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OPN和IFI 1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9-06-11周凡王冉

肝脏 2019年5期
关键词:健康人百分比生存率

周凡 王冉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hepatic failure,ACLF)是常见的肝衰竭类型之一,多由乙型肝炎引起,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常规治疗效果差和短期病死率高等特点[1]。及时准确预测ACLF患者的预后可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降低病死率。目前,对于ACLF患者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限。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可促进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活化和迁移,加重炎症反应,进而诱发肝损伤。据文献[2]报道,OPN在炎症反应和肝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 inducible protein 16,IFI 16)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检测细胞DNA的分子,具有HIN-A和HIN-B两个结构,可能增加DNA结合能力,在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目前,OPN和IFI 16在人HBV感染和ACLF患者的表达变化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且关于两者与肝衰竭的关系也未阐明。我们检测了HBV相关的ACLF患者血清OPN和IFI 16水平变化,探讨了它们预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相关的ACLF患者57例,男性28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为38~72岁,平均年龄为(48.3±8.7)岁。根据肝衰竭诊治指南[4]诊断。CHB患者64例,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46.2±8.2)岁。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嗜肝病毒感染;②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合并酒精性、药物性、脂肪性肝损伤;④肝癌。另选择同期健康人49例,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47.6±7.7)岁。三组受试者在性别(χ2=0.388,P=0.824)和年龄(t=1.023,P=0.361)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项目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二、 血清指标检测

抽取空腹静脉血,3 500 r/m离心15 min,提取上层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PN水平(试剂盒购自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SA3800型全光谱型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仪(索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IFI 16百分比。

三、 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 三组受试者血清OPN和细胞表面IFI 16百分比比较

ACLF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CHB患者和健康人,而细胞表面IFI 16百分比显著低于CHB患者和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表1)。

表1 三组血清OPN水平和细胞IFI 16百分比(±s)比较

与健康人比,①P<0.05;与CHB组比,②P<0.05

二、 ACLF患者预后情况

随访90 d,结果57例ACLF患者死亡28例(49.1%)。

三、 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将可能与ACLF患者预后相关的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ACLF患者血清TBil、INR、肌酐、血清钠、血小板、OPN水平、IFI 16百分比和血清HBeAg阳性与患者预后结局相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TBil、INR、肌酐、血清钠、血小板、OPN水平、HBeAg阳性和IFI 16百分比是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表2和表3)。

表2 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表3 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四、血清OPN和细胞IFI 16百分比判断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以血清OPN和细胞IFI 16构建Logistic联合诊断方程,即F=-2.595-0.544OPN+0.090IFI 16。以OPN联合IFI 16判断ACLF患者预后的AUC为0.883,与单独应用OPN或IFI 16判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58,P=0.247;Z=0.960,P=0.337,图1、表4)。

图1 血清OPN、IFI 16诊断ACLF患者预后的ROC曲线

五、不同OPN和IFI 16水平的ACLF患者生存情况

OPN<9.4 mg/L和OPN≥9.4 mg/L的ACLF患者90 d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和25.9%(7/27)。两组患者90 d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79,P<0.001)。IFI 16<72.5%和IFI 16≥72.5%的ACLF患者90 d生存率分别为27.6%(8/29)和75.0%(21/28)。两组患者90 d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4,P<0.001)(图2)。

讨 论

目前常用MELD、MELD-Na等模型对终末期肝病患者预后进行判断,但其预测患者预后的AUC仅为0.731和0.735,临床价值有限[5]。此外,还有部分诊断模型因样本量偏小或较为复杂,并未被采纳用于ACLF患者预后的评估[6]。因此弄清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及判断患者预后的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影响57例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Bil、INR、肌酐、血清钠、血小板、OPN、IFI 16水平及HBeAg阳性与ACLF患者预后密切关联。TBil、INR、肌酐、血清钠、血小板等均可反映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于ACLF患者病情判断有一定价值。有研究[7]表明,HBeAg阳性ACLF患者较HBeAg阴性ACLF患者更为严重,其原因可能与HBV前C区变异及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等有关。在本次研究中生存组中HBeAg阳性ACLF患者比例低于死亡组。

表4 血清OPN、IFI 16诊断ACLF患者预后的效能

1:OPN<9.4 mg/L和OPN≥9.4 mg/L的ACLF患者生存曲线;2:IFI 16<72.5%和IFI 16≥72.5%的ACLF患者生存曲线

图2不同OPN和IFI 16水平的ACLF患者生存曲线

有研究表明,血清OPN和IFI 16水平与肝硬化患者再住院率及肝脏炎症程度有关[8-9],但目前尚无关于ACLF患者血清OPN和IFI 16水平的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OPN在ACLF患者血清中特异性表达,其表达水平高于CHB组患者及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OPN可能有助于ACLF的诊断及治疗。IFI 16在ACLF患者中低表达,与CHB组患者及健康人比较差异显著,提示IFI 16可能参与ACLF发生、发展。通过用OPN、IFI 16及二者联合检测对HBV相关ACLF患者预后进行诊断,结果OPN、IFI 16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ACLF患者90 d预后的临床价值均较高。以上结果表明OPN和IFI 16在HBV相关ACLF患者中特异性表达,有助于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临床价值较高。此外,OPN<9.4 mg/L和OPN≥9.4 mg/L的ACLF患者90 d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和25.9%(7/27),IFI 16<72.5%和IFI 16≥72.5%的ACLF患者90 d生存率分别为27.6%(8/29)和75.0%(2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OPN和IFI 16水平可能与HBV相关ACLF患者生存时间存在关联。

综上所述,OPN在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中水平较高,IFI 16水平较低,二者均与患者肝损伤指标相关。OPN和IFI 16均是HBV相关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患者预后判断有较高临床价值,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健康人百分比生存率
基于16S rRNA测序比较探讨气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化学位移MRI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胰腺脂肪含量的比较研究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