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6-11谭之雨
谭之雨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三大类审计之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下企业间的角逐越发激烈,其重要性愈发得到体现。但是,大部分企业并不能从根本上开展对内部审计的有效认知,使内审机构的存在有名无实,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现阶段中国的内审制度也并不完备,并且缺乏相应的对企业内审工作进行监管的外部力量,故不能使其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本文首先以内审的定义与职能的相关研究为出发点,着重分析当前企业内审工作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改善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对策
一、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其内在需求日益明显,内部审计应运而生,其对企业的一些行为有着约束能力,目前已然成为企业内部机构不可或缺的部分,起到防范经营风险、严正财政纪律、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任何轨制的形成都需要在长时间的磨合下不断完备,鉴于我国内审的起步相对较晚,有关轨制并不健全,运用于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无法真正客观的呈现内部审计的效用,因此,研究此课题不只是健全将内审应用于企业的理论制度,同时又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文献综述
蔡春、唐滔智认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内部审计能促进和保障受托责任的全面履行、增加公司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李时坤认为,价值增值型审计主要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在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评价、控制和服务三大功能。
张庆龙认为为了提高审计的质量,内部审计需要管理,它是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为企业增值的保障。他认为,质量管理的核心是监督。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不同,内部审计属于事后审计,着重强调监督的职能,但是由于不可控因素较多,内部制度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内部审计的效率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我国各大中小企业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还不高,觉得内部审计就是普通的职能部门,用他们的话说内部审计就是 “查错纠错”,就是抓他们的错误,直接把自己放在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对立面,以至于不密切配合审计工作,甚至还造成阻碍。
(2)人员结构单一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自身人力资源管理不善,也是阻碍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审计需要的专业知识主要是会计知识,因此人员大多从财务部调出,之后又因为内部审计部门长期专门从事财务收支审计业务,这种会计色彩就保留下来并强化,因而人员结构单一。
(3)沟通不充分与作用范围受限
我国企业开始开展内部审计时,往往企业家对内部审计只有一个粗浅的认识,甚至只是为了从组织上模仿先进企业。這种高级管理层认识上的不足,造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经常受到限制,包括资源上的限制和信息上的限制。
四、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审计职能与内部审计作用的不明确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服务于国家审计。在指导思想上,内部审计偏重于“监督”,属“监督导向型”的内部审计。这种职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内审机构与被监督者处于同一利益主体中,其独立性大打折扣;其次其权威性也较弱,显得软弱无力。
(2)内部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低
内部审计人员能否完成其使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知识、技能和审计判断水平,是否熟悉企业经济活动,是否了解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的投资、融资规则和惯例,是否具有与他人沟通的技巧等。但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学历偏低,而且知识更新较慢,基本技能不足,不能较快地适应内部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
五、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1)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
在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上,应当有以下几点做法:加大对现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其次要不断为审计团队注入新生力量。最后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人员专业化角度分析,企业应当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加具有洞悉全局性,熟悉企业运营状况并且具有良好的财务知识的专业人员。
(2)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氛围的营造要依靠于企业所有员工对其的认可态度,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基层员工认为内部控制工作是企业领导的事情,是高层之间的事,与自身毫无关系,这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整体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工作是针对企业发展的所有方面,风险无处不在,只有每个员工都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担负起防范风险的责任,使员工树立“大内控”的想法,使内部控制工作真正渗透到实际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渗透到每个员工身上,共同营造内部审计氛围,才能更好的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蔡春,唐滔智.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研究的概念框架[J]审计研究,2006(04):67-72
[2]李时坤.内部审计的新纪元:价值增值型审计[J]会计研究,2011(04):56-58
[3]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