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污名化的“孝道”
2019-06-09乔婷
乔婷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家庭观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及孔子“孝道”思想中的家庭观,探讨孔子“孝道”思想对提升大学生家庭观念的启示:孝、悌为本,孝敬并非愚孝,促进家庭和睦;互动式“父慈子孝”,促使学生关注老人问题;把握孔子“孝道”道德内涵,引导学生向上向善;领悟孔子孝道感恩内涵,引导学生感恩。
【关键词】 孔子孝道思想;大学生;家庭观念;德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提升家庭观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认识。大学生处于人生抉择期和价值观重要形成期,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家庭观念淡薄、沉迷虚拟世界、刻意标新立异、排斥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厘清被污名化的孔子的“孝道”思想,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家庭观念而言,有着显著的当代价值。
一、当代大学生家庭观念存在的问题
1、沉溺网络虚拟世界,忽略亲情
手机、互联网及自媒体的无孔不入裹挟着全球发展,不少学生患上了“媒介依存症”沉溺于虚拟世界而忽略真实世界,网络世界代替了现实生活,他们从网络中寻求刺激,排斥家庭活动,拒绝与家人互动,深陷于虚拟的网络社区和小众圈子中。
2、片面否定所有传统文化,排斥“孝道”
互联网上声音多元,价值观正塑期的学生极易被多元文化及价值观影响,而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片面否定传统文化的现象。加之互联网络短平快的读图环境以及碎片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也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面貌不全,引起误解,学生出现对“孝道”排斥,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误区。
3、知识积累不足,价值观摇摆不定
大学生处于心理尚未成熟、价值观正在塑造的阶段,大学期间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处于价值观正塑期的学生,个人学习积累不足就会出现价值观不坚定,极易受外界影响,摇摆不定的问题。而复杂的互联网生态环境及鱼龙混杂的言论,催生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偶像崇拜的问题,导致大学生排斥家庭、急于摆脱家庭束缚,加之步入大学校园,有一定的个人空间,大学生极易出现与家庭疏远的“精神独立”问题
二、被污名化的孔子“孝道”思想
“孝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孔子提出的“孝道”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逐渐定性的历史过程,它与家庭息息相关,而孔子孝道思想中蕴含的家庭观可以从他所论述的“孝”与“悌”开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规范成为孔子仁学的入门教义,也是孔子所谓“仁者爱人”等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
作为孔子仁学的基础,蕴含着中华特色传统文化的孝道代表着我国特有的精神文明,然而,在后世的传播中却常常存在着对孔子孝道的误解和污名化,或认为“孝道”就是愚孝、是不辨是非曲直顺随父母心意。而实质上,孔子所主张的孝道从来不是愚忠愚孝,相反他主张对待父母亲应当做“争子”,这与对待朋友作为“争友”、对待君主作为“争臣”是异曲同工的,后世对孔子孝道的误解和污名化或许来自于他所言的“无违”“无改”等思想,实际上孔子他的孝道不是孝顺而是孝敬,孔子主张“从义不从父”,他的“无违”讲的是不能因为父母有过错就违背孝道、放弃孝道。
三、孔子“孝道”思想中的家庭观
孔子“孝道”思想与家庭密切相关,其中蕴含的家庭观可以从他所论述的“孝”与“悌”开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规范成为孔子仁学的入门教义,也是孔子所谓“仁者爱人”等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根据他的论述,孝道应当是:父母在世时子女应当按照孝道礼仪侍奉父母,也就是“事之以礼”;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举办隆重的丧礼,也就是“葬之以礼”,而在父母入土为安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并且常常祭奠父母,也是所谓的“祭之以礼”。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包含了养亲、奉亲;尊亲、敬亲;“致谏”、“不违”;厚养薄葬,祭祀等,其内涵丰富,对于我们今天塑造和谐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而言是一方深厚的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导下,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文明家庭的时代背景下,拨开对孔子孝道思想误解的层层迷雾,对孔子思想做以重新解读和厘清,既是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之举,也是促进和谐社会、文明家庭建设的良好途径。
四、孔子“孝道”思想对提升大学生家庭观念的启示
1、孝、悌为本,孝敬并非愚孝,促进家庭和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内睦者家道昌”家庭内部相处和睦那么家道就会昌盛,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古语也有“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的说法,作为社会最小单元的家庭,对于社会整体和睦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孔子的孝道思想,明确孝、悌为本,孝敬并非愚孝,是树立正确家庭观念,促进家庭和睦的有力
2、互动式“父慈子孝”,促使学生关注老人问题
作为社会深层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的我国,老龄化也已经成为一项横亘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从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学习可以发现,他倡导“父慈子孝”式双向互动的模式,这对于老年人问题而言,不失为唤起年轻大学生关注老人问题,多与家中长辈、老年人沟通的一种有效
3、把握孔子“孝道”道德内涵,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孝道”也是道德的一种,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可以说是道德的基础,孔子的孝道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在快节奏高频率的全球化时代、自媒体时代、后工业化社会中,学习借鉴孔子的孝道思想,助力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建设,在道德培育中、在构建和睦家庭上引导人们向善、向美。
4、领悟孔子孝道感恩内涵,引导学生感恩
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中,感恩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道德性、体验性、主体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比较缺失体现在,一是对社会救助之恩的缺失,二是对高校教育感恩的缺失,三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缺失,四是对人际交往的友情的漠视。”[1]而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就蕴含着浓厚的感恩思想,父慈子孝、互动有爱、怀着感恩之情的家庭教育可以唤起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视,领会孔子孝道思想的感恩内涵,也是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化、细致化、创新化的有效举措,更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注重家庭美德的有益之举。
五、结语
家庭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教育的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 有什么样的家教, 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 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作为父母和家长, 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2]在倡导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和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召开的背景下,大学生提升家庭观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下大学生中存在家庭观念淡薄、沉迷虚拟世界、刻意标新立异、排斥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孝道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虽存在误解但仍历久弥新,厘清孝道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家庭观念,对构建积极向上、孝老爱亲的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注 释】
[1] 王航. 論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D].武汉理工大学,2014.
[2]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以及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都家庭建设做的重要讲话[Z].
【参考文献】
[1] 李锦全.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J].孔子研究,2004(4).
[2] 刘炳范.论儒家“孝道”原则与现代“人人共享社会”[J].孔子研究,2003(5).
[3] 葛荣晋.孔子的“孝道”与构建和谐家庭[J].东方论坛,2006(5).
[4] 韩高良.析《论语》中的“孝”[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作者简介】
乔 婷(1989.6—)女, 研究生学历,西安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干事,西安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传播与新媒体、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