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导论课程创新设计研究

2019-06-11苏炜

职教通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摘   要:专业导论课程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基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新生的学情特征以及酒店導论课程的基础性、课程内容的概览性、授课方式应具备的趣味性,课程内容应包括职业认知模块、行业认知模块和专业学习认知模块。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教学时长的合理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教学资源的丰富化,从而实现专业导论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对酒店行业正确认知、做好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创新力提升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D/2016/03/75);2015年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资助项目“跨界与融合:互联网+时代的酒店行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TYETP20153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98)

作者简介:苏炜,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旅游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2-0040-06

专业导论课程是针对高等院校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关于专业学习的指导性入门课程。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一般沿用先基础课、再专业基础课、最后专业课的“三部曲”,很多学生入学一二年以后,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1]学科导论在国外高校开设较早,要求必须是教授甚至知名教授授课,由学科教授全权设计讲授专题和授课教案,上课自由度较高,旨在引导学生对所学学科与专业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在我国,某高校电子系从1991年起为大一学生开设了专业导论,介绍电气技术的事业性质、服务范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的主要工作等内容,[2]引领了国内院校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探索。

相对理工科专业而言,国内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导论课程,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相对滞后,在职业教育领域更是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始于1978年,随着酒店行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酒店职业人才培养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从目前通行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都未开设相关的专业导论课,或有一些院校将“酒店概论”或者“酒店管理概论”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而授课内容大多数是管理原理加酒店业务的拼盘。[3]还有一些高校将专业导论理解为“专业课”导论,授课内容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而大一新生还没有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对他们来说仿佛“空中楼阁”,学习起来无从下手,极易导致对专业课甚至对本专业的理解过于狭隘,这也偏离了开设专业导论课的初衷。[4]因此,探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创新设计,对实现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定位与作用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新生的学情分析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7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从生源来看,存在以下学情特征。

1.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由于目前社会对酒店服务业存在诸多偏见,因此,大多数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招生分数线较低,很多院校为了达成招生计划,甚至将酒店管理专业纳入提前自主招生序列。学生英语成绩普遍偏低,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差,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积极性方面都需要加以引导。

2.专业认知较为模糊。笔者曾就“你为什么选择酒店管理专业?”这一问题,对多届酒店管理专业新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有90 %以上的学生对于志愿选择比较盲目,他们对酒店行业的认识也几乎为零。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之前有过相关高星级酒店的入住经历,或者关注到影视剧中的酒店服务场景,从而判断酒店业比较有意思,而对于酒店行业从业中所需要面临的辛苦,没有任何认知和心理准备。

3.自我意识较强。随着“00后”进入校园,高职院校新生代群体普遍呈现自我意识强的特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较少顾忌别人的感受,更谈不上主动为他人服务的精神。而酒店作为服务业,最强调的就是主动观察客人的消费习惯和诉求,提供主动的服务以满足客人的需求。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新生代学生,更需要加强职业素养和服务精神的培养。

(二)专业导论课程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专业导论课程是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的一门过渡引导性的课程。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导论课程应作为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并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引导作用。

1.行业认知引导。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基础,如果不通过专业导论课让学生对行业有较为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学生进入酒店行业后就如盲人摸象,尽管能够通过专业核心课程掌握一定的服务技能,但是,缺乏对行业宏观发展态势的认识,也不具备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导入课程应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建立对行业的正确认知,从而形成职业优越感,坚定职业发展的信心。

2.职业素养引导。酒店作为一个窗口性的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具有较高要求。调研发现,有80%以上的酒店认为,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养是“仪容仪表”“职业礼仪”和“沟通技巧”等软技能,而并非现有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的摆台、铺床等硬技能。而这些软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刚入学时就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

3.专业学习引导。新生迈入大学后,从生理到心理都要经过一个过渡阶段。学生需要在专业学习初始阶段,掌握酒店管理专业学习的方法与内容、专业方向的选择与安排等。因此,酒店专业导入课程可以让学生从熟悉和正确理解基本的专业术语开始,认知专业、了解专业,掌握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而掌握专业学习的方法。

4.职业发展规划引导。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行业留用率低、行业人才流失率高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桎梏。除却行业起点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之外,从业人员对行业认知的偏差(从业人员不能从行业发展的高度审视行业的魅力和职业发展潜力)也是重要原因。酒店管理专业导入课程应在学生刚步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使“行业新鲜人”全面了解行业概况,明确职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以便于学生在校期间做好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思路与设计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导论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

基于专业导论课在专业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专业导论课在设计时应体现基础性、概览性和趣味性。

1.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如图1所示,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模块应该包括专业导论、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技术核心知识模块、专业选修知识模块以及毕业设计模块。[5]而专业导论课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该发挥专业的入门和引导功能,并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认知和概念基础,它区别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模块,是其他课程模塊的先导课程。

2.课程内容的概览性。作为专业导入课程,本课程应向学生展示整个专业学习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类别和教学实践安排、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对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专业学习方式等。[6]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明确性。

3.授课模式的趣味性。作为一门认知性的课程,酒店导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量大而庞杂,且知识更新速度快。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进行单纯知识点的灌输,容易使大一的新生产生厌倦并对专业学习丧失信心。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不断提升其思考问题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够不断自我更新酒店的业态发展、新技术应用等信息,具有宏大的专业视野。

(二)酒店管理专业导入课程的内容设计

根据以上课程建设逻辑起点,酒店管理专业导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面向酒店管理专业一年级新生,让学生了解酒店行业发展概况,掌握酒店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发展方向,初步养成良好的酒店职业习惯,建立对酒店行业的正确认知,并培养学生从事行业的兴趣。如表1所示,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三个课程模块。

1.职业认知模块。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对酒店的正确认知以及正确的从业价值观。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社会地位不高、基层收入低等特点,这也是导致酒店行业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作为酒店从业者的培养阵地,学校在学生入学初应让他们了解酒店服务工作的辛苦,帮助学生做好从业的心理准备,同时,也应帮助学生建立酒店服务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为学生展示酒店从业的职业发展路径,解决他们职业发展信心缺失和迷茫的问题。

2.行业认知模块。行业认知模块是酒店管理专业导入课程最重要的内容,它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酒店的基础概念、酒店的基础产品知识以及酒店的功能等;(2)一般酒店的组织架构,让学生从中观角度掌握一般规模酒店应该包括哪些部门,有哪些职位,为职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3)酒店发展历史,让学生从纵向掌握不同阶段酒店形态的演变,了解不同阶段的酒店业代表人物和代表观点;(4)酒店业态,包括商务酒店、度假酒店、会议酒店等,以及新兴的广受新生代消费者群体欢迎的主题酒店、非标准住宿等等,让学生从横向了解不同类型酒店的特征以及面向的细分市场,为学生能够对行业发展进行准确的研判建立基础;(5)著名国内外酒店集团介绍,既要让学生了解万豪、希尔顿、洲际、香格里拉、雅高、四季和卓美亚等国际酒店集团的历史、特色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也要让学生掌握国内的金陵、开元、华住和锦江等酒店集团的发展路径;(6)酒店星级评定标准,让学生掌握国内星级评定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国际上通用的3A钻石、福布斯旅行指南等权威标准的评定方法,使学生了解酒店星级评定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关注行业和专业发展的习惯,能用专业思维考察行业内的重大事件和现象。

3.专业学习认知模块。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教学安排、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等,旨在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创新意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健康的工作与生活态度。同时,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应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着力提高自身的情商,并在专业领域内不断开拓创新。

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在现有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学校极少,具有代表性的有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酒店新概念”、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设的“酒店导论”等课程。而这些院校多数缺乏专门的导论课程教材,一般由授课教师自编讲义或者采用专业概论的教材来代替。

一方面,由于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且缺少系统成熟的教材;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差,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很难做到始终掌握行业发展前沿动态,仅仅依靠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并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酒店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特色。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多种教学方式、教学场景、教学师资的融合与转换。

1.教学时长的合理化。很多学校将专业导论课程设置为1个学分,即16~18学时。但是,如上文所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较多,在学分设置上应以2个学分为宜,而且其中学生实践和调研模块应至少占50 %,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形式多样化。除了课堂集中授课之外,本门课程应更多地采用专家讲座、实地调研、校友访谈和任务驱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如在职业素养模块,在介绍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礼仪知识之后,可以采用“职业养成实践”的形式,由学生在校内承担接待、办公室整理等基础服务,以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其基本的服务技能;在讲解酒店基础产品知识和组织架构时,可以设置任务,请学生深度调研2~3家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酒店,描绘出酒店的组织架构和不同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并探讨酒店设置组织架构的依据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酒店组织架构的构成以及设计的基本原理;在国内外酒店集团介绍模块,可以以讲座的形式邀请酒店职业经理人來介绍各自所在的酒店集团的历史、发展理念和特色,并介绍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和感悟,这样,既可为学生带来最新的酒店集团发展资讯,也可发挥其职业发展引导的作用。

3.师资队伍多元化。课程的教学团队方面,由于很难有校内教师既能不断更新行业最新信息,又能全盘掌握专业的建设规划,因此,本课程可以根据不同模块,聘请不同类型的教师来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如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新概念”就是将课程分成了8个专题,由每位教师承担一个专题的备课、授课和教学资料的编撰工作。除了校内教师,学校可以聘请酒店职业经理人走进课堂,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校友资源,请学生分组进行校友访谈。对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来自行业成功人士的经验和现身说法,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在酒店行业发展的信心。

4.教学资源丰富化。随着酒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教师所编撰的教学资料往往不能满足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除了教材之外,教师应建立包含视频、图片、PPT和专题资料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库,并定期更新,以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除此之外,本门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各大微信公众号、酒店集团官网等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慕课、云课堂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增强其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国内部分院校,还建立了酒店博物馆,可以更为直观地以实物展示的形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帮助学生概览酒店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

综上所述,本研究具体阐述了导论课程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厘清了专业导论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以及应该包括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国内同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教学提供了借鉴。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和理论学习能力不强的学情特征,以及酒店行业职业素养要求高、实践性强等工作特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认真做好专业学习前的引导工作,并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优势,进一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热爱酒店行业,并成为酒店行业的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 姜松,崔恒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8):42-45.

[2] 陈彦直.加强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措施——关于开设《专业导论与初级实验》的体会[J].江南大学学报,1993(8):84-86.

[3] 马彦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入门教材编写[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56-58.

[4] 王晓霞,李志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2):34-37.

[5] 田晓红,雷巧莉.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内涵、特征、功能及设计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7(2):69-74.

[6] 赵建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14):72-74.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