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仇英摹清明上河图》(辛丑本)是仇英手迹吗?

2019-06-11

国画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辛丑李东阳张择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问世之后,深受历代画家的喜爱,历史上有许多仿本和临本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仇英为名款的仿《清明上河图》(简称《清图》),在国内外有多种版本在流传,主要的版本有:辽宁博物馆藏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青州博物馆藏本等。

近来,仇英摹《清明上河图》的新版本被发现,被专家认定为《仇英摹清明上河图》(辛丑本)(以下简称《辛丑本》),该画卷绢本设色,全长797厘米,高34厘米。2015年,苏州古吴轩出版社使用高清数码照相技术和高模拟印刷技术出版了《仇英摹清明上河图鉴赏》一书,使广大读者能够欣赏《辛丑本》的风采。《辛丑本》传承有序,从明、清、民国至今从未间断,共有12人收藏并留下许多题识、鉴印和著录。《辛丑本》描绘了苏州明代社会生活的历史画面,布局合理,人物生动形象,色泽丰富,是众多仇英仿《清图》中的佼佼者。因此被一些学者认定为仇英仿《清图》的祖本,甚至手迹。通过对《辛丑本》的初步研读,我们发现画卷中有许多疏漏和错误,卷后文徵明和文彭的题跋也是伪作。鉴于此,我们认为把《辛丑本》视为仇英《清图》祖本或手迹的说法有待商榷。本着探讨的精神,我们对《辛丑本》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并就教于读者和方家。

一、《辛丑本》中的疏漏和错误

我们认为,判断《辛丑本》是否为仇英的手迹,除了画卷的传承和印鉴等外,重要的应是画卷本身的艺术水平,是否与仇英的画作水平相称。根据我们对《辛丑本》的初步研读,发现该画卷有诸多疏漏与错误,现将主要问题列举如下:

1.城墙 城墙有两个问题:一是城墙墙垛不是立体的,二是左城楼和城墙墙垛的方向画反了(图1)。画卷没有画出有一定厚度的城墙墙垛的立体图,而画成了平面图。图中是近处的俯视图,可见城墙上面的路面(海墁),垛墙比较厚,完全可以看到垛墙的上面以及侧面。只有远处的城墙垛墙,才可以画成平面图。此外,左城墙的城楼画在左侧而墙垛画在右边的城内一侧,与实际情况图不符。垛墙应在左边的城外一侧,而城楼应在城内一侧。

2.凤舟 卷尾湖中的一艘凤舟游船的船帮外侧上的图案盖住了船篙(图2),画法有误。另外,四根篙的上端分别接出一根细杆并伸到水中,令人费解,不符合实际情况。

3.单轮马车 郊外的两辆马车都只画了一个车轮,而且前面的一辆车的辕杆很短,好像悬空着,没有支撑点,无法保持车的平衡。还有白马与车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马背比车的辕杆还低,也没有任何物件例如搭背放在马背上,以便放置车辕杆(图3)。张择端《清图》和清院本《清图》中的车辕杆都是通过搭背放在牛背或马背上以提供支撑来保持车的平衡的。

4.走绳索 一女子在表演空中走绳索,绳索虽然站上了人,但仍然为非承重时的自然状态,女子站立处的绳索应向下凹陷。还有绳索与人字支架的固定处的画法违背常识(图4),绳索应由人字支架交叉处的上方通过,人字支架的两个支柱以及绳索之间应有绳子固定,才能保证人字支架和绳索的稳定。

5.无辕杆马车 郊外一辆没有辕杆的马车,由前面的马通过绳子拉动这辆车,仅靠调整车上的物体很难保持车的平衡。车的两个轮子不在一直线上,也不在同一高度(图5)。

6.布凉棚 图中的一个布凉棚,只有三根支柱,少画了一根支柱(图6)。

7.板桥 顶缸杂技场景附近的一个板桥的左侧桥板,既看见桥板的上面又看到其下面,不符合透视原理和常识,除非桥板是扭曲的(图7)。

8.车水 两个农夫在郊外河边车水(图8),水好像直接从河里流出来,看不见水是如何被提上来,也看不见龙骨水车的龙骨板。

9.卷首小桥 卷首的一座小桥,上桥的斜桥面的上端和下端不平行,不符合透视原理。

10.牧童 郊外牧童在牛背上的位置太靠前,牛低头下坡时,牧童容易掉下来。

11.敲鼓 迎亲队伍中的敲鼓者,脚向前,手在敲鼓,身体并未转动,而头部却向后转了180度,有违常识。

12.院墙 郊外的一小院的院墙画成平面图而非立体的墙,不符合透视原理。

13.侧推车 郊外小桥左侧一个推车夫站在车的后侧面推车,用力方向不对,也容易把车推翻。

14.断的箩筐绳子 郊外两名挑夫的箩筐绳子上端断了。

15.断扁担 郊外骑马竞标场景的河边,一挑夫的扁担后部断了,但扁担还保持着水平,后面的布袋也没有掉下,有违常识。

16.纤夫 纤绳与纤夫身上的拉板如何连接没有画出。

17.官船纤绳 一艘官船的纤绳固定在船棚上面的人字架上,缺少向后的拉绳来保持平衡,向前的拉力会把人字支架拉倒。

18.船橹 一艘船上有四人在摇橹,而船橹却是悬空的,漏画了船橹在船上的固定支架。比较清院本《清图》,图中可见船橹的支架。

19.独轮车 郊外小院前的河边有一辆独轮车,车轮所在平面与车的中轴线不平行,即方向不一致,画法有误。

20.悬空的锄头把 城门外小桥右侧附近的一个扛锄头者,锄头把离开肩膀而悬空,细节失误。

21.骆驼 画中有两峰骆驼在街上行走,骆驼没有缰绳,也没有牵骆驼的人,不符合实际。

22.没有主人的马 城内一匹马在信马由缰地走着,旁边没有主人。

23.井口 有一人正在井边打水,可井口的直径小于水桶的最大直径,如何打水?

24.挡板 城内一家店铺的屋檐下挂着“松萝茶室”的招牌,店铺右侧靠着一个挡板,这个挡板缺少右腿,挡板上面没有斜靠在屋檐上而是悬空着。

25.煮锅 染坊内的煮锅应为左右长的椭圆形,可图中右边的一口煮锅画成上下长,左右短的椭圆形,不符合透视关系。

26.停着的独轮车 顶缸杂技场景附近停着的一辆没有车腿的独轮车,没有人扶着,却能稳稳地停着,不符合实际情况。

27.锯木头 锯木头的画面中,看不见锯开的缝隙,而锯条已位于木头之中。木头的下半部分又变成非常窄的薄木板。

28.盖房 盖房的场景中,房屋的左下角没有画出来。

29.湖水波纹 卷尾湖水的波纹过于图案化,规整得好像铺了菱形地砖的地面。

30.细扁担 几乎所有的扁担都太细,不符合实际情况。细的竹竿和木杆扁担不可能承受重的物件。太细的扁担对于挑担人的肩膀也不舒适。张择端《清图》中的扁担是用双线勾画,清院本《清图》中扁担则是粗的。

31.尖头鞋子 许多人的鞋子都画成尖头,与实际不符。

32.箩筐绳子 画中多个箩筐的绳子本应沿着扁担边沿而下垂,可图中的绳子却变成一个直角,然后下垂,画错了。

据我们初步估计,《辛丑本》中的疏漏与错误部分在画面中所占长度约为220厘米,为全长的四分之一多。

二、《辛丑本》卷后题跋问题

吴荣光为清代大臣,集文人、书法家、画家、鉴赏家和收藏家于一身。吴荣光在其所著《辛丑销夏记》一书中对《辛丑本》的鉴别结论为:“然画之工妙则非以十洲之笔,竭千日之工不能临摹若此。”又在该书自序中说:“所见赝迹,盖不录入。”吴荣光对《辛丑本》的鉴别结论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鉴真《辛丑本》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初步的研读,我们发现《辛丑销夏记》中记载的文徵明、文彭和陆完的跋文都是伪作,他们跋文的大部分内容多抄自李东阳在张择端《清图》卷后的跋文:

1.所谓的文徵明与文彭中都写有“图高不满尺”,但此尺寸与“辛丑本”的实际尺寸不符,显然不是仔细研读《辛丑本》后所写。《辛丑本》实际高34厘米,若用明代的营造尺(32厘米),量地尺(32.7厘米)和裁衣尺(34厘米)丈量,其高度分别为:1.065尺,1.039尺和1.0尺,这些尺寸都不小于一尺。

2.文徵明和文彭的跋文中均有“乘轿而搴帘以窥者”,“又有以板箱而陆曳者”,“就囊 草首入囊半者”等句子,这些都是抄自李东阳的题跋,而在《辛丑本》中并无这些景物。

3.文彭跋文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后归少师徐文靖公,其孙文灿命吾吴仇十洲摹之”的记载不符合历史事实,根据李东阳在张择端《清图》卷后的题跋可知,在1511年,李东阳已经得到《清图》画卷。仇英生于1509年,一说1505年,卒于1552年。1511年之前,孙文灿收藏《清图》时,仇英不到10岁,不可能临摹《清图》。

4.文徵明题跋中云“其粉本向藏朱理大家,予及见之,因乞吾友仇君实文临摹,经岁毕工”。实际情况是:李东阳在1461年在大理寺卿朱鹤坡家第一次看到《清图》,1511年《清图》画卷已在李东阳家中。仇英成年时,粉本和真本均不在朱理大家,文徵明的这段题跋应是伪作。

5.《辛丑本》中陆完的题跋也是伪作,陆完题跋也多抄自李东阳在张择端《清图》卷后的题跋,其中有“亦有驱牛种田者”,而在《辛丑本》中并无这样的场景。

三、结论

鉴于文徵明、文彭和陆完的题跋均为伪作,以及《辛丑本》中出现诸多疏漏和错误,我们认为吴荣光认定《辛丑本》是仇英真迹的结论值得怀疑。《辛丑本》中出现的诸多疏漏与错误,许多都是显而易见的硬伤,有些疏漏都是大的场景例如城墙等,既是透视错误也是常识错误。又如小桥的桥面,既看到桥一侧的上面又看到其下面,不符合透视原理。再如把船帮上的图案画到船篙上。仇英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所以《辛丑本》的画作水平无法与仇英相比。

综上所述,关于《仇英摹清明上河图》(辛丑本)是否为其祖本或仇英手迹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论证。“辛丑本”的传承有序以及在人物描绘等方面的特点,应是早期比较好的版本,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辛丑李东阳张择端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维护“门户开放”:柔克义与《辛丑条约》外交谈判
【点绛唇】辛丑中秋唱和(1)
【眼儿媚】辛丑中秋唱和(2)
辛丑,牛的世界
李东阳&李梦阳:师生恩怨难分明
张择端站在城楼观街景
图谏
My Favorite Shopping Mall
神童智对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