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9-06-11谢丽苗曾丽智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育人

谢丽苗 曾丽智

[摘           要]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自2014年实施以来,广东省内首批现代学徒毕业生已于2016年6月毕业并进入合作企业直接就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自实施以来,已培养了三届毕业生,为社会、企业输送了许多理论与技能“双强”、无需实习期的优质人才。但同时,自试点现代学徒制以来,各高职院校也相继遇到不少难题,需要探讨解决,以便让现代学徒制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通过查阅文献、访谈、问卷等方式,整理了现代学徒制试点这几年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04-02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产业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必将影响到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1]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每年培养出大量各种专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届毕业生;另一方面,却有许多企业反映很难找到适合自身企业文化、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2]在这种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3]自实施以来,已有三届“学徒”生顺利毕业并进入合作企业就业,在试点这几年中,各高职院校均是“摸着石头过河”,许多问题逐渐出现,我们需要总结经验,让现代学徒制能够长久发展,更好地为企业输送满意的人才。

一、政府层面

(一)问题:缺乏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

目前,我国关于现代学徒制仅在校企合作、工學结合的政策性文件中出现,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管理和监督机构。[4]首先,国家或地方上的法律法规不能满足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需要,一些关键的法律关系还没有“捋清”,如学生的法律身份等问题,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5]其次,在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企业承担了学徒的学习津贴、师傅带教的津贴、学习场地和学习耗材的费用、学徒食宿的费用等各方面的支出,而政府没有相应的政策去扶持或激励,使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热情不高,从而形成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

(二)对策: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保障机制

政策法规的强力推动及资金支持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6]政府通过出台诸如《校企合作促进法》《职业教育法实施细则》《学徒制培训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学徒制培训的法律地位,明确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各方的权、责、利,为试行和逐步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法律依据与保障。[7]政府可适当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如对企业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企业,提高企业参与度。

二、社会层面

(一)问题:家长及公众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普通高等教育在人们心中占据主导地位,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成绩不理想考生的选择。[8]而现代学徒制又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办学模式,家长及公众对其认识不足,甚至网络上相关的信息也不多,学生及家长关于学习模式、管理模式、毕业文凭、劳动合同等没能获得足够的信息和解答,使许多学生在是否报读学徒班犹豫不决,或者进入企业后热情不高。“学徒”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是古代最早的教学方法,人们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有偏差,[9]有些人将其等同于传统学徒制,认为“学徒”没有理论,社会地位低,或认为入学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重技能轻理论,因而失去信心。现代学徒制学生入学前即与相应合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毕业后到相应企业就业,许多家长对劳动合同的认识不足,担心合同到期后孩子能否自主择业。

(二)对策:加大信息透明度,宣传相关政策,正确认识“学徒”的身份

各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可到各高中或中职学校做相应的专题宣讲会,让学生及家长明白现代学徒制是怎样的一种育人模式,解答学生及家长的疑惑。政府、高校、企业可在网络上普及更多现代学徒制的知识,让其他有需要的人一上网就能找到相关的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在社会群体中,普及现代学徒的正确观念,让更多人能正确认识“学徒”的身份。

三、企业层面

(一)问题:积极性不高,没有足够相应的岗位和带教师傅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之一是“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学生“入学即入企”,在企业中进行2~3年的知识、技能、素养的学习,[10]这段时间里,学生的食宿、实习津贴、师傅津贴等均由企业承担,另外还要提供课室、教学设备等学习场地供学生上理论课。一方面,企业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承担了育人的成本;另一方面,学生培养质量无法保证一定符合企业需求,这关系到不同的学生其能力、素质、性格等方面不可控因素,如毕业后不能留下来继续为企业服务,企业则认为自己所耗费的各方面成本没有收到相应的回报,故而失去热情。

(二)对策:政府共同承担“学徒”培养经费,给予合作企业荣誉

(1)在合作企业培养学生的这2~3年时间中,政府给予财政上的支持,与企业按比例分担育人费用,从经济上减少或激励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2)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长远的人才战略规划。学生毕业后即使不留在自己企业工作,也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企业应该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3)政府可联合行业协会,对参与现代学徒制合作办学的企业,颁发荣誉证书或牌匾,肯定企业在合作育人方面的贡献,给予企业荣誉。

四、学校层面

(一)问题:相应的教学改革、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管理方法不够成熟

现代学徒制是近几年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各试点学校均处于探索阶段,关于“学徒”的培养方法,更多是参照以往普通高职学生的实施方案,或在此基础上删除部分科目、缩减学时等,与实际现代学徒制内涵不符。另外,企业在合作中各种原因导致积极性不高,使制订的课程标准、考核标准流于形式,没能真正实现初衷。

(二)对策: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总体方案

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培养”原则,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共同研究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岗位能力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及相应实施方案。[11]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更新,使其更适应社会经济、行业的发展,使培养的学生更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提高企业用人的满意度。

五、学生层面

(一)问题:对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界定不清晰

现代学徒制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12]学生在被正式录取前必须与合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入学后到企业跟岗学习,既是企业的员工,同时也是学校的学生,既要参与企业的劳动,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实习或回学校上理论课。许多学生对这种双重身份的界定不清晰,甚至导致误解,以为学校将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卖”给企业。[13]

(二)对策:从政策上明确“学徒”的法律身份,在入学前向学生说明“学徒”的权利与义务

政府应在政策上对“学徒”的法律身份、津贴等给予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探索中,学徒与企业签订了类似劳动合同的三方协议,在岗学习期间享受正式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其双重身份和国际界定的学徒双重身份的惯例不完全相符,急需相关部门和专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现代学徒制学徒的双重身份进行实事求是的界定。[14]另外,在学生被拟录取之前,学校集中向学生说明学徒、学生身份的界定,使学生明确合作办学的模式、学徒的权利和义务,与能接受并履行承诺的学生签署知情同意书、三方协议后再正式录取。

我国现代学徒制构建这一命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现代学徒制的构建还需要许多重要的基础条件,而这些条件在目前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15]它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6]

参考文献:

[1]茹利.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高职测绘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0):3.

[2]赵岩荆.现代学徒制应用于我国职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學论坛,2015,12(50).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9/05/content_2745818.htm

[4]徐丽,张敏.从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变迁看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5(11):9-12.

[5]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3):74-76.

[6]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研讨会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5-9.

[7]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带徒工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55-57.

[8]于松,张书贵.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5(35):19.

[9]孟子媛.关于现代学徒制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6(2):85-87.

[10]胡丽琴,左新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隐存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7):50-52.

[11]陈建国.引进英国现代学徒制服务新型专业镇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13-14.

[12]李传伟,董先,徐桂洪.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电大学报,2016(1):55-59.

[13]潘晓梅.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7(13):92-93.

[14]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15]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1):30-38,117.

[16]李军,韩立新.现代学徒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1):13-16.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今日菜色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