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科手术中止血带对循环和代谢的影响研究

2019-06-11曾晓燕

医药前沿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下肢骨止血带充气

曾晓燕

(西南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麻醉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一般情况肢体骨科手术中会使用止血带,控制术中出血量,维持术野干净状态,但止血带的应用,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由于肢体麻醉等因素干扰,会影响代谢和血流动力学[1]。对此,本文选择60例患者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诊的60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其中,34例男性,26例女性,最小18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5.92±5.68)岁。60例患者,21例膝关节手术,24例膝关节镜检查,15例胫骨手术。

1.2 方法

(1)麻醉。麻醉前30min,肌注0.05mg/kg咪唑安定,进入至手术室后,常规监测,采集动脉血样。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间隙穿刺,脊麻用药选择0.5%罗哌卡因,1.5~2.0ml。术中,根据病人情况,适量追加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多在止血带放气前15min和放气后15min给药,防止硬膜外腔给药。

(2)止血带。麻醉起效后,将止血带绑在大腿根部。切皮前,始于足部,朝着近心端,将弹力绷带进行重叠缠绕,直到止血带,再充气。一般情况下,充气前,压力控制收缩压+130mmHg。体型大者,充气压力适量增加,但最大值<300mmH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另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t检验计量资料,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AP和HR

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的MAP及HR,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比较MAP及HR(n=60,±s)

表1 观察比较MAP及HR(n=60,±s)

注:与充气前相比,*表示P<0.05。

时间 MAP(mmHg) HR(次/min)止血带充气前 93±10 74±9充气后30min 94±12 76±11充气后60min 91±11 76±8充气后90min 91±8 81±10*放气后1min 88±7* 85±14*放气后3min 92±9 87±12*放气后10min 94±6 81±7*放气后30min 92±7 83±9*

2.2 PaO2与PaCO2

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60例患者的PaO2与PaCO2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患者PaO2与PaCO2测定值比较(n=60,±s,mmHg)

表2 患者PaO2与PaCO2测定值比较(n=60,±s,mmHg)

注:与充气前比较,#表示P<0.05。

时间 PaO2 PaCO2充气前 158.24±37.94 38.45±2.47放气后5min 153.97±30.17# 42.91±4.83#放气后10min 150.28±34.82# 39.44±2.38放气后30min 150.35±29.75# 38.15±4.56

3.讨论

止血带期间,动脉血压呈升高趋势。充气初期,MAP升高,可能与止血带充气前驱血促使单侧下肢处于缺血状态有关,充气30~40min之后,由于止血带疼痛,导致MAP升高[2-3]。有学者研究发现,止血带疼痛传导和无髓鞘C纤维关系密切。止血带放气之后,体内的血液突然涌入到缺血下肢,加上组胺、二氧化碳以及乳酸等跟随止血带放气进入到循环中,广泛开放微循环,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降低血压[4-5]。本组放气后1min时MAP显著降低(P<0.05)。另外,止血带放气之后,可能导致PaCO2升高,这可能与缺血肢体的无氧代谢活动明显增加有关,聚积大量酸性代谢产物,持续灌注,此类物质进入到循环中,PaCO2升高。可见,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止血带,麻醉效果佳,且可稳定血流动力学。

猜你喜欢

下肢骨止血带充气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充气恐龙
为什么汽车安全气囊能瞬间充气?
X线与CT在下肢骨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让充气城堡不再“弱不禁风”
一次性TPE止血带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不连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