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探索
2019-06-11方曼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目前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中存在学生音乐基础欠佳、教学方式单一、团体合作意识薄弱的问题,因此,文章提出应循序渐进地开展合唱基础教学,利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趣味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探究
作者简介:方曼,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信义假日名城小学音乐科组长,研究方向为童声合唱。(广东 深圳 518000)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2-0082-02
在小学阶段实行童声合唱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产生集体意识,从而培养小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一、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童声合唱教学应该营造愉悦氛围,将合唱技巧与音乐基础融入其中,用优秀的歌唱艺术作品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与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然而,部分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学生没有扎实的音乐基础。当前童声合唱教学非常注重合唱的反复实践演唱,却往往忽略最基础的声部训练。例如,有一些合唱曲目属于二声部或是多声部作品,这些乐理知识相对而言难学难记,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寻找正确切入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才能让小学生顺利掌握歌唱技巧及相应的乐理知识。需注意的是,有些教师急功近利,只重视演唱有难度的作品,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导致学生无法处理好自己的声音,表达不出作品的意境。
第二,童声合唱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教师音乐视野不开阔,仅局限于教材开展教学,合唱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第三,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时期,团体合作的意识较淡薄。有的教师忽略了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导致合唱不和谐,混合演唱时声部及音色均无法协调配合。
二、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策略
1. 循序渐进的合唱基础教学。童声合唱要求学生精确把握音乐作品的节奏、音准与声部演唱技巧,这是演唱合唱作品的基本能力,但这种能力需要分学段练习才能形成。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这个学段的孩子天真烂漫,喜欢用“纯真声”喊唱歌曲,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轻声歌唱。“音量调小一些”,这是笔者经常对孩子说的话,这样孩子就不会在歌唱时一个劲地喊唱。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听觉上,多倾听伴奏和其他同学的演唱。这一阶段的另一主要任务就是多做一些基本的音准和声练习,从单音模仿开始,再到音组,最后到音程和声,以大三度和小三度为主。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单旋律歌唱基础和三度和声概念,而教材中也出现了一些简单的二声部作品,多以三度、四度、五度协和音程为主,还有一些简单的卡农作品。如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第三册第二课“快乐的啰嗦”中,出现了do-sol(纯五度)和do-mi(大三度),la-mi(纯五度)和la-do(小三度),其实也就是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构唱。首先,可以试着让学生演唱do re mi fa sol,接着玩“让声音捉迷藏”的游戏:re和fa躲起来了。要求学生唱音阶时在心里将那些需要躲起来的音默一默,do mi sol则可以轻声唱出来。再下来,mi也躲起来,只唱do sol。这样反复练习熟练后,让学生分组比赛,第一组演唱do mi do,第二组演唱do mi mi。分别练习三遍,便可以让学生合作同时演唱。这样,演唱歌曲时便能水到渠成了。
第三阶段:五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了演唱初级二声部作品的能力。教师可在协和音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增加不协和音程的练习,以便拥有更丰富的技巧来合唱作品。例如,节奏非常清新明快、旋律又欢快跳跃的《海鸥》,节奏舒展平稳、旋律悠长徐缓的《采莲谣》,再加上充盈正能量的歌词,各音乐要素彼此协调与融合,令整体效果极具艺术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对合唱的持续动力。
当然,无论身处哪个学段,合唱时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专注力和热情来演绎、表达作品的内涵与真情实感。只有以激昂饱满的姿态投入,才能传递正能量的音乐。由此可见,童声合唱教学不应该急功近利,而应夯实合唱基础,才能演绎出优美且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合唱作品。
2. “激趣”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状态。只有保持积极状态,学生才能精准把握每一个音乐符号,深入作品内核,体会作品意蕴,从而协调声部,演唱出极具艺术魅力的音乐作品,感染听众。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出发,让童声合唱教学更具趣味性。
首先,练声时教师可以使用联想、通感、律动或道具等方法,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具象化,这样既简化了音乐基础知识,又可以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只要不断练习,学生的童声合唱便会逐渐圆润起来,嘹亮起来。
其次,练习和声音准技巧时,可以采用游戏闯关法。排练作品时可结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特征,让学生编故事、画图画,并尝试用歌声讲述故事画面等。
总之,要让学生对合唱作品展开想象,给予学生视觉、触觉体验,并将之转化为心灵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合唱诀窍。在这个过程中,合唱训练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盈着神秘感与趣味性,整个课堂灵活而不失严谨,令学生趣味盎然,积极探索。
3.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童声合唱要求的是集体相协调,而不以彰显个人特色为诉求。有鉴于此,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个性互补、声音相融,以此增强团队的力量。经过这样的训练,童声合唱时每一位学生都能精神抖擞,注意力集中,在统一的指挥下调息理气,调整个人的声音,使之与团体相融合,从而共同合唱出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小学音乐课堂童声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一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合唱基础教学原则,让学生的合唱基本功越来越扎实,基本技能越来越娴熟;二是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唱训练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合唱水平与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合唱群体的整体水平;三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有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意识到自己身为团队中的一员,是团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个人的进步、荣辱直接关系到团队的进步和荣辱,自觉提升自己的合唱能力与水平。通過上述多种策略,共同促进、提高课堂童声合唱的品质,最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闫晓雯.小学合唱音乐校本课程研究——以合唱音乐“律动”教学为例[J].黄河之声,2018,(18):92-93.
[2] 李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怕出声”心理障碍排除方法[J].教书育人,2018,(28):32.
[3] 杨晓健.声乐律动,心随我动——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18):192.
[4] 徐弛.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黄河之声,2018,(13):91-92.
[5] 杨立娜.浅谈当前农村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误区及教学对策[J].北方音乐,2018,38,(14):110-111.
[6] 赵小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7):191.
责任编辑 俞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