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患者心理不确定感和临床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9-06-09张红高秀芳黄重光潘震华杨英刘秀琳

关键词:结构式开颅条目

张红,高秀芳,黄重光,潘震华,杨英,刘秀琳

(1.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护理部, 湖北武汉430300;2.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头胸急诊外科, 湖北武汉43030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室, 湖北武汉430022;4.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湖北武汉430300)

颅内动脉瘤是因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形成的脑血管瘤样突起,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了[1,2]。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项研究显示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动脉粥样硬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75 %~80 %是因颅内动脉瘤所致[3]。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是该病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疗动脉瘤的首选方案。虽然随着血管内栓塞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但在复杂颅内动脉瘤及其他不适宜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中手术仍未首选方案,且开颅治疗费用远低于血管内治疗,因此在国内大部分患者仍选择开颅手术治疗为主[4]。因患者对于颅内动脉及开颅夹闭术等方面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加上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生理、心理上的改变使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有各种不适的心理表现[5]。研究显示手术前后心理应激状态及不确定感对于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及预后均有显著的影响[6]。结构式心理护理是以多种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合信息技术等多方面护理手段结合的心理护理模式,该模式已被用于多种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均取得满意的结果[7]。但对于结构式心理护理对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患者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为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行开颅手术夹闭术的动脉瘤患者92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欧洲卒组织颅内动脉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指南》[8]中的相关诊断,并经CT、MRI、DSA等影像学方法确诊;②患者智力正常、神智清醒,与医护人员交流无障碍;③患者已获知情同意;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既往颅脑外伤或手术的患者;③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④恶性肿瘤患者;⑤术前3个月内遭遇重大感情事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个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49~68岁,平均(55.18±4.92)岁;动脉瘤位置:前交通动脉瘤14例,大脑中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基底动脉瘤7例,大脑后动脉瘤4例;Hunt-Hess分级:Ⅰ级8例,Ⅱ级12例,Ⅲ级18例,Ⅳ级8例。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48~689岁,平均(55.49±4.88)岁;动脉瘤位置:前交通动脉瘤13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后交通动脉瘤11例,基底动脉瘤7例,大脑后动脉瘤5例;Hunt-Hess分级:Ⅰ级9例,Ⅱ级10例,Ⅲ级17例,Ⅳ级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常规术前备皮、保持血压稳定、颈动脉瘤及开颅夹闭术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相关内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在入院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r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得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同时采用多参数监护仪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进行检测;②在我科选择3名具5年以上工作经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组成结构式心理护理小组,并邀请心理专业学者进行授课,对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加强学习。根据患者心理及生理参数测试结果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拟定个性化护理方案;③结构化心理护理的实施:首先通过与患者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前期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引导患者宣泄心中的不安,有针对性地针对患者的疑虑与不安做好解释工作。通过视频、图片等简单易懂的方式向患者接受颅脑疾病相关知识及其治疗方案,并对各项检查的目的进行说明,以争取获得患者的理解,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以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防止因情绪激动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等危象引起动脉瘤的破裂。在术前1d仅允许1为家属陪伴,拒绝亲友探视以免患者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术后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以缓解患者精神压力,为患者建立全方面心理应对支持系统,帮助患者全面调动自我、朋友、家庭及信仰等相关的心理支持系统。并可邀请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经验交流以缓解其不良情绪。④康复护理:术后针对患者存在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同时知道患者进行床边肢体运动等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的恢复。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疾病不确定感、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①不良情绪: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采用SAS及SDS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上述2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1~4分,总表得分20~80分得分越好焦虑、抑郁越严重;②疾病不稳定感: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10]进行测评,该表共包括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及不可预测性4个维度共32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1~5分,总表得分32~160分,得分越高不确定感越明显,该表Cronbach’s系数为0.90;③预后情况主要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判断,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11]进行测评,该表共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表得分2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强;④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12],该表包括护患沟通、病房环境、健康教育及护理技术4个维度共26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表得分共26~13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adverse emotions beteween two groups patients

2.2 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及不可靠性方面不确定得分感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对比Tab.2 Uncertainty Comparison of adverse emotions beteween two groups patients

2.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daily living beteween two groups patients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护理技术等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Tab.4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patients

3 讨论

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患者因术前紧张,术后需绝对卧床,生活需人照料等原因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引起心理应激。心理应激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律及呼吸加快、肌张力上升等生理方面改变,同时还可导致失眠、全身或局部疼痛、排尿困难等问题[13]。加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肌肉骨骼开始退化,运动功能益相应减退入睡较为困难,使患者焦虑程度更为明显。当机体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机体为适应环境改变可出现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因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患者对于颅内血管瘤及开颅夹闭术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结构式心理干预是基于整体医学模式理论,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干预的方法,在心理支持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干预、康复训练等多种护理干预手段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方法。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下降幅度更大(P<0.05)。可能与结构式心理干预的方法在对患者心理及生理参数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引导患者说出自己心中的困惑,使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心理动向掌握更为充分,使医护人员在制订护理计划时更具针对性,充分增强患者对于颅内动脉瘤及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认识,打消患者心中的疑虑。并通过基于患者精神上的安慰、支持、速到及暗示,可明显增强患者杜宇心理应激的防御能力,帮助其控制其思想及情绪,重建心理平衡,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4]。再通过加强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可出现与焦虑、空间相反的心律下降、呼吸平稳、神经肌肉松弛等反应,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控制。不可靠性方面:干预后两组患者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及不可靠性方面不确定得分感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构式心理护理一改过去患者内动接受认知行为干预的做法,引导患者主动说出自己心中的恐惧与不安,医护人员通过采用图片、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与患者一同探讨颅内动脉瘤及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主动参与到干预过程中,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使其不确定性得以缓解。术后自理能力方面观察组明显更高,在结构式心理护理中加入了康复护理的相关内容,并鼓励患者尽量自理,可明显减少治疗费用指出,同时还可充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15]。

综上所述,结构式心理护理较常规护理可明显改善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不确定感、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结构式开颅条目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从时态入手探讨结构式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