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2019-06-11姬琳

财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决策高校管理管理会计

姬琳

摘 要:高校财务管理既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着高校的运转。高校应当努力完善和优化财务制度,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管理会计就是将会计与财务相结合,形成的能够有效发挥管理和财务两方面功能的学科。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教育成本,使高校的财务管理更为规范化。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高校管理;科学决策

管理会计的实施与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绩效管理工作,同时也促使财务管理重心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逐步转向现实之需的“管理型”会计,实现资源的有效调动和利用。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探讨

(1)积极发挥价值创造功能

一是降低管理成本,高校可与银行建立合作,委托银行进行工资发放等业务,将财务管理系统的升级费用和风险转嫁给银行,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贷款的优惠政策。以1亿元的贷款为例,高校每年可节约200万左右的财务费用,这些费用可用于教学设备的引入等其他环节。二是实现资产增值,通过理财、校企合作、科研等方式实现资金流动和增值,使“价值创造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彻底。三是发挥价值创造的主导作用,在高校的基础建设、成本核算等工作中,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选取最优的配置方案,从而以较低成本获得更好的服务。

(2)在预算的控制和管理中的应用

预算需要以实际发展和经济实力为依据,结合内部学科建设、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等经费来综合确定,确保年度预算的编制坚持统筹规划,不盲目扩大预算金额。高校所采购的设备和设施也应按照相关标准,确保质量达标、价格合理,从而保证资金利用的有效性。此外,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在预算时留出一部分备用资金,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影响。

(3)“本量利”分析的重要作用

本量利(CVP)可拆分为成本、数量和利润,其分析指的是三者的相互关系分析。以成本性态为依据,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个因素。CVP最初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中,根据企业生产成本、数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式进行科学分析,探求其发展规律,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高校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其财务核算也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但由于涉及到财政投入和收费模式,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本量利分析十分有意义。在是否扩大招生规模的决策中,新的固定成本不断增加,而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教育成本?利用本量利分析可以计算出学校保本招生人数的盈亏临界点,只要扩大招生能弥补部分固定成本,则扩大招生就是可行的。

“本量利”分析在招生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在两方面:

1.分析成本性态,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于高校而言,无论招生人数的多少,有一部分支出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固定资产折旧、人员工资等,这部分成本称为固定总成本,用FC表示。但另外一部分诸如水电费用、实验室耗材等成本却根据学生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这部分成本成为变动成本,表示为VC。

2.保本招生数计算方法

一是设定基础值:设保本招生数为N,现有在校生数为N1,当年拟招生数为N2。二是设定生均拨款和收入值:财政拨款值为C1,住宿和学费收入为C2。三是设定学校自筹资金为M。

当年学校保本招生数计算方法为:

(N1+N2)×(C1+C2)+M=FC+VC×(N1+N2)

N1(C1+C2)+N2(C1+C2)+M-FC-VC×N1-VC×N2 =0

N2(C1+C2)-VC×N2 =FC+VC×N1-N1(C1+C2)-M

N2=[FC+VC×N1-N1(C1+C2)-M]/(C1+C2-VC)

当年学校结余情况为:结余=(N1+N2)×(C1+C2)+M-FC-VC×(N1+N2)。

二、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具体方法

(1)增强管理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高校管理会计意识的缺失,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者对财务工作重视度不足,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因此要注重更新管理者的观念,切实改变以往墨守成规的财务管理僵化模式,引入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式,注重管理会计的实施。只有首先转变思想,才能使管理会计真正落地生花,发挥其积极作用。

(2)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财务部门可以从管理会计的体制入手,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能和责任。一方面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标准统一,根据会计准则,设置不同的会计项目,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整合。另一方面通过创新管理方法,加强二者的沟通和联系,通过优化管理模型,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日常的决策等工作中实现进一步融合发展。

(3)注重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我国从事财务核算工作的财务人员数量较多,但管理會计人才较少,对于高校而言,管理会计人才的缺失势必影响到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工作也在不断进步,这对人员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专业培训,打造出精良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提高传统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管理型人才的发展,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结束语

目前高校财务部门普遍存在“轻管理、重核算”的问题,向管理会计转型任重而道远。高校财务管理迫切需要重新定位、转变角色,需要做高校事业发展的参与者、谋划者和推动者。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养,从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建立起符合高校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体制,增强财务管理能力,使高校的财务管理能够成为高校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毛成银.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探讨[J],会计之友,2015,(16):20-23.

[2]董玮.探析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6,(9):257-259.

猜你喜欢

科学决策高校管理管理会计
关于对部门统计规范管理工作的思考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