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文化理解下的戏歌教学设计与研究—以《京调》一课为例
2019-06-09王莉
王 莉
核心素养指引的教学改革热潮已经到来,关于这一点浙江省音乐教研员杜宏斌老师提出: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可分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层面。核心素养培育下的音乐教学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提高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①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②从现行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阶段的音乐教科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与京剧相关的音乐作品有十余首,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单单戏歌(本文中的戏歌单指京歌)学唱作品就有四首,分别为:《龙里格龙》《我是中国人》《京调》《校园小戏迷》。可见,京剧在整个小学音乐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随着此类音乐作品的日益丰富,不仅体现了如今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得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正如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教授所言,学生的音乐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只有让他们熟悉了民族音乐,他们才会逐渐接受、喜欢民族音乐,进而传承民族的音乐 文化。
戏歌是将戏曲唱腔与现代歌曲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现在国内广泛流行的戏歌主要以歌曲为主,同时融入了京剧唱腔,使得其曲调风格既有现代歌曲元素,又融入了传统音乐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正因为如此,戏歌总体来说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相对较为复杂,如果没有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学会,更谈不上唱出戏歌的韵味。事实上,很多教师在戏歌的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教学手段,只是让学生反复地聆听、跟唱,对音乐作品不做深层次的分析,纯粹为了教会歌曲,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这样的教学,忽略了音乐本体的审美性和愉悦性,忽视了情感上的交往和互动,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偏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
一、音乐文化理解在戏歌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音乐我们可以理解一种文化;通过文化,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去体验音乐,从整体上去认识音乐、表现音乐。可以说,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音乐不能脱离对其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解。音乐教育的审美过程就是通过文化阐释的体验过程,也是多元化的体现过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获得是以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得,以及对相关音乐文化的理解为基础,通过不断生成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其审美情趣,积累审美经验,促进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获得美好的情操、健康的人格,成为能够传承、创新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人。③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实际上需要一个文化的体验过程,其在不断生成的模仿、探究、交往、合作、创造、体验中实现。戏歌这类特殊的歌曲蕴含了丰富的戏曲(京剧)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一阵锣鼓经,舞台上气势磅礴;轻盈的水袖、起伏的碎步,皆体现京剧手、眼、身、法、步的意境和神韵,娓娓念唱,意味深长。历经两百多年历史的京剧艺术,对于被各种电子信息技术充斥于生活之中的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生,其知识经验积累更是空白。因此在戏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歌曲中的戏曲文化内涵,对歌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深入浅出地将京剧知识隐含在实践活动中,注重亲身体验并以此为出发点。如果教师相信学生最终能将经典的京剧艺术呈现在课堂上,那么学生就会有最感人、最真挚、最投入的演唱,举手投足也将会是有模有样的。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戏歌的特点,我们对作品进行了深度挖掘,以歌词、歌谱和歌曲背景拓展三个方面所蕴含的戏曲文化为切入点,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精心设计教学。从《京调》一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学习戏歌的兴趣和表现能力具有较大的意义。
二、音乐文化理解下的戏歌教学设计策略
就音乐教学应符合教学对象的发展特征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学手段与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其结果必定会朝着预设的教学目标发展。当然,音乐教学设计首先应对作品的风格予以考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总之,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的内容、方法时,必须考虑教学对象的思维方式、教材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顺序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各种 联系。
(一)体验“做”功,了解角色性格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应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往往开头又是最难的。在 《京调》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五年级时已经学过《龙里格龙》《我是中国人》两首戏歌,对京剧的四大行当已略知一二,尤其是已能区分生角与旦角,因此教师可适当引导他们掌握各行当的性格特征。
教学片段1
播放戏歌《京调》的伴奏音乐,让学生跟着教师合着音乐走圆场步进教室。站好位置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兰花指及亮相动作,并在黑板上插放生、旦、净、丑图。
教师:京剧中有生、旦、净、丑四种角色,也叫四大行当,你们知道刚才表演的是哪一种行当吗?
学生:旦角。
教师: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学生:兰花指。
教师:对,在京剧中兰花指代表女性,所以刚才表演的是旦角,我们再试着演一演。
(教师用“ ”哼唱《京调》第一乐句旋律,带领学生表演)
教师:看,这又是谁呢?
(教师哼唱第二乐句,做略带阳刚的亮相动作)
学生:是生角,动作比较硬、有力。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是生角。当然也可能是净角,同样都是阳刚的男性,我们一起试一试。
(教师哼唱第三乐句旋律,右手前臂往外画圈再翻腕抬右脚,手掌分别拍打脚的内外侧并快速收回放在右侧,与此同时腿做下蹲状)
学生:是丑角,动作很滑稽。
教师:没错!不过也可以是俏皮可爱的花旦。
(学生继续跟教师做动作,教师哼唱第四乐句旋律,右臂画大圈在胸前定格,再双手打开亮相)
学生:是生角。
教师:可以是生角,也可以是像花木兰这样的刀马旦,都是正面人物的形象。
(学生继续跟教师做动作,把四个动作完整连起来 表演)
学生在观察、模仿中尝试表演戏曲身段,从课件中了解人物的扮相,通过表演掌握各个人物行当的性格特征,拓宽了角色的分类知识。同时,还能熟悉音乐旋律,为学习歌曲做铺垫。但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模仿表演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以及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打好板眼,抓住节拍特点
教学设计要注重环节间的紧凑性,不需要每个环节之间都用过渡语,越是自然的衔接越是有效、灵活的。
教学片段2(学生完整表演一遍)
教师:好!同学们的表演真是有模有样,老师都快成你们的粉丝了(肯定学生的表演)。你们知道,京剧的“粉丝”叫什么吗?
学生:京粉!
教师:应该叫票友。当演员演唱或表演到精彩部分时,票友便会大声叫好。下面老师来演唱,你们愿意做我的票友吗?
(教师跟伴奏演唱《京调》,学生竖大拇指喊“好”,此时课堂气氛已经十分活跃)
教师:谢谢!你们真是“给力”的小票友啊!你们还能给这首曲子打打节拍吗?强拍打腿,弱拍点头。
谱例1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京剧票友,并通过亲身体验感知了京剧的板眼(节拍)。通过教师的演奏,他们还认识了京剧的伴奏乐器尺板和单皮鼓。这些平时只会在舞台上见到的乐器,让人感觉很新鲜,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其学习热情高涨。
(三)用活躲板,解决节奏难点
节奏是音乐中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戏歌的节奏大都比一般歌曲的节奏复杂,尤其是休止符出现频率很高,这是教学的一大难点。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能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节奏问题,从思想上要重视,但行为上要忽视,既不可以把节奏孤立出来练习,又得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克服难点。
教学片段3
教师:听,老师这次是在什么地方打板?学生:休止符。
教师:在京剧的休止符处打板叫“躲板”,我们也来试试打躲板。
(师生合着音乐齐打躲板,整齐、准确后师生合作,学生打躲板,教师打板眼)
谱例2
学生准确掌握躲板后,节奏部分就没有难点了。通过对歌曲的重复聆听,学生已对歌曲旋律有了一定的感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掌握了躲板,在打躲板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了戏歌节奏的特点及其韵味。
(四)尝试“念”功,挖掘歌词蕴意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从内心认知作品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帮助他们了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在逻辑,从而使他们更能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是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主要的、基础性的教学任务。《京调》歌词共四句,每句词都在传递一个京剧的知识,在学习歌词的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更要让学生尝试“念”功,从而挖掘歌词的蕴意。京剧的念白节奏铿锵有力,韵味十足;脸谱是京剧扮相的灵魂,表现戏中人物的忠奸善恶和喜怒哀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京韵,才能使他们表现出京韵。
教学片段4
教师:(高位置念)“生旦净丑角色全,唱念做打不简单”,分别指什么?
学生:四大行当及其表演形式。
教师:对,京剧里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唱、念、做、打四大功夫。下面我们就来练练“念”的功夫。
(指导学生高位置发声,先吊嗓子再将其运用到念词中)
教师:“五色的油彩脸上画”指的是京剧中的什么?
学生:脸谱。
教师:“锣鼓一响”呢?
学生:京剧的伴奏乐器。
教师:京剧的伴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有旋律的叫文场,只使用打击乐的叫武场。
短短的四句歌词将京剧的角色、表演形式、扮相和伴奏乐器表达得很完整,让学生在理解歌词意思的同时还能了解博大精深的京剧文化。同时,通过吊嗓子、高位置念歌词的练习,使学生对京剧的发声方法及“念”功有了尝试和体验。这种在自然状态下水到渠成的学习方式,学生特别容易接受,那些平时只有在荧幕上才见到的场景和画面,竟然被自己演绎,其满足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五)体验唱腔,掌握力度变化
力度是表现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力度的强弱和乐曲的内容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京调》的旋律中,有明显力度变化的地方不多,教师可根据作品表现的需要做出二度处理,在该强处强,该弱处弱,让学生感受力度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片段5
(教师边画旋律线边唱最后一个乐句的旋律)
教师:你们发现这句旋律有什么特点了吗?
学生:时高时低,旋律起伏比较大。
教师:对,像这样旋律起伏大、情绪比较活泼的唱腔是西皮腔。
(学生边画旋律线边学唱第四句旋律,掌握大跳音程的音准)
教师:(唱)“锣鼓一响要开演”(“演”字做渐强处理)。
教师:你们听出了哪个字力度有变化?
学生:“演”字。
教师:这样的变化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场面非常的大、有气势。
教师:这样渐强变化的演唱在京剧中被称为“喇叭腔”,下面我们加上动作有气势地唱一唱这一句。
谱例3
在跟着视频画旋律线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旋律的起伏,教师提示:这种旋律起伏大、情绪欢快活泼的唱腔叫西皮腔。歌曲最后一句在“演”字上做渐强和延长,让学生在演唱中体会“喇叭腔”。“西皮腔”“喇叭腔”听起来似乎太过专业化,但通过对京剧唱腔的聆听、实践体验,学生能很轻松地感知。这不仅仅是在学习演唱技能,更是在传承京剧艺术,感受国粹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加入越剧,对比戏曲风格
京剧虽是我国的第一大剧种,流传最广,但因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还有各自的地方剧种,且受当地语言、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有着各自的唱腔和风格。作为浙江人,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地方戏—越剧。因此,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们设计了拓展学习,加入了越剧的聆听,让学生通过不同剧种的对比,感受不同唱腔。
教学片段6
(欣赏京剧《苏三起解》视频片段,找一找曲调中与《京调》相似的句子)
教师:《京调》就是根据京剧《苏三起解》这个唱段创作的,所以取名《京调》。这种将京剧唱腔与现代歌曲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叫戏歌,因此《京调》就是戏歌。
(教师演唱越剧《西湖山水还依旧》前四句)教师:听听这还是京剧吗?
学生:不是,是越剧。
教师: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学生:曲调低一些,老师唱得像流水一样。教师:是啊,这就是我们浙江的地方戏—越剧。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越剧的前身—“的笃班”,也是板鼓打板眼,我们试着给越剧来打打板。
学生在教师的演唱和筷子模拟鼓板的伴奏中,感受越剧的委婉清悠,以区别京剧的大气宏美。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浙江人,既要对祖国的国粹—京剧有所了解,也要热爱自己家乡的地方戏。
《京调》一课紧紧抓住“京韵”这一重点主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做出”“打出”“念出”“唱出”京剧韵味,让学生在多种音乐活动中掌握京剧文化的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聆听地方戏越剧,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两个剧种的不同风格和唱腔韵味,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三、研究成效
近两年,在重视学生文化理解的前提下开展戏歌教学的实践研究,我们可喜地发现学生更喜欢演唱戏歌了,对所学戏歌曲调、京剧知识、戏曲特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根据戏曲唱腔风格判断剧种、人物行当的准确率也逐渐提高。同时,他们学唱戏歌的能力、演唱的表现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对戏歌风格的把握也更到位了,演唱戏歌时更是信心满满。大部分学生能手、眼、身、法、步齐跟上,一招一式还真是有点戏曲演员的味道,哪怕是高年级的男生,表演兰花指也是有模有样,可以说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如此看来,只有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音乐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戏曲进校园”。
注 释
① 王莉《巧用歌曲扩充法 提升学生歌唱表现力—谈少数民族歌曲的有效处理》,《音乐天地》2016 年第2 期。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4 页。
③ 同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