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和现象导向的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2019-06-11王齐欧思敏李菊郑祥王琳姚廷超师春娟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佤族贫困人口精准

王齐 欧思敏 李菊 郑祥 王琳 姚廷超 师春娟

[摘 要]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是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重要的途径。立足西盟贫困区当前精准扶贫的扎实推进,以教育扶贫为切入点,通过对当地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贫困理论的致贫原因分析,提出实现该贫困区的五条教育脱贫路径,以期为教育精准扶贫作参考。

[关 键 词] 精准扶贫;教育;脱贫;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28-03

教育扶贫是目前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内外学者已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等方面去阐述教育扶贫模式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3]。如一些学者从经济学视野出发,提出扶贫模式的创新要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为核心理念[1,4-6];通过对不同类型农民特殊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分析,认为参與式扶贫开发是一种最优的模式[7];从社会的角度,有些学者认为应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使之能受到帮助脱离贫困的教育,需要建立一种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弥补贫困人口的收入缺口;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率[8];实行“双语”教育的扶贫模式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实现“实质自由”,能缓解贫困等[9],都是成功的教育扶贫模式。但由于扶贫对象的多样性及特殊性,很难有一种可完全借鉴的可行模式,如处于滇西边陲的西盟佤族贫困地区,由于其地域性、民族性等独特性,在教育扶贫方面相对研究不足。

本项目立足于精准扶贫的顺利推进,拟从教育精准扶贫方面入手,针对西盟佤族贫困地区的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从教育方面进行精准扶贫的可行的实现路径,以为该地区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参考依据。

一、西盟佤族贫困地区基本概况

西盟于1965年成立自治县,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全县总面积1353.57平方公里,辖5镇、2乡、36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260个自然村,367个村民小组,2016年末,总人口95214人,其中,农业人口75087人,占总人口的76%,非农业人口20127人。县域内居住着有汉族、佤族、拉祜族、傣族、彝族、哈尼族等2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9653人,占总人口的94.15%;民族自治地区主体自治民族(佤族)人口67954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36%。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0.34人,人口出生率11.17‰,人口自然增长率4.30‰。2016年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2294万元,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57万元,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179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94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35元。

近年来,致力补齐短板,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难、就学难、看病难等一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打好精准识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结对帮扶、素质提升等脱贫攻坚组合拳,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03亿元,实施2个整乡推进、137个整村推进项目,完成28个产业发展项目,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4448人,贫困发生率由42.18%降至21.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41元;农村贫困人口从57189人减少到19491人。

二、贫困区致贫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贫困区自然资源丰富却经济仍然贫困——贫困瓶颈

境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天蓝地绿,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64.86%和66.63%,生态优良,气候温和,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植物种类丰富,野生动物群聚,生物多样性复杂多样,成为动植物研究学者的乐园;橡胶、茶叶、甘蔗是主要的经济作物,还有独有种的“西盟米荞”;肉牛、冬瓜猪、土蜂等都是该地区的特色。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也是云南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县之一。

然而,丰富的资源并未转化为现实财富,据2017年云南省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显示,西盟县贫困人口比例和贫困户比例都在36%。调研中也发现,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发展滞后。

(二)受教育程度的偏低制约人的能力发展——突出问题

据调查统计,2016年末,总人口95214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6%;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15%;佤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36%。佤族贫困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仅以力所乡王雅村为例,全村被调查的26户77人,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到4年(30岁以上的成年人),文盲半文盲率高达68%。

(三)传统历史意识差距束缚人的自觉意识——代际传递

致贫原因的历史性特征体现在这些致贫因素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受历史上某些因素的影响。从历史发展可知,佤族主要从事狩猎、采集、饲养家畜到农业,生活在偏远的地区,加之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形成固有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等、靠、要”的思想还存在,自我融入进行靠“造血”脱贫的思想还没有形成。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还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沿袭在下一代人身上,这种因历史因素形成的生活生产方式往往容易固化,进而导致贫困问题的解决绝非短期之功。

(四)特定文化习俗影响自我发展动力形成——贫困根源

在调查中发现,西盟佤族贫困区,很多贫困人口就生活在这种自我维系的“贫困文化”体系当中,他们普遍存在着进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的心理特征,不仅创业冲动微弱、易于满足,更重要的是风险承受能力低、不愿冒险、有很重的依赖思想。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文化知识无所需求,对受教育轻视。

由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可知这些因素相互影响,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脆弱,经济的发展、传媒、网络等的落后阻碍先进的思想文化的迅速流入,所以思想较为封建保守和落后,这样的大环境下,形成了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家庭成员的社会生活较单一,社会角色不够明确,社会认同感低,整体贫困的现状。

三、佤族贫困区可行教育模式和实现路径

教育扶贫与扶持生产、转移就业、移民搬迁、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等扶持方式比较,教育资助的扶贫方式更加实际。扶贫除必需的“输血式”措施外,主要在于“扶智”,即培养一名贫困学生,脱贫一户贫困家庭,造福一村,教育乃是稳固贫困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重视教育扶贫,明确一个理念

像西盟佤族贫困区,人口基数相对较少,受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且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对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战略意义。在扎实开展教育脱贫工作中,在策略上明确一个理念,即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就是最好的脱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问题。

(二)精准建档立卡,确立二个目标

结合西盟佤族贫困区的教育状况,在工作中确定两个目标,即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决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返贫。学校要组织教师对学生实地走访、摸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困境儿童的资料数据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个,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立足精准识别,瞄准三大群体

在确立教育精准扶贫具体目标之后,就要确定具体的实施对象和实施主体。根据目前受教育者的情况,可以划定教育脱贫的三个群体,即学龄前儿童、学龄段学生、学龄后青年。在精准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对三个群体进行实地走访、摸清实际情况,建立详细的数据平台,进行动态管理,确保三个群体的教育优先权。

(四)梳理教育问题,狠抓四项工作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作为“两不愁、三保障”重要内容,教育扶贫承担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就西盟佤族贫困区的教育状况而言,需要精准靶向,采取四项措施,即控辍保学、精准资助、全面改薄、结对帮扶等四项教育扶贫措施。

(五)精准靶向教育,实施五条路径

五条路径保证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即控辍保学路径、师资培植路径、精准资助路径、技能提升路径、聚力攻坚量路径。

1.夯实根基,控辍保学路径

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家校通、告家长通知书等各种载体进行宣传;对有辍学倾向学生进行家访、追踪、劝返;通过社区,施加压力,及时劝返;通过不定期的家访和定期的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学生全部入学;建立起教育局长、乡(镇)长、村主任、校长、家长、班主任“六方协作”的控辍保学责任制,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同时,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支持力度,通过特校就学、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保障建档立卡学生全部在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适龄儿童享有同等入学权利。

2.统筹城乡,师资培植路径

努力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改革城乡教育投入制度、教育管理制度、人事制度以及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不断强化乡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城市学校和乡村教师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互动交流,加快构建城乡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机制,以满足农村学生充分享有优质师资资源,让贫困区受教育者都能享有在同一片蓝天下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如通过教育联合体、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送教下乡、薄弱学科教师“走教”等形式,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全区优质师资的资源共享。

3.奖补助贷,精准资助路径

统筹政府、社会等不同资助渠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奖、助、补、减、免、贷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全力巩固义务教育的教育成果,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资助,减弱经济落后造成的负面影响,如让所有佤族贫困区在校学生均享受义务教育政策,学校除伙食费外实行零收费,同时对贫困学生实行生活补助;继续实行对升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在享受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基础上,给予额外的奖励政策,激发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4.职业教育,技能提升路径

针对佤族贫困区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策略,补齐升学教育的短板。由于当地受教育者的层次低,不仅要使少数能升学的学生“榜上有名”,而且要使大多数不能升学的“陪读”生“脚下有路”,让他们不仅有从事生产的思想准备,也有务农的技术准备。对此,可采取适时“分流”的办法来实现,根据不同学生的现实状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让贫困家庭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掌握“一技之长”,能够实现顺利就业、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达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效果。

5.全局动员,聚力攻坚路径

立足精准扶贫和对口帮扶、对口支援的政策优势,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中央相关教育转移支付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贫困区教育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教育的需要;集聚教育对口支援力量,建立教育扶贫工作联盟,统筹教育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省直单位定点扶贫、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帮扶力量,形成对口帮扶教育脱贫攻坚的合力,从而实现对贫困经济形势下的教育扶贫发展。

四、小结

教育扶贫是指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教育扶贫所反映出的贫困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知识与能力贫困的表征和结果,发挥教育的扶贫功能不仅能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阻断贫困区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西盟佤族贫困区的特殊性,以调查为基础的问题和现象的分析为出发点,结合国内相似地区的成功案例,总结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对该地区的扶贫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李祥.教育精准扶贫效能提升策略探析:以达州市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63-65.

[3]林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转向及实施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3):129-133.

[4]向延平.教育贫困代际传递与阻断:教育精准扶贫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8(3):32-37.

[5]刘航,柳海民.教育精准扶贫:时代循迹、对象确认与主要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8(4):29-35.

[6]姚松,曹远航.教育精准扶贫的区域响应与创新:表现、问题及优化策略: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8(6):53-58

[7]张宏.欠发达地区参与式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甘肃麻安村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07.

[8]杨能良,黄鹏.教育扶贫:我国扶贫的财政学思考[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14.

[9]周麗莎.基于阿玛蒂亚·森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模式研究: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1(2):98-101.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佤族贫困人口精准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为句承诺,守边1720年的少数名族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隐形贫困人口
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