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词今唱编创教学:让高校音乐通识课“活”起来

2019-06-09孟新芝

中国音乐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通识古诗词传统

李 玲、孟新芝

《论语·秦伯篇》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传统乐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文化承载与教育功能,在培养创造性思维上具有超越其他艺术形式的典型性和直接性。高校通识音乐教育可以发挥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通过多元化音乐教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入情,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一、古词今唱形成的理论依据

古词今唱,是一种基于宋代曲子理论,以音乐为本位的古诗词歌曲编创教学方法,其中,“古”与“今”、“词”与“唱”各为一对逻辑关系。“古”“今”是指从当代人的思维出发,重新审视古诗词这一“效果历史”;“词”“唱”是指运用宋代曲子理论进行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编创实践。本文提出古词今唱的目的是为了在高校音乐通识课中凸显编创教学的意义,聚合通识音乐教学的学术性、民族性、文化性、实践性和通识性,注入大学生对现代文化阐释与多维度交叉学科思考的双重内涵。

(一)古词今唱体现传统诗乐相和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诗词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诗性”与“诗心”之美,蕴含汉语言文字的“诗境”与“诗音”之美,①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美学观“和合”的集中体现。诗词家以“诗意性、想象性、以己度物和以象喻义的方式看待并思考这个世界”②,其所构成的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国古诗词多为文人士子所作,“最初的诗,大都是专供歌唱的”③。“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礼记·乐记》)其呈现出我国古代歌、舞、乐一体的“乐”的样貌,并阐释诗乃歌之语言主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其揭示了诗、乐在语言与音律方面的共通性:因诗、乐皆“须运用声音动态的表现力”④,二者相和能够产生另一种至高价值,或形成另一种艺术—歌曲。可见,传统诗乐相和是诗词家理解诗词含义,将其入脑、入心、入情并用于修身养性的过程。高校音乐通识课遵循诗乐相和、可吟可唱、亦歌亦舞的审美规律,通过古词今唱编创教学有助于实现乐教对人“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的品格重塑。

(二)古词今唱符合传统文化“活”的时代特性

古诗词与音乐同源于中华文化母体,二者的结合与分离既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性,也构成了我国独特的文化现象。我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所有篇目“皆为乐章”,形成了“颂《诗》”“弦《诗》”“歌《诗》”“舞《诗》”的人文景观,为儒家乐教思想的主要部分。楚辞、汉乐府等皆为可吟可唱之诗。直至宋词的出现,开始呈现出“诗歌音乐化的趋向”,其“句度长短之数”以声韵之“准度”,体现了宋词特有的音韵美。⑤这种由音乐构成的“曲子”和由歌词构成的“词”的歌曲形态,于宋代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态势。⑥宋代曲子产生了“令、慢、引、近、序、歌头”等大量优秀曲牌,数量达千余种。然而,“乐始于诗,终于律”。到了元代,词律因逐渐与乐律脱离而形成了独立的文学样式。清末民初,时值民族危难之际,梁启超等人疾呼“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倡导在学校设立乐歌课,恢复诗歌传统乐教,提出“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万不可缺者”⑦。随后,出现了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新音乐,以及由萧友梅、黄自等一批音乐家谱曲的以古诗词为歌词的 歌曲。

21世纪以来,我国乐坛以古诗词为文本的歌曲创作呈上升趋势,出现了大批以古诗词为歌词素材的作曲家,如罗忠镕、徐沛东、梁弘志、林家庆,以及开启“新学堂歌曲”的谷建芬等。他们的作品犹如一股清流滋养着大众的音乐文化生活,使古诗词歌曲成为现代人品读古诗词的又一独特视角。

二、古词今唱—让传统“活”起来的最佳路径

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精粹,自古便与音乐交融相和,凝结着时代特色并流行于所处时代。近年,以仿古代音乐风格、融现代音乐技法为特色的古风歌曲受到大学生的热捧,这一现象恰恰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贴近时代内涵而书写现代表达方式”。因此,古词今唱可谓高校音乐通识教育践行传统文化教育“活化”的最佳路径。具体表现在:

(一)古词今唱的流行特质符合青年学生的认知习惯

自2018年起,我国高等院校的本科招生陆续迎来“00后”,他们在知识结构和文化习惯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包容化、自主化等特点,如喜欢个性、新奇的事物,喜欢把休闲时间用于社交和流行文化上。

基于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普遍偏好这一现状,如何让蕴含着中华悠久历史的古诗词,伴以年轻人熟谙的流行音乐,唱响新时代的声音?尽管电视媒体推出了《经典咏流传》《诗歌之王》等编创类音乐节目,但当个体无法进入古词今唱的学习情境之中,只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去感受古诗词歌曲之美仍是一般意义的文学与音乐的鉴赏,无法达到生成创造性艺术体验和意义升华的目的。而学生在古词今唱的实践中可以陶冶性情,在团队合作的碰撞中可以创新实践,使传统文化别有生趣地融入自己的审美价值和学习生活中。⑧不仅如此,学生在古词今唱的学习中通过往复不断的“视界融合”,可以形成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全新视野,进而激发其对古诗词的学习动机和对传统文化更广博的热情,并逐渐转化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动力。

(二)古词今唱是传统文化“双创”的具体实施

受后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尽管音乐教育在激发学生创造兴趣、活跃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高校音乐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其所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非音乐专业学生群体。这就决定了音乐通识教学既要保证音乐教育的多元结构,又要生动地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国内许多高校的音乐通识教学正在进行对诸多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如吟诵、朗诵、传统音乐鉴赏与表演、民族民间音乐进校园等。然而,高校音乐通识课能否在已有的赏鉴、表演课程基础上更好地体现“培养大学生自主探究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⑨,这需要音乐教师深刻思考教育个体的思维与社会文化、民族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古词今唱编创教学中,研读经典篇目、编创表演答辩、有效成果转化等环节,与新时代提出的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求达到了高度契合。

(三)古词今唱让底蕴丰厚的传统文化“活”起来

众所周知,古诗词承载的传统文化积淀极其丰厚,其生动地记载了中华民族蕴藏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古诗词传唱的时代特性,使古词今唱成为其在现代社会再度生根发芽的“活化”过程。古诗词中的《橘颂》《鹿鸣》《越人歌》,古曲中的《关山月》《满江红》《杏花天影》等作品中,既有讴歌爱国志士家国情怀的,也有描摹乡土民情、人间百态的。此外,抗日救亡歌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讴歌时代发展的艺术歌曲,则构成了高校音乐通识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⑩的 鲜活范例。古词今唱正是将这些珍贵却隐于浩瀚的传统文化财富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输入和古词今唱的输出之间,自由领略因诗乐相合而生成的至高价值,使底蕴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的心中萌发出新的活力。

三、古词今唱激活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步骤

高校音乐通识课主要包括赏鉴与表演。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验,笔者将古词今唱编创教学引入高校音乐通识课中,其目的在于激活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丰富高校音乐课堂教学。

(一)聚焦主题研读诗篇,让经典“活”起来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波,在高校音乐通识课堂中进行的编创教学无法涵盖中华民族全部诗词典籍。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内容健康向上、文化意蕴深厚的诗词,根据诗词内涵进行分类,并向学生适当推荐经典篇目,如感发家国情怀的《满江红》(岳飞),表达孝亲友悌的《游子吟》(孟郊),抒写思乡怀人的《清明》(杜牧),寄情托物言志的《离骚》(屈原),感怀羁旅相思的《苏幕遮》(范仲淹)等。师生共同研讨并确定一至两个古诗词主题,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围绕主题查阅文献,或依照小组成员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拓展阅读,学生经过研选,找出最合适的篇目。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图1 古词今唱编创教学流程图

(二)音乐编创表演答辩,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宋代词人在前人基础上演变形成的依曲填词和自度曲(或称自制曲),是我国宋代曲子主要的创作方式。其中,依曲填词又分为由乐定词和选词配乐。学堂乐歌和近代群众歌曲中的“旧曲填词”便是沿用了宋代曲子的创作理论。至今人们仍将歌曲的作词过程称为填词,也是受了宋代曲子创作方式的影响。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拟选篇目的基础上再自选一至两项编创技法,展开古词今唱的编创和排练。期间,教师定期给予指导。

学生从研选篇目到歌曲编创这一过程看似复杂,但产生的教学效果却是出乎意料的。比如,学生在采诗与填词的编创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减字”或“偷声”、“摊破”或“犯调”、“择腔”或“创调”的“纠结”中自由探索,在小组学习中发现中华文化的“诗性”之美,在音乐实践中重新感知诗词与多元音乐交融的奥秘。再如,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教学考核方式随之改变,由小组编创表演、编创思路答辩组成的期末考试,调动了学生参与古词今唱编创的能动性,使他们的思维“活”了起来。在期末考试的答辩现场,同学们的编创表演风格各异,有的小组集“诵、唱、乐、舞”于一体,以当代视角重现“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古代乐舞样貌;有的小组借鉴摇滚、布鲁斯、嘻哈等流行音乐曲风,让古诗词透显出青春时尚的风貌;有的小组根据主题,为古风音乐创作极具韵律的歌词(谱例1)。即使是起初对古词今唱编创心存“畏惧”的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也会感悟道:“没想到,我们也可以编曲作词,传统文化还可以这么有趣!”

谱例1 学生填词案例片段

(三)调查分析转化成果,让教学“活”起来

高校音乐通识课一般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教师可采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定期征求学生对古词今唱编创教学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对课程内容做出相应调整。课程结束后,师生应做好教学成果的孵化工作。教师带领学生骨干将优秀编创谱例结集成册,制作表演视频集锦,拍摄编创微课在微信公众号中编辑并推送,甚至可以快闪和微短剧的形式让优秀案例走进学校其他专业的课堂。因此,古词今唱的教学成果不再囿于高校音乐通识课所在学期与课堂,其产生的辐射周期、范围也更加长久和广泛。

四、古词今唱编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还反映了一些困惑。例如,如何选用编创技法;为什么记谱;如何记谱;怎样培养乐感;怎样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等等。这里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前四项属于音乐能力范畴,最后一项为团队管理范畴。

针对学生出现的音乐方面的疑惑,首先教师需要明确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目标,即并非培养音乐家,而是着重于培养人。因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主体 —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还需要了解他们的音乐基本素养和学习诉求,提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案,实施分众教学。⑪正如“希克斯特米利伊流畅模型”所示(图2),帮助学生在适合的区间参与音乐体验,逐渐推动自身走向更高的复杂性阶段⑫,这也反映了学生获得的音乐价值由低阶向高阶流动变化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参考现阶段学生个体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制订过低或过高的“音乐挑战”都不利于学生参与编创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校音乐通识课堂的学生不一定都能创作出高水平的音乐作品,但是他们在参与编创和表演的过程中抒发了内心情感,探索了音乐的多样性,即已达到了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目的。教师应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学生在富有诗情乐意的教学情境中爱上音乐,爱上诗词,爱上传统文化。其次,根据具体问题,做出具体 分析。

图2 音乐素养×音乐挑战=音乐价值

(一)因材施教增强编创动能

就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对象而言,他们的音乐基础各异,在短期内掌握古词今唱的编创技巧颇具难度。教师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翻译”成学生易理解、易操作的语言,便成了教学的难点。譬如,编创技巧中的由乐定词和选词配乐均为采诗合曲,且拘守旧调;自度曲则既可采诗又可作诗,其曲必为新作。这些方法都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编创自度曲的难度相对较高。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可选用杨荫浏、罗忠镕等著名作曲家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为赏析案例,探索其如何融西方现代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五声性旋律特色为一体,用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亦可选用当下广为流传或是地域性曲调较强的古诗词流行歌曲,用于启迪学生的编创灵感。在学习小组分类指导方面,教师可建议学生按兴趣特长分工协作,围绕已确定的诗词主题,依据小组成员的音乐与文学基础,逐步确定诗词与选曲的范围,在意境、音韵、乐律等方面探索词乐相合的契合点。对于音乐基础较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自度曲,以助于激发他们的判断力和创造力。此处,也是解答了学生在团队管理中的困惑。

(二)规范记谱书写音乐编创过程

学生在古词今唱的编创过程中,识谱和规范地记谱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学生进行古词今唱的编创环节中,需要在谱面上标记合唱声部、乐器伴奏,以及诵读和舞蹈的起止小节。最重要的是,记谱有利于准确记录编创过程,为他人提供参考依据。教师在讲解基本乐理知识和常用打谱软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电脑附件中的画图软件实现最简单的简谱改谱与填词操作。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推动者、参与者,本身也必须具备创造性,与学生分享自己编创的作品与曲谱,便是最好的言传身教。不过,受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制约,即使部分学生无法完成记谱也在情理之中。只要学生能够用普遍认同的符号在诗词文本上标记编创过程,同样会达到编创教学的效果。

谱例2 学生自度曲谱例片段

(三)“混合式教学”⑬ 培养综合乐感

在循序渐进的“情感体验—聆听音乐—体态律动—听音视唱—演唱演奏—创作”⑭教学结构中,创作(含编创)居于音乐教学结构的顶端,因此也是高校音乐通识课较难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融入音乐氛围中,逐渐成为“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创造性意识的人”。一方面,利用“线上”优质资源进行传统音乐和古典诗词鉴赏;另一方面,依托“线下”课堂教学设计富有诗词韵律的体态律动,分析经典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文化背景,开发古诗词、成语、传统节气等即兴演唱游戏,鼓励学生发挥器乐特长为自己的编创表演伴奏。譬如尤克里里、卡林巴、色空鼓、箱鼓等这些便携乐器为高校音乐通识教学增添新元素;再者,还可以利用博物馆、音乐厅、剧场等课外资源拓宽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

结 语

综上,古词今唱编创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化”方面仍有较大研究空间。

比如,“师—师”的主体性便是音乐教育“多维主体间性”理论⑮的新视角。由于古词今唱编创教学属于交叉学科研究,因此,音乐教师可以同语言学、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教师加强协同研究,发挥教师之间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互补。音乐史学家、音乐教育家杨荫浏与古典文献、音乐史、舞蹈史专家阴法鲁在古代音乐文献研究方面的协作为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又如,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建设方面,音乐教师可针对高校办学特色,结合本地的区域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古词今唱编创教学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最后,在古词今唱编创成果转化与传播方面,音乐教师还需要从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的简单灌输中跳脱出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社会、民族特性进行相结合的思考。同时,指导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展开社会实践,进行田野调查,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继承者与弘扬者。

注 释

① 周汝昌解说、周丽苓整编《千秋一寸心—唐宋诗词鉴赏讲座》,华艺出版社2000 年版,第1 页。

② 韩玺吾 《古典诗词审美建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2 页。

③ 杨荫浏《歌曲字调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第93 页。

④ 罗小平编著《音乐与文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年版,第5 页。

⑤ 刘尧民《词与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1—3 页。

⑥ 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修订版)》,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年版,第84—85 页。

⑦ 梁启超著,周岚、常弘编《饮冰室诗话》,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第62—64、第81—83 页。

⑧ 〔美〕韦恩·鲍曼著、黄琼瑶等译《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108 页。

⑨ 谢嘉幸教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全球多样化音乐社区—基于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教育学重点课题的思考》一文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大学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重在对大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文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详见https://wenku.baidu.com/view/8e81285510661ed9ac51f316.html?from=search.

⑩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详见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227/c64387-29111190.html.

⑪ “分众”即区分受众,由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首先应用于营销学。姜新是我国首位将“分众”概念应用于教学的学者,他提出“在大众教育的基础上,将学生细分,把教育信息及服务有针对性地传授给指定‘受众群’”。详见姜新 《分众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教书育人》 2009 年第3 期。

⑫〔美〕戴维·埃里奥特著,齐雪、赖达富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年版,第20 页。

⑬ 混合式教学为近二十年兴起的教学模式,是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下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混合式教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详见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远程教育杂志》2018 年第5 期。

⑭ 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版,第48—55 页。

⑮ 音乐教育“多维主体间性”理论来自接受美学与解释美学对“文本与接受者”关系之间的研究理论,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音乐教育的“多维主体间性”具体表现在“师生—音乐课程、教师—教学文本、学生—教学文本、师—生、生—生、师生—教学情境、师生—学校、社会”。详见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27—36 页。

猜你喜欢

通识古诗词传统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