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工业理论对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2019-06-09邓中华施荣新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邓中华 施荣新

【摘 要】 文章阐明了毛泽东工业理论的提出背景和新时代我国工业理论的发展,分析了毛泽东工业理论的具体实践,以农业合作化支持工业化,超高累积,以农促工。阐述毛泽东工业理论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启示:推进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加强城镇资源对农村的辐射。

【关键词】 工业化;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

一、毛泽东工业理论及其发展

1、毛泽东工业理论的提出

从清末洋务运动到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设厂比较少,如中国第一条铁路的成立,但是其机器全部是购买国外现成的,技术熟练的工人是外籍工人,中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所以工业化在当时更是不可能。经过八年抵抗日本侵略和三年解放战争,有的工厂被摧毁。由于缺乏工业的推进,中国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一再被欺负和羞辱,成为“东亚病夫”。

新中国成立时,重工业的基础薄弱,中国的工业是处于几乎不存在的状态。面对中国的现实状况,毛泽东阐述了工业理论。1948年6月,毛泽东开始在中共中央文件中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它的任务是:使中国从农业国家稳步走向工业化国家,从新民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消除阶级,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1] 毛泽东关于工业现代化的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三点:首先,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其次,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发展关系。第三,中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毛泽东说:“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取决于工业的发展。”[2]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赢得抗美战争和对朝援助,获得了民族独立和长期和平的发展环境,并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计划经济体制是通过以重工业发展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建立起来的。1953年,国家开始计划经济建设,加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 这是为了确保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重工业发展,降低开发成本。

2、新时代我国工业理论的发展

随着工业发展的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是时代所需。在工业化发展的时代,新发展理念明确了城镇化建设的具体脉络。在逻辑结构上来看,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框架整体。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国情发展态势下,必须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促进创新的整合驱动。协调是健康发展的要求,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协调中推进城镇发展的新形势,平衡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共享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保障人人享有的惠民政策,注重公平原则,保障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对落实好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工业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分配政策要坚持共同富裕,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反映社会公平。与此同时,中国国有经济也应发展实体经济,实现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无缝衔接,使信息化方式与工业化相互促进。走信息化推动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促进信息产业,文化传媒,商业运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发展工业现代化理论,就必须实事求是,以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相关的发展形势。只有走上符合国际工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中国式工业现代化道路,才能在探索中国复兴之路上顺利前行。

二、毛泽东工业理论的具体实践

1、以农业合作化,支持工业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第一产业,农业不仅提供劳动力、原材料、资本和工业发展市场,还涉及第一和第二部门的交换与生产。1953—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一化三改”总路线方针,以支持和保障国家工业化建设。1953年,农村开始实施农业合作,最初是按照农民意愿的原则,逐步开展的。到1955年,由于工业化的需要,合作社运动加快,合作进程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在农业领域得到建立。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3年底之前,重点发展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和中级形式。1955年3月,他提议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内实现三个体系的转变,并在几十年内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1955年10月,毛泽东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而不富裕的农业大国,其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讓人民团结起来。[4]自1955年以来,随着农业合作的加快,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在相应加速。1955年,毛泽东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得到农业合作化的支持和保障,因为它提供了商品粮食和原料,工业化市场,以及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到1956年,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保了重工业在制度上的快速发展。

2、超高累积,以农促工

毛泽东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工业化政策。毛泽东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由此可见,工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思想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工业发展道路上大胆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基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可行方案,农业是发展工业所需的重要基础。毛泽东指出:农民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主体,而工业需要大量的工人来实现现代化。为此,只有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才能将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注入工业发展中。在讨论五年计划的制定时,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应该采取何种发展战略持不同的看法。在2月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关注重工业。1951年底,毛泽东明确指出要建设重工业和国防。[5]这是由当时的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1953年,毛泽东实行了相关举措,在城市地区开展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农村实行“统一购销”和“合作转型”的形式。自1958年以来,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使农业集体化体系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有机整体,这关键是要充分支持农业集体化,进而实行国家工业化。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反复强调,推翻三座大山之后最重要的任务是工业化,将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家,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作为国家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通过农业的推移,缓慢发展工业,可见工业化是一条漫长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农业集体化,为城市重工业产品提供了市场,以高价城市产品和低价农产品价格差来支持国家工业化,并将原始工业化资本运输到城市。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依靠工业基础。如果该国没有工业化发展,广大的农村和城市消费市场将被外国产品所垄断。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渴望超越传统模式,实现现代社会主义工业建设。1954年6月,毛泽东指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伟大的国家,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化。[6]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发展,把农业发展作为工业经济建设的前提,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现代化道路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三、毛泽东工业理论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工业化发展必然带动城镇经济,新型城镇的兴起是工业化发展的趋势之一。新型城镇不仅能优化环境,而且能使城镇整体功能不断完善并得到提升,不断地去吸引与壮大一批能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项目和企业。同时,注重科技要素的吸引和集聚,为提高产业转型提供必不可少的创新因素和人才支撑。充分利用城镇发展信息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从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推进生态文明的城镇化

推进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就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化剧烈,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突出。建设城镇生态文明对城镇化、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化,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与选择。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要以高效集约的发展理念构建城镇建设。重点推动绿色、低碳与循环发展,把创建富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具有多元优势的产业以及占据区域首位的特色产业等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对资源能源利用率的提升作为提高传统产业水平的重要着力点,最大限能地使用可再生的资源,从而实现城镇化产业链的循环发展。[7]努力推动空间格局与产业格局的优化,同时大力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保证产业集聚、人口分布与城镇格局之间的相互衔接,从而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建设新型城镇。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要求,在生存过程中树立高效化的科学理念,积极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新型城镇要进一步促进工业的生态化,让工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转化和提升,这就要求发挥城镇化的特有优势。要提高城镇化质量,完善新型城镇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合理循环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空间。

2、加强城镇资源对农村的辐射

加强资源型城镇对农村的辐射,起到带动作用,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发展。周边广大的农村区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附体,为城镇发展提供广大的产品市场,同时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和充裕的食品。资源型城镇的发展,不仅要考虑产业扩大再生存的发展,还要广泛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积极参与周边地区的建设,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城镇化建设中培育人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城镇文化建設的新文明。[8]通过构建城镇绿色产业体系,推动城镇绿色消费体系的发展,更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6.

[2]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83.

[3] 周太和: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9.

[4]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496.

[5]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34.

[6]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7] 新玉言.新型城镇化格局规划与资源配置[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287.

[8] 李程骅.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J]. 南京社会科学,2013(02)7-13.

【作者简介】

邓中华(1979—)男,陕西西安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施荣新(1992—)男,福建晋江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