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期性安排训练理论下准备时期高中足球训练安排特征研究

2019-06-11黄秀梅江福达蓝彬彬马志敏王前进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园足球

黄秀梅 江福达 蓝彬彬 马志敏 王前进

摘  要:为探索中学校园足球训练安排的科学性,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当前校园足球业余训练过程中的准备期训练安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准备期分为“一般准备阶段”和“专门准备阶段”,两个阶段在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负荷变化和形式上存在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或变化是符合足球竞技能力发展规律的,足球训练应根据所处阶段不同合理安排训练。

关键词:校园足球  周期训练理论  准备期训练安排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a)-0047-04

校园足球赛事的年度性特点给足球训练提供了周期性安排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其中,周期性安排过程中的准备时期对提高学生一般足球运动能力和专项竞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安排准备时期训练的内容和量度,是校园足球教练员急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本文通过对高中校园足球训练准备时期训练安排的探讨,旨在为这些一线足球教师在足球训练时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作用。

1  高中足球训练周期安排的时期划分

田麦久等认为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经历了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与训练过程相对应的时期就是训练、比赛和恢复时期[1](表1)。

以年度为单位的大周期训练安排由于其时间长、系统性高,利于教练员系统全面的安排训练内容,逐步提高学生运动员的各项竞技能力,对于最终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是有益的。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均以年度大周期训练安排为前提。

本文中对高中足球业余训练大周期的阶段划分使用了周期训练理论,将其划分为准备时期、比赛时期和恢复时期。由于准备时期既关注于提高学生足球一般运动能力,同时也重视专项竞技能力的发展,此阶段训练的重要性毋庸直言,同时也造成训练安排上相对较为复杂。对此阶段足球训练的合理有效安排是每个一线校园足球教练员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本研究重点探讨的内容。

2  高中足球训练中准备时期的时间分配和任务

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目前由校园足球主管部门组织的重要高中足球赛事基本上为一年一次,并大多安排在下半学期举行。因此,本文将年度大周期训练的起止时间定为上学期的3月至下学期的10月,共计7个月,即以28周为例进行研究。

2.1 准备时期的时间分配

由于高中阶段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担负着继续提高学生足球运动能力的重任,同时为了兼顾比赛的需要,此时期的训练内容涵盖范围较广,需要安排较长训练时间,以16周左右为宜。同时,为了更好完成准备时期的训练任务,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训练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一般准备阶段”,大约为12周左右;第二阶段可称为“专门准备阶段”,大约为4周左右。

2.2 准备时期的训练任务

准备时期的训练任务可分为两个。

一是提高学生运动员的一般足球运动水平。体现于发展一般运动素质,提高机体机能,改进技术环节,增强个人和小组基本战术能力,可在“一般准备阶段”予以训练安排。

二是促进基础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负荷等向正式比赛需要的层次过渡,达成培养、促进学生运动员足球竞技状态形成的任务,可在“专门准备阶段”予以训练安排。

3  准备时期训练安排特征分析

3.1 准备时期训练内容安排特征

3.1.1 “一般准备阶段”训练内容安排特征

(1)运动素质训练安排特征。

安排運动素质训练时要掌握一定技巧和遵循特定规律。首先,要掌握每种运动素质恢复的时间间隔规律。一般来说,运动素质的恢复需要24~72h,不同运动素质训练后的恢复时间不同。灵敏协调素质和速度素质24h就可以安全恢复,力量素质大约需要48h,耐力素质需要48~72h,而对于柔韧素质则要少的多,几乎可以每天都可以安排训练。其次,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来恢复的运动素质可以进行拆解,间隔安排不同部位的素质练习。例如力量素质,就可以拆分为上、下肢力量和核心区力量,将三种部位的力量进行隔开练习,如表2。最后,不同素质的安排应有先后顺序。对于速度和灵敏协调等需要高兴奋性、体力充沛的训练应放在上午或者所有练习的前面安排;而对于一般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来说需要队员克服一定的身体疲劳,应安排在下午和训练的后半段。

(2)技、战术训练安排特征。

在此阶段,对于技、战术的训练安排以单个技术和1、2、3人间的战术为主,以全面提高学生运动员的单个或两个简单组合技术运用熟练度和小组基本战术配合的意识、默契为主要目标。

如表3所示,在训练内容安排上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在技术训练安排上多以无对抗或少对抗下的单个技术或两个组合技术为主,涵盖传球、停球、运球以及射门等足球基本技术动作;在战术练习安排上以个人和小组基本战术配合为主。其次,在练习难度上逐步提高。由原地开始过渡到运动中完成技术动作组合;由两人间的战术配合过渡到3人间的战术。最后,训练采用了两段式训练模式,即上半周的训练内容与下半周的训练内容基本相似,但训练要求和负荷提高。这也是表3仅列出上半周训练内容安排的原因。

3.1.2 “专门准备阶段”训练内容安排特征

(1)运动素质训练安排特征。

此阶段运动素质训练主要目标是使队员具备一定加速跑能力、间歇跑能力和速度耐力。以有球或无球的速度、变速跑练习和结合技战术的速度及速度耐力练习为主,重点发展启动、跳跃、射门的专项力量训练,同时增强灵敏和协调能力练习[2]。

从表4来看,“专门准备阶段”的运动素质訓练显示出明显的专项性特征,更多采用符合足球比赛特征的有球无球身体活动作为素质练习手段。这样安排的好处就是训练得到的运动素质是比赛中真正需要的。同样,在此阶段运动素质训练安排上也同样要遵循运动规律,要按照不同运动素质的不同恢复时间进行间隔安排。

(2)技战术训练安排特征。

如表5所示,此阶段是为了培养正式比赛需要的竞技能力,技术训练内容具有显著的特点:①注重组合技术的实战应用训练;②加强了不同技术组合形式的射门和位置技术训练;③重视技术运用的对抗环境。战术训练内容安排同样特征鲜明:①重视多人间的传切配合进攻能力和多人协同防守能力的训练;②重视区域攻防和转移攻防能力的训练;③重视整体战术打法的训练。同时,此阶段也基本采用“两段式”训练模式。

3.2 准备时期训练负荷特征

3.2.1“一般准备阶段”训练负荷特征

“一般准备阶段”由大约12个训练周组成,它的整体负荷变化特征是由每个周的最大负荷而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将每个训练周的最大负荷看成一个点然后连成线,这条线的变化趋势就是阶段整体的负荷变化特征。

“一般准备阶段”的总体训练负荷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训练的推移,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在不断增大;负荷量一直高于负荷强度,表现出高量低强度的特征。在此阶段,首先要选择增加负荷量来增加整体的负荷。训练中明显增加技、战术练习的次数和时间,逐步提高技战术练习的质量要求。这样的安排符合运动技战术发展规律:通过增加练习数量、时间,可以促进技术动作掌握更快更精确,战术配合更加熟练;通过缓慢提高质量要求,有利于技战术运用更加精细化,为后期的专项化训练奠定基础。

训练周是更为具体的训练时间单位,周整体负荷变化则由每天训练负荷表现出来。足球训练时,一般采用一周双高峰安排,也就是一周内安排两天大负荷训练。这样的负荷模式与两段式训练安排相对应。第一次大训练负荷出现在周二或者周三,接下来的一天减小负荷积极性恢复,然后再逐渐增大负荷,第二次训练负荷高峰出现在周五或周六,周日安排休息。这样的安排既有助于学生运动员得到足够的训练,同时能够兼顾恢复,避免疲劳训练。

3.2.2“专门准备阶段”负荷特征

在“专门准备阶段”总体负荷显著增大。负荷增大主要来源于负荷强度的显著增强以及负荷量下降较小,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种安排有其优点:(1)负荷强度增大有利于发展比赛需要的技战术能力;(2)保持较高的负荷量有利于运动员尽快掌握技术组合和各种战术运用熟练度。在此阶段,对于教练员来说:(1)提高技战术练习完成的质量要求,强调在对抗条件下完成技战术练习;(2)保持较高技战术练习练习次数、密度。

“专门准备阶段”的周内负荷变化规律与整个阶段变化特征基本相一致:提高负荷强度,保持较高的负荷量,从而使负荷提高。其技战术训练要求也与整个阶段训练要求相同:(1)提高技战术练习完成的质量要求,强调在对抗条件下完成技战术练习;(2)保持较高技战术练习练习次数、密度。

3.3 准备时期训练方法特征

3.3.1“一般准备阶段”训练方法特征

此阶段重在提高学生运动员一般训练水平,改进技术环节,提高个人战术能力。因此,在发展运动素质是多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前者主要用于发展一般耐力素质;后者主要用于发展一般速度素质、灵敏协调素质、一般力量素质等。

技、战术训练时多采用分解法。通过将技术和战术各环节逐步练习,能够使练习者更好的理解技战术每个环节及之间的联系,对增强技战术的理解,提高运用精确性有很好的作用。

3.3.2 “专门准备阶段”训练方法特征

此阶段强调“实战性”体能和对抗条件下的完整技战术完成质量。因此,在体能训练中多采用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前者主要运用于速度素质、爆发力等素质训练,如快速运球跑、运球射门等;持续训练法则多运用于速度耐力、力量耐力的训练,如半场20min连续传抢练习;间歇训练法多和持续训练法同时使用,如1/4场地15min连续传抢练习,练习3组,间隔3min。

4 结论

(1)大周期训练安排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校园足球训练对提高学生足球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的需求。足球教练员应多采用大周期训练模式安排高中校园足球训练计划。

(2)周期性安排训练模式中的准备时期可分为“一般准备阶段”和“专门准备阶段”,前者能全面提高学生足球一般运动能力,后者则能迅速提高学生足球专项竞技能力和参赛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教练员应合理安排两个阶段训练,不能只取其一。

(3)在体能训练安排上,前者重视一般运动素质的发展,后者重视专项运动素质、实战体能的提高,以结合球的对抗性练习为主要训练手段;在技战术训练安排上,前者多运用分解法对简单组合技术或个人战术进训练,重视2~3人的基本小组战术配合能力的提高;后者则主要运用完整训练法对复杂技术组合和多人战术进行训练,强调对抗条件下完成技战术的质量,着重提高实战条件下的区域和整体战术能力;在负荷安排上,前者整个阶段负荷逐渐加大,主要表现为负荷量的提高,负荷强度小幅增加,在周内采用双高峰安排形式,负荷特征类似整体阶段安排形式;后者在整个阶段负荷增幅加大,主要表现为负荷强度的迅速提升,负荷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周内同样采用双高峰安排形式。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刘丹,赵刚.青少年足球训练纲要与教法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中国足协.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

[5] (荷兰)Bert Van Lingen,著.足球训练——荷兰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制定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6] 刘福紧.游泳训练周期划分方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13(2):67-70.

[7] 张宗伟.“训练周期”理论发展的思考[J].运动,2011(13):26-27.

[8] 李少丹.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训练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79-681.

猜你喜欢

校园足球
从校园足球开展走向足球文化浸润
初中体育中的“校园足球”发展探讨
英国青少年速度与灵敏训练方法介绍与启示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