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解析
2019-06-11
铁画艺术源于安徽芜湖,它以锤代笔,锻铁为画,既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以其独特的锻制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铁画艺人张家康经过10年酝酿,历时两年,于2015年锻制完成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总长10.9米,画面气势恢宏,构成元素极为丰富,结合原作情景分解成不等份的七部分,仅锻制的铁字就达572个、各类印章17个(图1)。本文从创作解读、二重属性和当下启示方面,对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进行解析。
一、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创作解读
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从萌发想法、到着手准备、再到最终完成,其创作过程面临诸多难题,考验了创作者的耐心与功力,集中体现匠心与智慧。
一是画面分段。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合璧卷装裱后长约1036.9厘米、宽约33厘米。将其转化为铁画表现形式,必须对原作进行分段打制,然后拼接成整体。如何分段既不损原作构图,又能适合铁画打制、拼接,这需要仔细揣摩。为了解决画面分段问题,张家康首先参考现存多个版本《富春山居图》,仔细甄别最终选择最为合适的版本放样画稿。在画稿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原作中自然构图分割成7段,且尺寸大小并不相同。分段依据是原作中笔画最少或字数最少、甚至近空白的地方分割成段,这样最大限度减少了因分段而破坏原作的风貌,尽力追求形似。
二是画面层次。国画通过笔墨浓淡技法来塑造画面远近层次。然而铁画因其材料特点,无法通过浓淡、深浅变化来锻造画面层次。为了解决画面层次感营造,张家康利用铁片材质特点,一方面通过宽细、厚薄锻制来营造画面层次。如图2中(右上)树的锻制,前面的枝叶一般在原作基础上锤打得略宽厚一点,后面的枝叶在原作基础上略扣减一点尺寸,打制得稍细薄一点,这样在形态上就有宽细、厚薄自然层次对比。另一方面,在画面焊接中,通过凹凸、深浅形成前后层次,即前面的枝叶笔画凸起,后面的枝叶凹下。因此,完整铁画其实是一幅半立体的画面,有高低、凹凸,画面层次丰富。这恰恰契合了国画通过笔墨浓淡等技法在平面中追求深浅、远近层次之目的,真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图1
三是画面元素。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包含大量画面信息,动静结合。铁画锻造一方面要最大限度追求原作的相似性,尽力还原画面元素;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照搬原作画面信息,简单复制。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一方面尽力还原原作信息,如亭台楼阁、山水石桥、独钓渔夫、嬉戏鸭群等看见和不易看见的元素,悉数煅制。特别是原作中采用长披麻皴笔法较多,有的笔触干枯、色淡近乎不易察觉,相对整个画面并非关键,且利用铁片锻造又极其困难,但为了忠实原作,枯淡笔触均悉数锻造、拼接,竭尽所能还原原作画面信息。同时,为了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整体效果,对原作又有删减,如图2中(左上)耸立的山峰,原作用了大量线条来塑造,在铁画锻造中,发现如果全部按照原作线条一一锻造拼接,反而使得山峰烦琐、匠气,缺少灵气。因而去掉了一些并非主要的线条,保留关键结构线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通透。在长卷铁画内容处理上或保留或删减,尽力追求神似。
二、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二重属性解读
(一)艺术作品与非遗产品的二元转换
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一方面作为艺术作品呈现,另一方面作为非遗产品存在,“高雅”与“实用”间相互转换。铁画创作题材大都以国画中山水、花鸟、虫鱼及书法为参照,以铁为墨、锻铁为画创造出芜湖铁画以来,便形成“高雅品位”的审美意蕴,铁画兼具国画的神韵和雕塑的立体美感。张家康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是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蓝本,遵循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直教六法归洪炉”审美法则进行的二次创作。从约长1036.9厘米、宽33厘米长卷中,锤打千丘万壑、重峦叠嶂、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神韵,又把立体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成为铁画艺术大雅之作。芜湖铁画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真性(即原汁原味)、生产性(即实用工艺或工艺美术)尤为突出,成为地域“非遗”的特色与典范。张家康已是省级“非遗”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也深深烙上“非遗”印记,成为实用产品,通过对铁的冶炼、锻铸、淬火、焊接、裸漆及剪接技艺等制作,将《富春山居图》中国画审美韵味转化为铮铮铁骨的工艺用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实用性一目了然。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在创作方式与生活器用中形成艺术作品与非遗产品的二元转换。
图2
(二)艺术家与劳动者的二重结合
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是劳动者与艺术家的二重结合。一方面芜湖铁画本是铁匠艺人与国画艺术家合力创制的产物。铁画初现于宋、盛于清康熙年间,芜湖铁匠汤鹏在画家萧云从(清初著名画家,工山水人物)的启发与帮助下,以铁为墨、锻铁为画。据清代《芜湖县志》所录《铁画歌序》记载:“汤天池与画家为邻,日窥其泼墨势,画师叱之。鹏发愤,因煅铁为山水嶂,寒汀孤屿,生趣宛然”,也就是说铁画的出现是画家与铁匠、艺术家与劳动者交流碰撞的结晶。另一方面作为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创作者的张家康,也是工艺美术厂铁画车间一名工人(即劳动者),张家康自1961年进入芜湖市工艺厂成为铁画学员以来,始终在铁画生产一线,后逐渐成长为工艺美术大师。因其手艺精湛、巧思妙想,其生产的铁画制品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观赏水平,进而由实用产品转化为艺术佳品,由劳动者转变为艺术家。张家康以锤代笔、以铁作墨,在熊熊火焰和当当锤声中完成的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其背后是铁画艺人的汗水与劳动,是劳动技能造就了具有艺术价值的铁画作品。在铁画的创作过程中,张家康的身份是劳动者;完成后的铁画作品是优秀的艺术作品,那么张家康的身份便转化为创作艺术品的艺术家。艺术与劳动贯穿于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的整个创作过程,劳动者和艺术家的两种身份在张家康身上实现了二重结合。
三、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当代启示解读
(一)工匠精神的体现
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的问世,充分体现了一代铁画艺人工匠精神的表达与传承。在资料梳理中,我们发现张家康在43岁时随国家科技部“中国古代敦煌科技文化艺术交流团”去台湾地区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时候第一次看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真迹,便萌发铁画《富春山居图》创作想法,但回头想想总觉得自己的水平不够,遂暂时放弃这一想法。直到53岁铁画锻制技艺日臻成熟,才开始酝酿《富春山居图》铁画创作事宜,并亲赴浙江富阳一带采风体验。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笔”仔细打磨,精益求精。其间还婉拒其他铁画订单,专注于《富春山居图》长卷铁画创作。《富春山居图》长卷铁画从萌发想法到酝酿准备,再到创作完成,时间跨度20余年,体现了铁画艺人的执着与求精。为了创作出优秀的铁画作品,需要自身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艺术素养。铁画艺人仅做一行、精通一业,在铁画煅制的天地中,坚守着“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严守法度”的工匠精神。
(二)文化自信的标志
芜湖铁画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创新创造的结晶,它在劳动者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于安徽,并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早在20世纪60年代铁画便已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向外界展示中国对于自我文化的自信。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到来,作为安徽境内土生土长的芜湖铁画随同其他“非遗”一样,大都淹没于浪潮之中。2003年,芜湖工艺美术厂宣告破产,铁画艺人随之下岗,铁画行业陷入混乱,一落千丈。然而,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一经问世、引起轰动,无疑给“日渐消瘦”的芜湖铁画行业注入希望、带来自信。《富春山居图》在技艺水平和创作规模上成为芜湖铁画新的“标杆”。先前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降低成本,一味生产造型过于简单、小型的摆件和挂件,放弃了铁画“本真性”的品位和高雅,芜湖铁画无法展现其高超娴熟的技艺,实为藏在深闺人未知。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的问世,无疑给铁画艺人带来信心,也为铁画行业带来正能量信息,即优秀的铁画作品不会因其“不时尚”“不潮流”“不媚俗市场”而被大众丢弃;恰恰相反,正是那些粗制滥造、低俗劣质的产品,才会被大众摒弃。与此同时,通过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宏大画面的锻造、精美技艺的展现,给受众美的享受与洗礼,提升大众对芜湖铁画欣赏水平和接受程度。
结语:长卷铁画《富春山居图》将艺术作品与非遗产品、艺术家和劳动者双重结合,为当下工匠精神的体现、文化自信的表达带来启示。《富春山居图》长卷铁画的问世,无疑是传统工艺百花园中一朵耀眼的“铁花”,亦是新常态背景下芜湖铁画又一经典力作,在“烟波浩渺山水色”审美意蕴中造就“铁为肌骨画为魂”的不凡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