,通过对实际数据的收集可对业务进行动态反映和预警;而对后期有所分别,符合客观实际并能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最后它契合经营中常用的核算、评估考核的频度,除指导日常业务外可更利于控制的执行,是一种值得参考的落地模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0-201号一预算管理相关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Z]2016-12-14
[2]国际财务管理协会中国总部.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2007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14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