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中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两张皮”问题的实践探索

2019-06-11刘国中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两张皮产教会计专业

刘国中

[摘 要] 中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导致中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两张皮”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不失为中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益探索。

[关 键 词] 中职会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50-02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呈现供需“两张皮”现象。一方面是供给侧的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需求侧的企业招聘不到能胜任会计工作岗位需求的实用专业人才。众所周知,中职会计专业是一个技能性很强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但如果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没有保障,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中职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所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就成为一句空话,人才培养目标当然也就难以实现。

不可否认,供需“两张皮”现象在中职乃至高职甚至本科院校的不少专业也同样存在,但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表现尤为突出。

那么,能否找到校企双方走出供需“两张皮”尴尬境地的办法呢?我们认为,只要弄清产生“两张皮”的根本原因,就能找到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供需呈现“两张皮”的成因

导致供需“两张皮”的根本原因就是前文已提及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教法是用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依此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T型账户。这种教学模式用于建构学生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当然可行,并无可非议。但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只学会了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T型账户,那离我们的培养目标就相距甚远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模式还一直存在呢?具体来讲,因素是多个方面的,有政策导向方面的,有办学条件方面的,也受会计岗位特殊性的影响。

(一)政策导向偏差

这里所谓政策导向的偏差,主要是指对口升学的目标导向,引导师生“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结果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两方面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并不重视岗位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某些省份多年来就提出把技能实操成绩纳入对口升学总成绩,但截止2018年,会计电算化这样技能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仍被排除在对口升学考试科目之外。试想,没有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会计电算化专业能称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吗?然而,现实情况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就有不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呈现出的学习情境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背会计理论知识,而不曾到实训室做过账务实操训练。说到底,在有些地方,部分以对口升学为目标的中职学校办学模式与普通高中并无实质区别,所不同的只是课程的开设,中职学校增设了专业课程,但专业课仍然实行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二)师资力量薄弱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大学毕业直接走上中职讲台,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大学期间也没参加过企业会计实践。这样的会计教师,怎会知道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教师搞不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所以也就只能教给学生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没有理实一体的“双师型”专业课教师,肯定培养不出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的实用会计人才。

有的学校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建立了专业实训基地,但由于实训师资力量薄弱,实训基地长期闲置。

(三)会计工作特殊

会计岗位是企业的关键管理岗位之一,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要求都很高。但是反过来,很多企业又不愿意或没能力与学校合作培养会计人才,因为会计岗位又与车间普工不同,岗位设置极其有限,多数中小微企业也就两到五个会计岗位,有的企业甚至只配备一名出纳人员,会计岗位委托记账公司代理,所以限于岗位太少,这些中小微企业确实不适合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大量实习实训岗位。大型企业会计岗位相对多些,但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也有所压缩,即便不考虑其岗位压缩的因素,大型企业也很难接受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

同时,企业会计信息资料往往还涉及商业秘密,这一点也是许多企业不愿意接纳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会计工作规范性强、技术要求高,实习生做账的水平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所以,单独少数企业很难接纳众多的会计专业实习生。

一言以蔽之,教与产脱节、校与企脱钩,就是中职会计专业供需“两张皮”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解决专业人才供需“两张皮”问题的根本措施

早在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8〕19号)就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十九大”报告又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意见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2月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为促进、规范、保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

可见,如何解决供需“两张皮”这一难题,党和国家在顶层制度设计中已明确了具体措施,那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三、我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基本做法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以及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在职业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学校都在结合当地和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探索。

我校从建校至今,四十余年来,会计专业一直是我们的拳头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尽管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勇于探索,并一直积极前行,力争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实用人才。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我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较好,学生对口就业率在当地乃至全省都是比较高的。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适应能力强,进入角色快,在企业的认可度比较高,社会评价较好,许多毕业生都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

当然,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成功的教学模式。近年来,我校会计专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尝试,主要包括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强化技能实训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师资,聘请企业优秀会计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定期派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工商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建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VBSE仿真实训室、ERP沙盘实训室等。与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合作编写教材和开发教学资源。实行“双引制”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把企业引进学校,把真实的经济业务引入课堂教学。

四、会计专业工作室模式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培养也曾出现供需“两张皮”现象,专业发展一度遇到瓶颈。为此,学校及时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双引制”的课堂教学模式。

依托专业名师工作室,引入一家颇具规模的会计代理记账公司进驻校园,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优秀会计人员和会计业务资料,双方共建实训基地。该公司把它所代理的几百家各行业的小微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资料引进课堂,让学生在企业会计人员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真账实做。经济业务内容并不局限于工业企业,还包括传统教学中不曾有的公司注册登记、银行开户、纳税申报等内容以及商贸、服务、施工等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多的一些行业的账务处理。

当然,我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也是在完成建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和会计基本业务流程的前提下,并先后完成了会计手工账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ERP沙盘实训、VBSE仿真实训等,最后进入工作室进行真账实做。到了真账实做环节,可以说学生上学即如同上班,他们在校期间就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中职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会出现供需“两张皮”的问题吗?

五、结语

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模式培养不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的会计实用人才,是导致中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两张皮”的根本原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更是办好中职会计专业的关键所在。做中教,做中学,对中职会计专业来说,应当是“在做真账中教,在做真账中学”,实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将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与学校课堂教学真正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5-2.

[2]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Z].2017-12-5.

[3]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Z].2018-2-5.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两张皮产教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从“两张皮现象”到“多元化治理”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防止“两张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