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9-06-11邱晓玲
邱晓玲
[摘要] 随着我国医疗体质改革的深入,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高校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该文对高校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表现特点和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和改善高校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护士;职业倦怠;干预措施;高校医院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b)-0184-02
职业倦怠症(occupation ennui,OE)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1]。职业倦怠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身心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和亚健康状态,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应[2]。近年来,国内外众多调查结果显示[3-6],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其发生率在55.1%~62.79%,在美国有50%以上的护士有职业倦怠,而在日本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率为25.9%。有调查研究表明[7]:在沙特阿拉伯工作的多国护士中,认为低个人成就感为71.5%,发生重度情感耗竭为55.0%,重度人格解体为42.0%。在当今社会处于重大变革和两极分化严重的形势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与以往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士这个职业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和宽松的外部环境,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职业倦怠发生愈加严重[8],在知识密集程度较高的高校更为独特。该文就高校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1 高校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表现特点
高校医院主要包括2种患者群体:①涉世不深、自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群体;②教育程度高的教师群体。面对这两类群体,护士的自身认知度更低,职业倦怠表现以下几方面。
1.1 心理方面
主要表现为对护理工作产生厌倦,情绪低落,抑郁或易怒,以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情绪对待他人;上班经常迟到或早退,无精打采,协作精神差,对服务对象服务态度差,缺乏耐心。在护理工作中,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前途悲观失望。
1.2 身体方面
主要表现为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经常感到很累,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头痛、失眠,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亚健康状态。
1.3 行为方面
主要表现为厌倦护理工作,无视医院的规章制度,缺乏服务意识和基本的敬业精神。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易产生医疗差错,对医疗服务质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损害医院的声誉。
2 高校医院护士职业倦怠产生原因
2.1 自身心理因素
护士对自己的职业认识出现偏差,缺乏敬业精神。面对高知群体,相当部分护士认为,自己的职业技术缺乏挑战性和自主性,工作机械、刻板。面对收入较高、成果累累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一些护士往往感到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挥,没有成就感,得不到适当回报;面对心怀大志的大学生,感觉自己前途渺茫,对生活和工作缺乏信心。
2.2 职业因素
部分护士选择护理专业并非自己所愿,有些是迫于父母而为,有些在从事这一专业前,并未认真考虑是否真正喜欢护士这一行业,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护士这一职业并不真正适合自己,从而造成职业与自身兴趣错位。在高校医院的护士能了解到各种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各种专业突出的人物和事件,更加深了自己对护士这个职业的偏见。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而护士大多又是直接接触患者者,他们担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护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履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尽职尽责、准确细致,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面对法律方面的风险。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护士的防护措施如果不完善,血液、呼吸道、消化道的分泌物等污染物对护士职业的伤害发生率较高,长期在如此不良环境下工作,要面对自身暴露的风险。
2.3 社会、家庭和管理者的因素
高校是一个小社会,学校医院在这个小社会中肩负着保证全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但又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小部门。因此护士获得的情绪性社会支持不足。在家庭,大部分高校医院护士面对的是知识程度较高的亲人或朋友,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忽视。高校医院管理者大部分时间要与各部门领导和老师沟通,对于护士的业务学习等诉求不能满足。
3 预防和改善高校护士职业倦怠的对策
3.1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培养敬业精神
护士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思想素质,在业务上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强化操作技能,在思想上具备良好的人生观和敬业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在原因[9]。要使护士认识到从事平凡的工作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平凡不是平庸,只有用心做事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敬重;才能使“平凡”的工作變得不平凡。高校护士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提高素质和培养敬业精神。
3.2 加强护士的心理调节能力
护士要充分认识到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通过个体干预,利用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的主观认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加自我成就感,是保证护士心理健康的关键[10]。在工作生活中,护士要学会自我控制不良情绪,当遇到负性情绪干扰时,要积极寻找减压方式,提高护士在挫折面前的内控感,使自己能够有效地面对心理应激[8]。此外,加强多渠道的职业沟通,对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定期组织座谈会、联谊会,通过建立护士QQ群和微信群,鼓励同事间交流互动及心理上的互相支持,组织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引导护士正确对待职业压力,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3.3 加强学校和医院管理者对护士的重视程度
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护士职业倦怠的危害性,制订预防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措施。学校在职称晋升和进修学习方面要多向临床护士倾斜,护理管理者应更多地关注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并及时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护士能够远离职业倦怠。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护士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宜的岗位,时刻关心和爱护她们,帮助她们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矛盾,做到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11]。
3.4 完善护士绩效分配制度
物质及精神奖励对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自豪感和专业自尊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为充分体现护士的价值,应根据护理技术的难度、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对公平的分配方案,非编护理人员的绩效奖金和福利与在编人员应同工同酬。公平的分配制度将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可以减少非编护理人员不良情绪在护士群体中的蔓延。
3.5 加强社会支持,保障护士社会地位
医院管理者应该按照《护士管理条例》,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保障护士的社会地位。医疗机构在保障护士合法权益方面,可以借助媒体力量,合理合法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尊重,使全社会尊重护士,形成注重护理的良好社会风气。研究表明[12],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工作中的紧张水平存在显著相关,而感受到社会支持的护士,尤其是来自医院领导和同事支持的护士,更少产生职业倦怠。另外,家庭成员的支持在缓解护理职业压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Best RG,Stapleton LM,Downey RG.Core self-evaluations and job burnout:the test of alternative models[J].J Occup Health Psychol,2005,10(4):441-451.
[2] Hyrkās K.Clinical supervision,burnout,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mental health and psychiatric nurses in Finland[J].Issues Ment Health Nurs,2005,26(5):531-556.
[3] 庹安寫,刘茂艳.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796-3804.
[4] 王树珍,赵琦.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2292-2294.
[5] 叶志弘,骆宏,姜安丽.杭州地区群体职业倦怠常模与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7-209.
[6] 稻冈,文昭.减轻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1,10(2):53-54.
[7] Al-Turki HA,Al-Turki RA,Al-Dardas HA,et al.Burnout syndrome among multinational nurses working in Saudi Arabia[J].Ann Afr Med,2010,9(4):226-229.
[8] 刘兰兰,王丽敏,张海霞.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295-296.
[9] 何成花.护士职业职业倦怠症的原因、表现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4):111-112.
[10] 骆宏,叶志弘,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14.
[11] 杜淑英,张秋红.职业能量耗竭与更新护理管理理念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4,4(4):46-47.
[12] 王小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67-572.
(收稿日期: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