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9-06-11董永祥
董永祥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怎样针对学生的职业岗位特点,以职业体能为导向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下主要结合职业体能特点,对高职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体能 高职院校 体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c)-0010-02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为教学目标,学生在毕业后要面临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强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全面培养,是新形势下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要点。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普遍单一枯燥,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加强对体育课程理论和内容改革,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模糊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基地,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进入一线从事生产经营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今后的工作是紧张而单调的,其所工作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也相对较差,有可能面对冷热空气的侵袭,也可能面对一些特殊的气味干扰。不仅如此,一线工作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求他们一方面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也要具备较高的体能素质。然而事与愿违,现阶段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没有体现对学生体能方面的培养,特别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与职业需求相脱节,不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学习的需求。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势必会给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也不利于高职院校教学效果的达成。
1.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体育课课堂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内容大多是传统的球类和田径等教学内容,而一些新兴的例如瑜伽和核心力量训练等课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目前,绝大多数岗位对于应聘的高职学生的体能素质要求较高,如果高职体育教学不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来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安排,将会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不高。不仅如此,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常用的教学方法局限于讲解和示范等,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竞争能力的提升。
2 新形势下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2.1 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构建
新形势下为了有效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构建具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建立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在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着重突出职业体能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搭建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体能教学模式结构。其次,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带领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进一步强化职业体能教育,实现学生体质的进一步提升。再次可以采用课内外一体化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对学生的职业体能培养作为本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最后,还应当加强体育课教材内容的创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加强实践探索,以职业体能为导向,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职业体能这一概念比较陌生,甚至有些同学从未接触过这一领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理论授课的方式着重讲述运动保健和运动训练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入的了解职业体能的概念,这对于今后开展的职业体能课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学习理论课程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锻炼的方法有所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体能训练,有效的避免了职业病的产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基础,从而为学生今后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有在旅行社当导游的,有在汽车维修领域进行维修工作的,也有进行软件开发工作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职业体能教学时,应当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可能从事导游工作的学生可以加强其徒步及慢跑的能力,而对于维修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强其手臂和手指力量等方面的练习,从而实现教学的针对性。
2.2 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在专业性和职业方面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全方位的考虑,既要考虑学生的需求,还要考虑专业的特点,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高职院校体育专项课的教师,可以在同一类专业的学生内部实现选课的自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坐姿操作型的职业类型的学生来说,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些能够灵活锻炼上肢和手指力量方面的課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学生的职业特点出发,实现针对性的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体能和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针对高职院校现有的专业岗位特点,学校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训练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对可能从事车工和模具工等职业的学生,可以在日常的训练活动中,以训练学生的走路左右脚交换跳和体操等方面的训练,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发展学生的肩带和躯干肌等,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和耐受力,使学生的上肢动作尽可能的具备一定的协调性。
对于将来可能从事电脑程序员以及操作员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当以跑步和跳绳以及体操器械的训练为主,当然也可以加一些俯卧后驱、篮球运球等动作的训练,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发展学生的腰背肌肉进动性的耐力,使学生的手指协调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将来可能从事汽车驾驶员等方面工作的学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哑铃练习和腹部腰部肌肉的练习,这样做可以发展学生的上肢和肩带静力性耐力,使学生的左右手能够协调运行。最后对于将来可能从事高空建筑工和清洗工的学生,可以通过爬山和跳跃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肘部练习,使学生能够习惯高空作业。以上是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进行的训练内容,但为了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调动,学生还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与未来就业的能力,选择一些瑜伽和球类等运动项目。例如工科类专业中的导游和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活动中,很有可能选择导游和市场营销有关的工作,因此学生就可以根据专业的需求,选择球类及田径等运动项目,使学生能够具备团队精神,不断提升腰腿部的力量,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学生健康体育意识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为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自学能力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展灵活的体育课教学形式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单项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通过组织各类俱乐部和协会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活动,这种做法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要将学生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同时,学校也应当充分意识,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应当从学校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校现有的设施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制度的进行训练。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与体育局联系的方式,举办相应的培训班,使学生在校外也可以开展体育课程学习,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将课内和课外结合在一起,使二者之间形成有效的衔接,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课内教学侧重于对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意识的培养,课外教学则在于满足学生的身体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可以说校外课程是校内体育课程的延伸与发展,与校内课程相比,校外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入理解。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于社会岗位工作强度和环境不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促进学生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加强结合职业岗位特点,加强课程改革进程,从而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教学,针对学生专业拓展体育课程项目。不断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岗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陶荣兵,孙素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以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研究为例[J].考试周刊,2013(58):120-121.
[2] 杨怡.以航空安保人员为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体能教学研究——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6):113,132-134.
[3] 王成科,張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汽车修理专业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3):41-43.
[4] 杨成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