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图像特征分析
2019-06-11杨立
杨立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甲状腺滤泡性癌是甲状腺常见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发生率为9.0~22.5[1],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于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滤泡性癌在超声影像上可呈现为相对良性的超声特点,容易与甲状腺腺瘤混淆[2]。本研究通过对比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以及40例甲状腺腺瘤的影像学特点,为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现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患者以及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甲状腺滤泡性癌或腺瘤。
40例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2~52岁,平均年龄(36.14±4.54)岁;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4~59岁,平均年龄(38.14±5.1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及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检查方法
使用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影像,探头频率5.0~12.5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记录两组的超声图像特点,包括结节最大径、结节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内部结构、钙化程度、声晕、血流分布。结节最大径分为≥4cm、<4cm;结节边界分为清晰、不清晰;形态分为规则、不规则;内部回声分为极低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四类;内部结构分为实性、实性为主、囊性、囊性为主;钙化程度分为无钙化、微小钙化(直径<2mm)、大钙化(直径≥2mm);声晕分为无声晕、规则声晕、不规则声晕;血流分布分为三种类型[3]:Ⅰ型,结节内部及周围均缺乏血供;Ⅱ型,结节内部乏血供,结节周围富血供;Ⅲ型,结节内部富血供,周边乏血供。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使用卡方检验。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比较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显示,甲状腺滤泡性癌及腺癌的结节大小、结节边界、内部回声、内部结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结节形态来看,滤泡性癌的形态和腺癌相比明显不规则;滤泡性癌结节内部钙化程度比腺癌高;声晕形状不规则;滤泡性癌的血流多分布于结节内部,腺瘤的血流多分布于结节周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综合来看,甲状腺滤泡性癌可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钙化程度高、不规则声晕、结节中央血供丰富等超声特点。
表 甲状腺滤泡性癌与腺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
3.讨论
甲状腺滤泡性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超声影像可变现为恶性或偏良性,由于其余甲状腺腺瘤的细胞起源相似,因此超声诊断容易发生误诊。随着超声技术以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发展,明确两者的特点进行临床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组的超声图像特点,包括结节最大径、结节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内部结构、钙化程度、声晕、血流分布,结果显示,甲状腺滤泡性癌的结节大小、结节边界、内部回声、内部结构等方面与甲状腺腺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滤泡性癌的结节形态和腺癌相比明显不规则,并且结节内部钙化程度比腺癌高,声晕形状不规则,滤泡性癌的血流多分布于结节内部。
由于超声影像学表现建立在解剖结构以及病理基础上,我们对甲状腺滤泡性癌的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超声下的声晕多显示的是结节的包膜、受压的血管或甲状腺实质[4],若包膜相对完整,则声晕是规则的。由于甲状腺滤泡性癌恶性程度较高,往往会侵犯周边的组织,导致超声提示不规则晕,而甲状腺腺瘤为良性瘤,不会浸润周边组织,因此超声显示声晕规则。肿瘤的血供情况可以反映肿瘤的良恶性,恶性肿瘤由于增殖迅速,对新生血管的依赖大,肿瘤内部通常形成不规则的新生血管[5]。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甲状腺滤泡性癌在多普勒血流显像中往往表现为结节中央的富血供,而甲状腺腺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主要依靠已存在的血管进行血液供应,不会引起肿瘤内部新生血管的形成,因此超声显示为周边的高血供以及中央的乏血供区。此外,由于甲状腺滤泡性癌的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相对血供不足,导致结节中央常会发生组织坏死钙化,因此钙化程度会高于甲状腺腺瘤。
综合来看,临床上可根据超声影像特点进行甲状腺滤泡性癌与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