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廉政教育的路径分析

2019-06-11解加伟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9期
关键词:廉政辅导员思想

□解加伟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廉政建设水平对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效果,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辅导员兼具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是高校管理干部的重要来源,加强辅导员廉政教育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廉政教育的意义

1.加强辅导员廉政教育是做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先决条件。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新任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因此,做好大学生廉洁教育,首先要加强辅导员的廉政教育。辅导员只有自身做到清正守廉,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进而发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予以行之有效的思想引领和廉洁教育的作用,帮助引领学生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加强辅导员廉政教育是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把加强辅导员廉政教育作为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廉政教育帮助辅导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率先垂范的意识,守好廉政红线和纪律底线,形成正确的职业准则和价值追求,为辅导员更好地成长与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保驾护航。

3.加强辅导员廉政教育是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党政干部、专职教师、在校大学生构成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辅导员兼具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同时也是直接面向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教师,因此,辅导员的廉政教育成效既关乎党政干部、专职教师廉政教育的成效,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廉政教育的质量。高校要抓好辅导员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辅导员廉政教育,切实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廉政教育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作用,在学生中传播引领廉政文化。同时,辅导员作为高校党政干部重要来源,抓好辅导员廉政教育也是抓好高校党政后备干部廉政教育的现实需要,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辅导员廉政教育的现状

1.高校领导对辅导员廉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关注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对辅导员重能力培养轻思想教育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对象以中层以上干部为主,认为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没有行政职务和行政权力,很少关注辅导员的廉政教育,未形成针对辅导员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

2.辅导员自身的廉政意识淡薄。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辅导员队伍中的成员主要以刚参加工作或工作时间较短的年轻教师为主,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长期有效的廉政教育,辅导员的廉政意识往往比较欠缺。辅导员工作职能界定模糊、工作内容繁杂,导致了辅导员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对于廉政教育往往只停留在概念层面,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

3.高效对辅导员的廉政监管缺乏有效机制。一方面,高校对辅导员实行双重管理,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和院系同时负责辅导员的管理。实际工作中,因为辅导员工作地点在院系,学生工作职能部门更多的是抓辅导员的业务考核,无法真正实现对辅导员的廉政监管。院系作为辅导员的直接管理单位,因实际工作需要,往往更关注辅导员的工作情况,而忽视对辅导员的廉政监管。另一方面,高校的廉政监察部门主要以领导干部和重点廉政风险部门及工作人员为监察对象,对于辅导员的廉政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廉政教育的路径

1.加强思想认识。一是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辅导员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将辅导员廉政教育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正确认识辅导员岗位廉政风险,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教育,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二是切实转变一些高校的二级单位在排查风险点时不愿将风险点级别定高,担心会给本单位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有的二级单位没有将防控举措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存在防控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强化院系领导对辅导员廉政教育主体责任,加强对辅导员的日常教育和督导。三是辅导员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取向,主动提升廉洁自律意识和防腐拒变能力,用好手中的“权力”,在学生工作中严格遵守纪律准则和职业道德。

2.建立辅导员廉政教育长效机制。一是加强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提升辅导员的道德素养和思想水平。二是加强辅导员廉政风险教育,将廉政教育纳入辅导员日常教育培训体系中,通过学习廉政政策和相关法律内容,努力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廉洁自律意识,帮助辅导员树立底线思维,明确工作中的红线和底线,强化纪律准则,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基础。三是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领辅导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各种贪污腐败思想的侵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抵住诱惑、经住考验,真正做到两袖清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四是加强廉政负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宣传优势,让辅导员真实体会感受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和腐败的危害性,培养辅导员的自省自律意识,促使辅导员自觉自律遵廉守廉,自觉筑牢防腐防线。

3.加强辅导员廉政监察监管。一是全面梳理辅导员岗位廉政风险,把辅导员工作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存在的廉政风险纳入高校廉政监察工作体系中,用刚性的纪律准则规范辅导员职业行为。二是建立公开透明的辅导员工作制度,形成以制度办事的科学化、制度化流程,从源头消除辅导员工作中的廉政风险。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在涉及学生重大利益事项和存在廉政风险的工作事项中,要避免辅导员个人的主观决定权,吸收学生或其他学工干部、监察干部参与其中,使工作更加透明化,降低辅导员用特权、犯错误的发生概率。四是搭建网络监督渠道,为群众举报搭建一个更便利、快捷、直接的监督平台,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逐步建立“互联网+反腐倡廉”工作新模式。五是将廉政作为辅导员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在辅导员职称职务晋升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压实廉政纪律,提高辅导员腐败变质的代价,使辅导员不敢腐不想腐,主动规范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正确使用自己的岗位权力。

总之,高校辅导员廉政教育是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首要条件,是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进高校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强化高校辅导员廉政教育的思想认识,建立辅导员廉政教育长效机制,加强辅导员廉政监察监管,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做好辅导员廉政教育,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廉政辅导员思想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