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外语课程的生成路径研究

2019-06-11胡军

职教通讯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

摘    要: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科学规划“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和“课程思政”理念在育人功能的价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外语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和有益实践。基于中西方价值观对比视角的高职外语课程改革与实践,取得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成效,有效提升了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认知。

关键词:高职;外语课程;生成路径;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2017年度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外语课程生成路径的实践探索——基于中西方价值观对比的视角”(项目编号:jg201709)

作者简介:胡军,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专门用途英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2-0030-05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所有课堂都应该具有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思政工作从单维的思政课程转向多维的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系统规划“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2]

“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课程中应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在外语教育中,往往存在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面临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侵蚀,“外语热”引发母语危机与文化安全,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主权意识被削弱等现象。[3]因此,在外语教育中,应树立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安全观,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外语课堂,加强价值观教育。

一、“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价值本位。根据国家提出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高职育人应充分兼顾“育德”和“育才”两方面工作,不应有轻重之分,更不该偏废一方。育德主要通过学校思政工作来实现,其中,“课程思政”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主渠道。

“课程思政”理念是社会主义高校课程体系的显性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内隐要义。从课程论的角度看,“课程思政”要实现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而其终极指向则是从课程论的视角回答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课程思政”其实质就是一种课程观,它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4]

二、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与“课程思政”

以大学英语为主流形式的外语类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5]就工具性而言,外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包括听、说、读、写、译在内的外语综合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外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和西方“liberal education”(人文教育)的内涵基本一致,都是涉及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探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使社会、人生更趋完美与和谐。[6]从培养目标看,外语教育的人文性和“课程思政”理念在提升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侧重语言的工具性功能,过度地凸显语言形式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轻视或忽视语言教育的人文性,这种将语言和文化割裂的二元论与当下后现代课程观所提倡的文化特性和人文诉求极不相应。语言是人類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必然反映着一种文化观、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倘若我国外语教育依旧处于“强工具性、弱人文性”的现状中,不进行深刻反思和及时有效调整,那么,外语教育将不能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并且,也会面临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侵蚀,而出现本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被削弱的现象。

外语教育育德功能弱化与其人文性的隐性功能存在一定关系。外语工具性是显性功能,容易考察、评估和测量。人文性则是隐性功能,不易考察和评估。因此,要有效发挥外语教育的育德功能,就必须加强外语的人文性,进一步外显外语人文性的隐性功能。

那么,如何将人文性的隐性功能有效外显并“落地”到外语课堂?这是我们外语人必须回答的问题。人文是关乎一切人类活动的宏大主题,有关人文和人文性的概念表述往往太过宽泛,不易界定,更难以把握。王守仁认为,外语教育的人文性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开英美文学、英美诗歌、莎士比亚等文学课程,而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7]从这个角度看,要实现外语人文性有效“落地”课堂的目标,我们的外语课堂首先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明确的教学内容,这也是课堂教学应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基于上述考量,课题组拟将人文性限定在价值观框架内,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将精选的中西方价值观英语语料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大学英语课堂。

三、在外语教育中实践“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

为了实现“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外语课程,外语课程需要做出全面适度的调整。“全面”是指调整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课程标准是课程整体改革的基准,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的具体指向,课程内容是课程实施的载体,是本次调整的重难点和突破口,课程教学方式是课程的实现形式,课程评价是课程诊断方式和课程完善的依据。“适度”是指调整的力度,调整不是将已有课程推倒重来,而是要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凸显外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因篇幅所限,本文以课程内容的调整为例进行阐析,如图1所示。课题组的设想是在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精选涉及中西方价值观的优质语料融入已有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中西方两种价值观的比较,让学生看到中西价值观的趋同之势,同时,在差异中感悟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和现实意义,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的挖掘

英语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和章节都蕴藏着一定的人文性意义,教师通过挖掘可以发现其与价值观有关的素材。例如,“职业英语”课程内容涉及公司、商业接待、产品、贸易和售后等话题,课题组引入了许多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相关的英文语料。

(二)补充内容的选取

主要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文语料和涉及西方价值观的英文语料。关于中国的语料主要来自官方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等)及优秀经典作品的英文版(如中国传统经典译作)。关于西方的语料主要取自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报道(如CNN、BBC、VOA等)、杂志期刊(如Readers Digest、English Digest等)、经典作品和历史史料等。

(三)教材内容与补充内容的融合

内容融合需要巧妙设计,不能生搬硬套。课题组主要通过任务情景(阅读、视听、讨论、演示等)的创设,将教材内容中的价值观元素与补充内容中的价值观语料整合成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师生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内容间的有机融合。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二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原则,不是有意抬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不是刻意贬低西方普世价值观,而是坚持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中西方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民族性、时代性和自主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同时,也包含着当今时代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它是在打通纵向历史维度和横向中西维度的基础上,经积淀、浓缩和提炼而形成的全国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体系。新中国的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有的基本认同。

四、在外语教育中实践“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项目组选取了3个大一班级(电商、电子、环艺)作为实验对象。选择“大学英语”作为试点课程,实验周期为一学期(60学时)。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任课教师只跟学生详细说明了每一单元都会增加一些拓展学习任务,任务需要用时约20分钟,但并不透露关于本次实验的相关内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教学实验伦理问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的信效度。

为了考察教学实验成效,课题组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采用Likert 五级量表,主要调查学生对中西方价值观的认知和判断,共12个题项,实测总信度(Cronbachα)为0.813。本次调查包括实验班和3个平行班级(对照班),共发放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数据由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如表1,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存在显著差异(t=5.012,df=176,p<0.01),实验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认知显著好于对照班学生(MD=0.42)。各题项数据进一步显示,实验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Q1和Q11)显著高于对照班,两组间的平均差(MD=0.53和MD=0.51)最大。此外,两组学生对“自由”的态度无显著性差异,从平均值(M=3.13和M=2.98)可看出学生对该题项基本持中立态度。根据访谈发现,学生对“自由”的看法主要是基于学校对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严格管理,以及近些年国家加强了对各领域的严格管控。

课题组从访谈中得到更多的是与问卷调查相类似的正面反馈。因篇幅所限,以下仅呈现部分师生对课程融入价值观内容的看法。

学生的看法:

S1:老师精选的外国媒体报道,很值得读,不仅对我们学习语言大有好处,(而且)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当下西方社会对某些事情的观点。

S2:他们(指西方国家)提倡的民主自由平等,不一定适合我们中国。我还是喜欢我们中国传统的东西,比如人际关系、家族观念、诚实守信,等等。

S4: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可以纠正一些中式表达,多看多听类似的内容,语感会好很多。

S5:喜欢老师用对比方式来讲解(中西方)价值观和文化。

教师的看法:

T1:直接把西方媒体报道和杂志文章融进课堂,首先学生们的眼界打开了。比如,同样一个难民问题,除了支持和反对,另有好几种声音,似乎很复杂。但我们可以看到每种声音背后,表面看来是自由民主,其实隐藏的是各方利益,因此,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民主。

T2:通过比较和讨论,学生会进一步思考我们自己价值观的优势,而不是简单地下结论。这样,有益于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T3:原先我们也会提及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题,但基本不展开,不深入。像这样精选语料,按独立任务开展学習讨论,对学生有明显的教育价值,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环节的反馈还是蛮不错的。

作为高职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语类课程,如何依照“课程思政”理念,规划科学合理的生成路径,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这是高职外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外语课程是“课程思政”理念的内在要求和有益实践。课题组积极探索实践基于中西方价值观对比视角的课程改革,取得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成效,赢得了多数师生的认可。尽管在实践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至少获得了两点有效经验:一是学生喜欢原汁原味的英语语料;二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改变是积极正向的。这两点恰恰很好地展现了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同时,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课程改革在凸显外语教育人文性方面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3] 杨维东.外语教育中存在的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及应对[J].外语教学,2015(5):73-76.

[4]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31-34.

[5]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6] 蔡基刚.从语言属性看外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J].东北师大学报,2017(2):1-6.

[7] 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3.

[8] 李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四大区别[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63-67.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职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