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颂壶

2019-06-11赵玉亮

书画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金文铭文青铜器

赵玉亮

编者按:2018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联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刊登了法帖部分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现第一辑已介绍完毕,从2018年第十一期开始,本刊将继续刊登本书系第二辑和第三辑的内容,包含宋拓《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刘熊碑》、民国拓本《元显儁墓志》等精良拓本,以及《董其昌行书赠张旭、题卢道士房诗卷》《文天祥草书谢昌元座右辞卷》等珍贵墨迹本,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

颂壶为西周晚期青铜器,传世有两件,规格、形制、纹饰、铭文基本相同,其中器、盖完整的一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件仅有器身(无盖),原藏赵之琛、钱水西、莫远湖,后归山东省博物馆,1959年由山东省博物馆调入现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器著录见于《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编号5.12.1-14.2)[1]、《意斋集古录》(编号14.10.2)[2]、《奇觚室吉金文述》(编号18.14.2-16.1)[3]、《小校經阁金文拓本》(编号4.97.1)[4]、《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二》[5]、《殷周金文集成》(编号09731)[6]、《金文总集》(编号5799)[7]、《殷周金文集成释文》[8]、《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号436)[9]、《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编号56)[10]、《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收藏集粹》(编号59)[11]、《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编号59)[12]、《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编号22.12452)[13]等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颂壶高五十点八厘米、口长二十点三厘米、口宽十七厘米。椭方体,口微侈,口沿内折,长颈垂腹,圈足外撇,下有一周宽台沿(图1、图2)。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兽首卷耳突目,长鼻卷成旋涡状,双环布满流云纹(图3、图4)。颈部主体纹饰为波带纹,“U”形空白器表铸出一组三只简化龙纹,基本呈左右对称,颈腹间横向一道凸棱(图5)。腹部饰双身龙纹,两条卷曲的龙身相互交绕,于正面共用一高浮雕龙头,龙身另—尾于壶侧面为回首状龙首,正面与侧面的龙交缠形成完整的循环闭合,主题纹饰下侧有一组简化的夔龙纹(图6至图8)。圈足饰并列式垂鳞纹(图9)。与之形制相近的有1968年河南新郑瑞湾出土的交龙纹壶[14]、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的两件单五父壶[15],单五父壶双耳作三层龙首形,颈部环带纹比颂壶颈部转角更陡,圈足为带目窃曲纹。

颂壶口下内壁铸有铭文一百五十字(图10至图12)。内容是幽王三年五月的甲戌日,王在周人康宫的昭王之庙,清晨,王来到太室,宰引作为颂的右者,尹氏授予虢生(此人母舅家为虢氏)周王册命的文书,王宣史官虢生册命颂:命颂管理成周的二十家商贾,监督管理新到的商贾,所得收入为王宫支出使用。赏赐颂衣缘有黼纹的赤黑色礼服、红色的蔽膝、朱色的大带,配有銮铃的旗帜、辔及带镳的马衔,命颂做好自己的职事。颂行叩拜礼,携带着册命文书退出后返回,向王献瑾璋。颂赞颂王的美德,为祭享父亲龏叔、母亲龏姒铸造了这组尊贵的壶,追悼纪念祖先的善德,祈求安康欢乐,神明全力保佑,官禄亨通,命运长久,万年长寿,做天子贤明之臣,善终,让子子孙孙永远宝用。

朱凤瀚将颂壶归于西周第五期,这一阶段流行的形制有方椭圆形腹壶与长颈圆腹壶,特点是腹最大径均靠下,有倾垂之势[16]。张懋镕认为颂器作于幽王三年,很大的论据是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铜器中逨鼎(图13)作于“宣王四十二、四十三年”,而负责管理虞林以供宫中之用,与颂管理商贾廿家并监督管理新到商贾的职官相近,推测为职官世袭的兄弟行,幽王三年与宣王四十二、四十三年相隔十年以内,根据单五父壶(图14)与颂壶在形制、纹饰方面的相似也可以推断为时间极接近的同期铜器[17]

颂器除此对壶,传世的还有颂鼎三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铭图》编号02492[18];上海博物馆藏,《铭图》编号02493[19](图15);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铭图》编号02494[20]];颂簋六件,另存世颂簋盖两件[分别为①原藏张廷济、沈仲复、端方,后收入美国纳尔逊一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铭图》编号05390[21],但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金文数据库》载“经科学测试结果此器为清代晚期铸造”;②原藏方莲卿、王梦麟、姚观光,《铭图》编号05391[22],实物下落不明,仅存拓本,可知器盖俱全;③原藏刘喜海,现藏山东省博物馆,《铭图》编号05392[23],器盖俱全(图16);④原藏刘鹗,后归冯公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铭图》编号05393[24],失盖;⑤《铭图》编号05395[25],最早著录于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六》,实物下落不明,从所存铭文拓本来看,仅存器身或盖;⑥原藏吴式芬,现藏上海博物馆,《铭图》编号05397[26],仅公布一张铭文拓本,疑仅存器身或盖;⑦原藏顾寿康、邹安,现藏日本兵库县黑川古文化研究所,《铭图》编号05394[27],仅存盖;⑧原藏陈介祺、姚观光、刘体智,现藏上海博物馆,《铭图》编号05396[28],仅存盖];颂盘—件(《铭图>编号14540[29],闻宥落照堂藏盘铭拓本)。颂器涵盖了食器、酒器、水器,当为一人同时做出的一组铜器,诸器除个别铭文写法略有差异,内容基本相同。

颂器中的鼎素面,双直耳,半球形深腹、直口圆底,蹄足,口下饰两道弦纹(图15);颂簋沿口鼓腹,兽首双耳,下有垂珥,圈足下有三个兽面象鼻形足,隆起的盖上有圈状捉手,盖上和器腹饰瓦沟纹,盖沿和器口下饰窃曲纹,圈足饰并列的垂鳞纹(图16);两类颂器都有鲜明的西周晚期特点。

颂壶的铭文铸造于内壁三侧,大部分字在边线凸起的方格内,也可以看到第二列“霸”,第八、九列的“贾”字等打破了方格的界限(图17、图18)。李峰认为青铜器铭文刻方格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内壁的弧度,让文字能够在弧面上纵横对齐,尤其是刻制长篇幅铭文时非常有必要。关于铭文的铸造技术,李峰基于对眉县新出逨盘、单五父方壶及故宫藏颂鼎等青铜器铭文技术的考察,提出“嵌入法”铭文制作工艺的新观点:第一步,做模;第二步,翻外范和底范;第三步,做假内范;第四步,刻方格;第五步,提取假外范;第六步,刻字;第七步,做内范;第八步,组合待铸[30]

西周金文的发展—般分为三期:西周早期前段金文字体多少保留商代晚期子遗,带有浓厚的象形意味;西周中期以后金文布局趋于规范,较为注意线条的粗细和字体结构的比例;到了西周晚期,金文排列更为整齐,字形典雅[31]

目前传世著录颂器有十二件(颂簋六件、颂鼎三件、颂壶两件、颂盘一件),尽管每件青铜器上铭文内容大致相同,字体风格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目前所知的数万件青铜器中(包括一起出土且器形相似的成套青铜器),尚未见铭文一模多范、批量生产的现象[32]。与原藏李香岩、费念慈后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颂鼎铭文相比较,颂壶铭文有自己的特点。颂壶第二列第七字“康”(图19)与颂鼎“康”(图20)相比,起首两画直笔略有弧度,包裹下方四点的主笔弧画左右两侧收笔处向外自如伸展,书写更自然从容;颂壶第五列第三字“廷”(图21)与颂鼎“廷”(图22)相比,左侧弧画起笔和收笔处书写痕迹明显,右侧主笔直画起笔处弧笔自然,与左侧主笔弧画相呼应;颂壶第六列第六字“虢”(图23)与颂鼎“虢”(图24)相比,书写更为大胆,除了短画,每一笔画几乎都有弧形,左侧竖直笔与右侧主笔竖画相映生辉,各笔画组合疏密有致,造型感极强;颂壶第十五列第五字“鲁”(图25)与颂鼎“鲁”(图26)相比,结体更为修长,上下中间部分两侧竖笔未包裹,使得中间笔画更活泼,与纵向起笔弧度较大的豎画相呼应,而颂鼎“鲁”则更显得大气庄重;颂壶第十六列第五字“尊”(图27)与颂鼎“尊”(图28)相比,字的左右构件距离更远,右侧构件上中下三部分差异明显,中部“酉”部分更突出,使得整个结字稳重不失跳跃。

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单五父方壶乙( 2003MYJ:19)壶口内侧有铭文四行十九字,铭文由凸起的细线印格相间,盖上有铭文四行十七字。颂壶铭文中第十七列第六字“壶”(图29)与单五父方壶乙盖上铭文“壶”(图30)相比,笔画更自然,弧画的转折更圆润;颂壶第二十列第二字“年”(图31)与单五父方壶乙器身口内“年”(图32)相比,更富动势,横画并未追求左右对称,最后一笔往右下方延伸出约整个字的三分之一,极为夸张。相同窖藏出的逨盘( 2003MYJ:10)盘底有铭文二十一行,每行十七至十九字不等,共三百七十二字。颂壶第十列第二字“易”(图33)与逨盘“易”(图34)相比,左侧三笔短画与右侧构件相倾倚,逨盘“易”字则更注重平衡;颂壶第十五列第一字“天”(图35)与逨盘“天”(图36)相比,第一横笔更粗浑,比其他笔画更醒目,竖笔较短,比例匀称,结体严密;颂壶第十五列第四字“显”(图37)与逨盘“显”(图38)相比,左侧构件所占比重更大,明显倾斜,右侧构件上部紧靠左侧,下部最后一笔延伸至整个字的底部,支撑了整个字的重心。

与相同时代青铜器的铭文相比,既可以看到其本身典型的布局整齐、字形典雅的特点,同时颂壶的铭文笔画多变、单字结体不拘泥古板、跳跃生动,有较强的象形性,自身具有鲜明的书法艺术特点。颂壶铭文书法分析

(一)单字笔画

1.点画。第十列第二字“易”左侧为三个斜点,快捷沉实(图33);第十五列第一字“天”第一笔横点凝重浑朴(图35);第十七列第—字“母”竖画两侧各一竖点,短促轻盈(图39)。

2.直画。第一列第二字“三”横画直入直出,毫无滞留(图40);第二列第四字“王”(图41)竖画刚挺,最后下方横画左侧有起笔的痕迹,收笔处则较含蓄,这在第三、六、七列的“王”字上都能看到;第四、五列第一字“立”(图42)由数笔短画写成,每笔短促传神,形象生动,最后一笔长横画静穆沉着。

3.弧画。弧画是金文中常出现的笔画,也最能体现金文的结构感和形式美。第五列第三字“廷”(图21)由连贯的右侧竖笔和下方横笔部分包裹,两笔的弧角转折连贯,右侧竖笔起笔较轻,进而往右下方行笔,调锋后直下,富有节奏感;第六列第五字“史”(图43)最后弧画收笔时有微小而含蓄的波磔,这到后来的隶书中变得更加夸张;第一列第三字和第二十列第二字“年”(图31)有较多弧画,第一笔起笔弧的转折较快,收笔的时候又较为静敛。

4.环画。篆书中没有折笔,都由弧画呈现,环画是由数笔弧画围成,相当于楷书中的口或口。第三列第三字“旦”(图44)中的环画上部弧画较为平缓,下侧弧画左右连接上部,弧度较大,呈“U”形,整体略偏扁;第十五列第二字“子”(图45)环画呈扁椭圆,上下弧画封闭衔接;第二十列第五字“畯”(图46)左侧“田”字略方,可能由四笔弧画围成。

(二)单字结体

1.单一结构结体。此类篆书笔画衔接密切,整体性强。第一列第五字“月”(图47)、第十列第四字“玄”(图48)、第十三列第三字“册”(图49)、第二十列第六字“臣”(图50)等都是如此。

2.上下结构结体。此类篆书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既要避免上下僵化又须保持结构的平衡。第二列第一字“霸”(图51),上部的“雨”较小,下部左侧“革”竖笔往左下伸出较长,下部右侧“月”横向又占较大比例,结构夸张;第九列第二字和第十列第二字“司”(图52)的上部明显大于下部,形成明显的差异;第九列第五字和第十列第五字“贾”(图53)则较为规矩,上下比例适中,结体平正。

3.上中下结构结体。此类篆书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能够看到纵向所占空间较大,单字出格的情况较常见,相对笔画多而结构不好控制,为了更好地结体,能够看到此类篆书中有主要笔画构件支撑:第十五列第五字“鲁”(图25)的主笔画为变形为弧画的竖笔;第二十列第四字“寿”(图54)的主笔画为中间横短竖长的弧笔画;第十六列第五字、第十七列第二字“龏”(图55)的中部左侧的“月”和右侧弧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字的结构。

4.左右结构结体。此类结构篆书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完整的字,组合时有左主右辅(第九列第一字“监”,图56)、右主左辅(第四列第五字“颂”,图57)、左右并列(第四列第七字“门”,图58)三种情况。

5.左中右结构结体。这类篆书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颂壶铭文中“御”(第九列第一字,图59),三部分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左侧的直画和右侧的弧画又略有呼应。

6.上包下结构结体。这类篆书命名由其外形定名,上半部分笔画夸张地在两侧向下方延长,将下部篆书构件包住,增加字体的完整性。第二列第六字“周”(图60)下面的“口”被两侧竖画包住,竖画左右向外下延长;第三列第二字“宫”(图61)的宝盖将下方构件完全包住,两侧向下延伸到构件下方。

参考文献

[1]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10卷[M].清嘉庆九年(1894),自刻本

[2]吴大澂.愙斋集古录[M].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3]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20卷[M].石印本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4]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2016: 801-810;小校经阁金石文字:引得本(二)[M]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79:801-810.

[5]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61-1262.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122-5124.另颂壶盖铭文见第5125-5127页(编号09732).

[7]严一萍.金文总集[M].台北:台湾艺文印书馆,2015: 3235-3237另颂壶盖铭文见第3238-3239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五卷[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469-470.另颂壶盖见第471页.

[9]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写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75.

[10]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56-57.

[11]吕章申.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收藏集粹[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4: 124-125.

[12]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15: 239-243.

[13]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30-432.

[14]杨宝顺.新郑出土西周铜方壶[J].文物,1972,(10):图一、图二.

[1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考古工作队,眉县文化馆·杨家村联合考古队.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J].文物,2003,(6):4—4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眉县文化馆吉金铸华章:宝鸡眉县杨家村单氏青铜器窖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65-166,175-176.

[16]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309-1328.

[17]张懋镕.幽王铜器新探[J].文博,2005,(1):4-9.

[18]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73-375.

[19]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76-377.

[20]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78-380.

[21]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4-186.

[22]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7-189.

[23]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0-191.

[24]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2-193.

[25]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6-197.

[26]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00-201.

[27]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4-195.

[28]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8-199.

[29]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2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97-598.

[30]李峰.西周青铜器铭文制作方法释疑[J].考古,2015,(9):78-91.

[31]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75-192;田率金文字体演变浅析: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为中心[J].书画世界,2015,(1):4-20.

[32]李峰.西周青铜器铭文制作方法考释[J].考古,2015,(9):78-91.

猜你喜欢

金文铭文青铜器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语法填空专练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