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6-11黄东生
黄东生
[摘 要]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除了遵循教育规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外,还承担着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生理、心理机能的任务。对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中职学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46-01
一、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材基本参照普通高中的教材,并没有很好地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和结合中职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编写。既没有解决体育教学与技能教育如何相结合的问题,也没有充分考虑怎样引导学生培养从学校体育过渡到社会体育且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教学内容陈旧单调,很不符合当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二)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
当前基本上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单调、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课堂管理方式老套。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简单,仍然延续着“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结束考核”的老一套教学模式,而且无论教学过程还是具体的某个教学环节也都过度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要求学生整体划一、按部就班,很难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评价和体育设备、设施投入的问题
当前无论中职体育教学评价制度或者评价体系都没有充分考虑中职阶段教育是专业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后阶段的特殊性,基本上仍然沿用普通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方式。考评依据主要是理论知识考评、运动技能考评及上课的出勤率等相结合。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从而让部分学生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虽然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体育设备的投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但配套体育设施和器材还是存在结构性欠缺,更谈不上配备专门体育设施和器材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需要。
二、解决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编著校本教材,根据不同专业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多样,条件不一,没有一种教材能够适应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编著校本教材,根据不同专业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教学内容。要在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后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根据专业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除了考虑把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项目设置与实践需要结合起来外,还要考虑适应学生终生体育的要求,突出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健康教育及有关体育文化知识教育。另外,也应考虑把时尚体育项目和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丰富中职体育教育课程内容。
(二)选择切合不同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和不断完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
比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合理制定选项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和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力争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以及基本的体育技能,为达到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首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从教学大纲要求出发,使教学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比如,教师在教授篮球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的时候开展小型的篮球比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可以去收集一些有关NBA或者CBA的比赛,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这些比赛并写出自己的观后感,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法,增加体育设备、设施和用于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
在传统体育教学考核中,体育期末考核成绩是衡量學生体育表现的唯一标准。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都存在巨大差异,所以要采用灵活的评价方法,因人而异。通过对学生的体育成绩采取横向及纵向的比较标准(即在教学考核中参考学生期初与期末的考核成绩),结合体育教师对其在课程和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为中职体育的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促进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育经费方面,要保证日常办公经费,教学、科研、训练经费,体育场地维修和体育器材经费以及体育教师福利待遇经费。
总而言之,当前中职体育教学的存在问题并不少,但只要广大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和总结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进行教学优化和教学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就能有效促进中职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锐.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7(33).
[2]张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11).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