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019-06-11李洪英

速读·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运用小学数学

李洪英

◆摘  要: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的数学能力较差,由于数学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多的帮助,可以为将来的学业打下基础,因此必须加强数学素质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在分层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分层教学中,需要将学生进行组群划分,教学中进行特别的教学设计和任务安排。本文探讨基于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教学分层与实施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运用

学生之间存在数学总体水平的差异,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遗传特点,后天环境经验等有差别所导致。教师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然而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也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差异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接受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依据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分层教育。在小学数学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发展有早有晚会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效果。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沟通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全面了解班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教师通常选择随堂测试的方法考查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并且数学教师还可以同其他任课教师积极沟通,对学生不同课程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握,并结合自己对学生的课堂印象,制定个性化的学习促进计划,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针对成绩非常优异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学教师需要加强重视,及时咨询学生个人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创造和谐的师生沟通。经过以上环节后,教师能够掌握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随后可以把学生划分成:A、B、C三个不同程度。A层次的学生为成绩突出、逻辑思维强;B层次的学生为成绩普通,理解力中等;C层次的学生为成绩落后,逻辑思维能力差。

二、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在掌握学生自身情况,并科学的将学生划为不同层次后,教师要对教学目标和计划及时的调整。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对于乘除法内容,理解较差的学生,只需要在课上掌握相关概念,理解乘除法和加减法之间关系,并学会简单的乘法计算即可,可以完成简单的习题练习,就能满足教学目标;针对理解能力居中的学生,需要在上述学习目标基础上,更好的掌握乘法复杂运算,并能够进行课本上大部分的习题练习;针对成绩突出和理解能力很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进行强度大的乘除法运算,并根据自身的能力做课本上所有的习题。只有这样,针对不同程度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要求,在数学课堂中才能有针对性,最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三、作业内容梯度分层设计

分层作业就是作业分为三种难度的作业,三个层次的作业相互联系,层层深入。如下:①巩固性作业,即巩固基本概念、公式、法则、性质、规律等知识的练习。这一层次内容简单,属于应知应会的范畴,目的在于巩固基础,主要针对C层的学生;②应用性作业:在基础知识上进行小综合,习题量适中,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其基础上灵活应用,主要针对B、C两个层次的学生;③拓展性作业:习题量较少,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完成,目的在于深化、提高和拓宽课堂所学的内容,主要针对A层次的学生。

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周长”后,笔者将课堂练习设计为一组题,供学生选做:

1.巩固性作業。动物园要建一个大象馆,象馆长10米,宽8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墙,求围墙的周长。

2.应用性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大象馆,一面靠墙,三面围上铁丝网,象馆长10米,宽比长短2米,求铁丝网围墙的周长。

3.拓展性作业。动物园要建一个大象馆,一面靠墙,三面围上铁丝网,象馆长20米,是宽的2倍,求铁丝网围墙的周长。如果每隔2米栽一根石柱,需要几根石柱?

四、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灵活,富有弹性

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在内容设计和安排方面,考虑到学生层次的不同,可以在内容灵活性方面加以提高。尤其对于学生的课上提问,更是可以有选择性的开展。教学内容富有弹性,课上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的拓展或缩减。虽然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已经提前对学生的能力有了基本的预判,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却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发现学生本来应该懂的,却不懂。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再多投入一些时间,把相关的知识点讲解透彻,给学生出一些习题,让他们真正把这个问题掌握清楚。而本来安排的其他内容就可能会调到下一次课。因此,分层次教学特别需要教师的这种灵活性,让教学内容真正富有弹性,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有更加积极的表现。

教学方法要灵活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等生与中等生是以自学、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学生自学、质疑、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完成每节课所规定的任务。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则需要要求学生能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也要给予特定的辅导,这样才能把新旧知识真正联系起来。小学生在数学中的领悟能力有高有低,所以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也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

五、结语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并做好分层评价。

参考文献

[1]公会芹.核心素養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4):19-20.

[2]姜巧玲.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设计的新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73.

[3]宋筱川.分层作业,分出活力——探微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7(S1):8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运用小学数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