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人员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19-06-11唐桂芬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协同思政

唐桂芬

[摘 要] 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过程中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通过复合化、立体化的培养模式,全方位育人,对专业教师和思政教育人员协同育人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 键 词] 专业教师;思政教育人员;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34-02

一、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2013年,教育部制定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质量教学标准》中提出了五种素质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还应该具有高尚品德、人文与科学素养、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敬业与合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和健康的身心。

在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之中,思想道德是立身之本。专业教师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而对生活上或情感上的困惑,思政教师、导员等思想教育人员凭借其完整的思想理论教育体系和知识,更能够明察秋毫。因此,只有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互相协作,教书育人工作才能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协同育人的研究基础

(一)起源

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中期,也称为分化教学人员。当时美国高中、大学生人数快速增加,合格教师十分缺乏,为充分运用有限的教师资源,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采用了聘请少数教授通过闭路电视等教学媒体对大规模学生教学的方式,被聘请的教授突破了一个教师单独面对一个班级教学的形态,由具有互补性教学技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形成灵活的小组,针对学生个体学习需要,通过教师之间合作实施协同教学。

(二)国外研究

Joanna Kerridge, Gaye Kyle &Diane Marks-Maran(2009)基于建构主义和合作理论,在培训护士讨论敏感话题时进行了协同育人研究,发现有三个优势:(1)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2)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小组活动效果;(3)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Bill Perry,Timothy Stewart(2011)通过对日本14位跨学科、进行协同育人的教师长达两年时间的跟踪采访,得出协同育人过程可以产生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结论。

Lindsey M. Higgins & Kerry K. Litzenberg(2015) 研究了專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协同教学的创新性举措,结论是,虽然成本较大,但企业家给专业教师带来了激情和经验,也指导学生树立了企业价值观。说明在一切合理情况下,协同教育是可行且宝贵的教学模式。

(三)国内研究

祝国群,楼艳(2007)认为,专业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他们拥有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高校应当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李云林(2007)引用了南国农教授对协同教育的看法“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

施云波,朱江(2017)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之地,更是育人之地。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育人工作的实施者,只有两者协同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蒋兴旺(2017)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以“以德为重、以技为长”为育人风格,专业课和思政课协同发展,才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上文献表明,国外对协同育人的研究历史由来已久,现代教育日益发展,协同教育实践更加深入。国内研究肯定了专业教师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有关协同育人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何结合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实行专业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为本研究的重点。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与思政教育人员协同育人实践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于2015年申报,2016年获批,在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招生萎缩的大形势下,可谓逆势而行。专业以出版印刷为方向,设置了多门出版印刷双语课程,具有校本特色;同时,“一带一路”国家级发展倡议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我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训课“课中课”同向同行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教育部多次报道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效,校党委书记作为高校代表参加了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基于良好的学校发展氛围和思政教育基础,商务英语专业自创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方针。

(一)构建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全员育人体制

1.辅导员和班主任协同教育

学校为第一届商务英语专业配备了兼职辅导员,其来自学生工作处的特殊身份赋予了她传授思想教育知识更大的优势。辅导员从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四个方面开展班级思想建设工作。班主任主要关心专业学习情况,带领班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所有任课教师定期交流学生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班主任还参加每年一次的“班情大赛”演讲,在全校平台交流育人经验。

2.党政和思政教师共同参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委书记为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多次参加班会;党支部书记亲自负责入团入党指导工作和考核工作,为学生进行形势政策讲座;思政教师与学生一起参观中共一大、中共四大等红色爱国基地;商务英语专业各项工作也得到了学校各级党政部门教师和领导的关心,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到英语口语大赛点评,都有党政教师的现场点评,于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学生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3.教学校长关注学生成长

商务英语专业分管教学校长,从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到招生,对第一届商英专业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和重视,经常亲临学习和课外活动现场,激励学生要珍惜“第一”的荣誉,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定信仰、志存高远,学外语要理论联系实际,敢做敢练,并对专业寄语“New Youth,New Major,New Dream”.

(二)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

1.导师制架构学业进步阶梯

学生英语入学水平参差不齐,为创建品牌专业,推行了包干到人的导师制。专业教学团队中每位成员负责5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从学习方法、语音知识、语法知识、构词法、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到专转本、中级口译等课外知识拓展等方面辅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师制不仅从学习上提供帮助,更从生活、性格等各方面全面了解学生,这为课堂内外师生协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创建微信平台展示才华

语言的学习需要交流,为了更好地交流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商务英语专业创立了“SPPC商务英语”微信公众号,内容完全来自学生原创,涵盖“商务英语的专业内涵及语言特征”“意义旅行的方法:套译、仿译、创译”等专业知识讲座、“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国家公祭等新闻时事,图文并茂的“年俗”“家族寻根”等作业集锦板块,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信息化技术编辑特长,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展示才华的勇气和信心,也成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亮丽名片。

3.以协会为载体,提升能力和素养

为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成立了分团委、学生会和口语协会,组织了校园英语晨读、2017校园英语演讲大赛、第一届“商英杯”翻译大赛等一系列校园赛事。在辅导员、思政教师和党政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班规建设”“团学建设”“百学须先立志主题活动”,“学风建设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想境界。

4.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并重

在课堂外的实训环节,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带领学生深入实训基地,让他们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期望,早日明确学习目标;参与学生团队共建和素质拓展活动,培养“沟通协作、团结拼搏、超越自我、共创卓越”的团队意识和精神风貌,增进师生友谊;身处国际大都市,专业教师鼓励学生志存高远,推荐周边高校优秀学习资源,带领学生参加对外汉语教育研讨会和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专业会议,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进行相关学术探讨;辅导员指导他们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三)确立全过程育人考核机制

学生最重视的奖学金评比由70%的学习成绩绩点和30%的综合测评能力分值组成。综合测评各项目中,思想政治表现、自觉自律、文明礼仪基本分占80分,参与运动会、各类竞赛等办团活动、获得各类各级奖励和表彰等占比上不封顶,还有违纪等扣分项。最终的奖学金评比不会偏爱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而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品学兼优的学生。

四、结语

高校要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出发,切实树立起“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个多层级的教育体系,形成协同运作效应,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培养商务英语专业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商务环境中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需要专业教师和各级思政教育人员有的放矢、润物无声式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Bill Perry,Timothy Stewart.Insights into effective partnership i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eaching[J].System,2011(33).

[2]Joanna Kerridge,Gaye Kyle &Diane Marks-Maran.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team teaching for delivering sensitive content:a pilot study[J].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09(33).

[3]Lindsey M.Higgins,Kerry K.Litzenberg.Transferring Experi

ence Through Team Teaching:The Chance of a Lifetime[J].College Teaching,2015(63).

[4]蔣兴旺.高等职业教育思政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意义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07(28).

[5]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6]施云波,朱江.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6).

[7]王立非,叶兴国,严明,等.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8]祝国群,楼艳.理念与定位:思政工作中的高校专业教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编辑 尚思达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协同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