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信息安全》为例

2019-06-11欧佩玲

中小学电教 2019年5期
关键词:辩论信息安全案例

欧佩玲

(广州大学 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课题的提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并具体细化为信息意识等十八个基本要点的总体框架。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风向标,必须毫不动摇地推动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和具化。研究表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对此,本课题主要立足教学实践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而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活动有效进行的大前提。因此,本课题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把核心素养的内涵融入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围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安全》一章进行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层面探究如何促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信息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习者进行主动建构为根本目的,对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进行有序、合理的设计,以形成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案或计划。其设计环节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和确定教学评价等。在本次课题研究中,由于教学重难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另作详述。对《信息安全》的教学设计重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立足核心素养培养,科学确立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学生应能够做到什么或达到何种能力水平要求的描述,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学科领域中的具化,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有着逐渐侧重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的趋势,但从根本上仍然是围绕上述的三维目标。对此,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立足核心素养要求,也要满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以学生为目标对象作尽可能明确、具体的表述。例如,在对《信息安全》教学目标的确立中,主要是围绕三维目标并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出较为详尽的设计和陈述,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安全》教学目标确立

(二)综合择取教学内容,分层确定核心价值

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旧有观念总是把教材和教学内容对等起来,而事实上教材仅仅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并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那么,对教学内容的择取一方面仍需围绕教材基本内容,另一方面需要科学地加工教材,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而由于教学内容中的各个教学要点具有一定的层次,所培养的核心素养则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与差异性。因此,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围绕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应立足教学目标进行综合筛选和恰当分层,以确定每个教学要点的核心价值。

例如:在《信息安全》的教学内容择取中,主要参考了粤教版《信心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的第六章的内容,在不影响总体课程目标方向的前提下,对该章的三个小节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协调和整合,并依据时代背景和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作出一定的创新设计,课时设计为2课时。教学内容注重把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推敲、判断、对比、综合和运用信息,在这一过程中重视渗透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信息意识。

(三)理性分析教学对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对象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设计应与教学对象的特征相匹配,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教学对象的特征分析主要从其起点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三个方面考虑,而起点能力又包括认知能力、认知结构、目标能力和学习态度这四个方面。总体而言,对教学对象的特征分析描述,应尽可能地具体化、通俗化、清晰化,使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更有效的针对性和依据性。例如:《信息安全》教学设计所面向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征分析描述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对象分析

(四)围绕学生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教师引导与启发

教学过程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多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型流水式的“满堂灌”的形式,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基本是处于弱交互的状态,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过程设计应“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各教学活动环节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在其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使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处于强交互的良好状态以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例如,在《信息安全》的教学过程设计中,主要包括“游戏导入、感知主题”、“阅读案例,分析案例”、“展开辩论,激发思维”、“课堂总结,持续发展”这四个教学环节。

1.游戏导入、感知主题

教师组织开展“快乐传真”游戏,由各小组派代表扮演计算机A/B/C/D/E/F,以此组成一个小型网络展开游戏。教师首先向A出示“信息”,由A将“信息”传递给B,再由B将“信息”传递给C,以此类推。其他同学则通过观看“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否有失真,从而感知本课的主题。通过游戏方式导入主题,既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阅读案例,分析案例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信息安全”的真实案例,案例中含有时间、地点、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如何等相关信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案例,提取关键的信息;学生阅读案例后,分别找出并说出“由于…导致…”的信息,以此培养学生通过寻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接着,教师列出包括有“主要信息安全威胁”和“造成后果”的多个选项,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将案例所反映的信息与相应的选项进行匹配,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展其分析、判断、对比的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进行思考,举例说明其他的“主要信息安全威胁”,以此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与能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所提及的案例,其信息安全威胁是人为还是非人为、是有意还是无意,主要危害有哪些,对应的解决措施有哪些,以此让学生感受社会环境的真实状况,提高其法律与道德意识,规范自身信息行为。

3.展开辩论,激发思维

首先,教师播放一个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视频中反映了什么事件?为什么发生?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最后如何解决?试着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小组讨论,利用Word工具输出自己看法并在线提交,以此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为开展辩论活动做好铺垫;接着,教师抛出辩题,例如“维护信息安全重在法律法规VS维护信息安全重在安全技术”,做好人员分工的指导工作,并提出辩论规则与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或自行搜索网络资源,借助聊天工具进行传送和交流,做好辩论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教师借助电子计时器正式开展活动,注重留意整体辩论情况,在需要时适当干预以协调辩论展开,并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而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任务投入活动;最后,教师公布辩论结果,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并布置课后作业,例如“请站在辩论活动中自身角色的角度,谈谈从此次辩论中收获了什么,自身在维护信息安全工作上应怎么做,并做出报告”。通过辩论活动使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过程,同时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驱动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思考和归纳,在思维火花碰撞的体验下建构知识体系,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维护信息安全,不仅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技术,更要遵守并践行良好道德规范的观念。

4.课堂总结,持续发展

教师对整节课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反思自身的课堂表现和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需要落地实践,方能检验真理。当前传统单一的教学设计已逐渐失去其教育优势,脱离知识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或具体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还处于初探阶段,众多一线教师正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与知识体系,实现教学转型升级。本文由于笔者所掌握的学识深度与广度有限,对《信息安全》教学设计仍有较多待完善之处,但仍希望本次研究能为相关人员在教学方面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辩论信息安全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