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内涵、外延与实践运用

2019-06-09田素梅

中国音乐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

田素梅

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一种基本教学形态,主要通过参与具体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验情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有序发展,自2011 年起,笔者所在地区的中小学校组织成立了体验式音乐教学研究课题组,尝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资源。

一、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问题提出

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如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杜威经验主义教育思想。体验式学习的概念,自1964 年罗伯特·培契创办北明尼苏达学校后提出,便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后来,大卫·库伯将体验学习理论进行了系统化整理,在美国许多学校大力推广。美国音乐教育家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在著作《体验音乐—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中写道:“应该让学生像成年人一样直接进入音乐体验,进行音乐思考,由此将他们引入音乐的主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各国优秀的音乐教学法相继形成并得到推广和普及,包括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日本的铃木音乐教学法,以及苏联的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学法等。它们都非常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以及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这些教学思想和理念是我们今后音乐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我国很早就提出过类似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从西汉刘安《淮南子·氾论训》中提到的“圣人以身体之”,到近代陶行知的“教学合一”思想,都包含了体验式教学的理念。《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下文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①

随着音乐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体上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以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课堂上学生沦为“听众”“观众”的现象比比皆是。具体表现在: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技能训练,轻审美体验;重课堂形式,轻实践收获;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

情感是生命的艺术,音乐教育也可称为情感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音乐艺术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倘若没有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呢?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融入音乐活动中,并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审美能力呢?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推进教学改革需要有一套实用、有效、系统的教学方式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的课题组从音乐本位出发,以体验学习为突破口,建立新型的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教学发展规律及学生学习规律的“教改”之路。

二、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体验”一词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体验活动可以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事物的存在,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堂音乐课、每一首音乐作品,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体验的过程。唱歌是体验,跳舞是体验,拍节拍、画旋律线、指挥、编创、欣赏、才艺表演、学习小件乐器的演奏都是对音乐艺术的体验。因此,音乐课堂是音乐体验的课堂。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导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景或氛围,并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操作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因而,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体验情感,在体验中循序渐进地完成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目标,把感受、鉴赏与表现放在音乐学习活动的首位。体验式音乐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自我体验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亲身感受、体验,从而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实现对音乐的审美与创作。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生动、活泼、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注重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要求。

从外延上看,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参与了”这一层面,而应是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用参与体验的方式去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场景、情感及音乐所包含的内涵。同时,将自身体验与音乐相结合,形成对音乐、对人生的感悟。

基于此,课题组对已有的音乐教学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根据音乐教学中的实际课型,确定了四大探索方向:一是对体验式歌唱教学的教学行为、路径、策略、模式的研究;二是对体验式欣赏教学的理念、思维、内容的研究;三是对体验式器乐教学的设计、教案及评价手段的研究;四是对体验式音乐创造与表现力的理论实践研究。

三、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运用

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对传统音乐课堂进行了变革性的实践创新,它优化了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善了困扰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问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教学理论的创新

将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赋予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全新的理论内涵,可以使体验式音乐教学理论更具实用性和开放性。

1.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设计入手,促使教师不仅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实现用“导学教案”设计课堂;在教学中关注知识的生成和实践应用,使音乐审美教育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得到真正的提升。同时,充分挖掘新课程、新教材的内涵,使教师注重教材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树立对整个基础音乐教育体系的全局观,方便其制订教学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计划,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文本内涵,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创新了学生的学法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接受知识,通过体验活动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体验式音乐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会以其显著的理论和实践优势凸显出以学生和音乐为本的特色音乐教育课堂。

3.创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既关注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又关注个性发展,鼓励他们提高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意识,拓宽教学的开放度,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体验音乐、创造音乐,探索求活、求新、求变、求广的教学状态。

4.创新了学科资源整合的教学策略

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注重情景创设及对音乐内涵的表达。因此,为了更加丰富地表达作品(或编创音乐)的内涵,教学过程中需要同美术、舞蹈、朗诵、体育等学科资源紧密相连,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

1.构建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四个教学环节

感知音乐。形成良好的音乐感知力,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目标。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体验音乐。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从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审美带来的愉悦体验,并通过交流聆听后的感受、对音乐作品的情绪和基本结构的认知来提高体验的效果。

实践音乐。“新课标”中写道:“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②通过音乐实践,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更加深入的体验。

表现音乐。表现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音乐表演满足其对音乐审美、音乐表现的需求,也是检验和强化学生感知、体验音乐的最佳途径。2.提炼多种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立足于本学科特点,强调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感悟、创造、表现和审美的过程,并根据音乐课程的四大课型,提炼了四种教学模式:

(1)基于“三情”理念的体验式歌唱教学模式

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去探索、发现音乐的美,然后通过有效的音乐活动去体验、感悟,最后通过互助合作编创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歌唱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自主学唱歌曲到表现歌曲这一过程,起到愉悦身心、彰显个性,最终达到掌握音乐学习方法、增强学生演唱能力和表现歌曲自信心的目的。

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所在地区的各实验学校参与提炼了“入情—融情—动情”的体验式歌唱教学模式。

图1

“初步体验”即聆听音乐或进行音乐游戏。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或做音乐游戏与趣味练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聆听、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在游戏中体验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旋律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编创能力。

“形成概念”即情乐交融学唱歌曲。通过初听歌曲 (理解歌词)—复听歌曲(跟琴默唱)—哼唱旋律(掌握歌曲)这一过程,使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重难点乐句,结合歌曲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做到入情入境、情乐交融。

“深入体验”即歌曲创造表现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结构、速度、力度,以及每个乐段表现的情绪与内容,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掌握艺术表现的规律。同时,还可以根据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增加律动、舞蹈或打击乐伴奏,让学生在歌舞和演奏中充分享受音乐、创造音乐,用自己的演唱和肢体、表情去表现音乐,亲自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处。

(2)“二四七”体验式欣赏教学模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③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④。为了进一步拓展欣赏教学的思路,让欣赏教学落到实处,我们提炼了“二四七”体验式欣赏教学模式:

所谓“二”是指“两个原则”,即以音乐为本、学生为本的原则;“四”是指“四个环节”,旨在通过“境”导体验、“问”引体验、“参”悟体验、“述”评体验四个环节进行有机渗透;“七”是指“七种方法”,包括采用图谱可视法、器乐辅助法、对比听辨法、演唱记忆法、律动参与法、故事演绎法、节奏感知法这七种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形成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图2

(3)“融合”概念下的体验式器乐教学模式

器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以东莞市茶山镇中心小学为例,将简单的学具乐器,如竖笛、口风琴、课堂打击乐器等,与歌唱教学、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相融合,提出开发小学学具乐器进课堂的思路、方法和措施,构建以“班级器乐音乐会”为载体,“自评、互评、师评”为主体的小学器乐教学体系,形成了融合式器乐进课堂模式。

图3

(4)“五段体”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标”中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⑤我们应该把音乐教学活动当成创造性活动,充分启迪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以真正实现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创造的过程为目标。

我们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在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中促使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稳步提升。以部分实验校为例,本文提炼出“五段体”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体验式教学模式,具体包括导入→活动→编创→表演→评价五个环节。其中,导入环节包含复习上节课内容和基本训练,如音高模唱、节奏游戏、识谱教学等。活动环节指教授新的音乐作品,包括情境融入、音乐作品与学生体验的连接、师生之间的互动等。编创环节是在新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将其融入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当中。表演环节则属于上述环节的教学成果展示,以表演的形式呈现。评价环节是指师生交流、生生互评,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感受,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及音乐能力逐渐增长的规律,课题组构建了一套既重感受又重表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关注整体学习又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的、立体式的中小学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体系。

图4

四、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

(一)丰硕的显性成果

通过专家指导、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在合作交流中促进教师跨越式发展。教师从最初不愿意发言到主动“抢麦”,由被动观望到主动探索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学科特有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丰富和优化音乐课堂,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同时,也大幅地提升了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在2010 年之前,全市音乐类市级立项课题总数不足15 项,而近五年市级音乐类课题总数达120 余项,带动了大批音乐教师走上了科研之路,实现了我市优秀音乐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二)良好的隐形效果

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改变了大部分音乐教师过去“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音乐课堂中体验快乐、涵养美感,大大提升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同时,全市音乐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在各级、各类音乐竞赛和音乐高考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大批优秀青年音乐教师茁壮成长,音乐教研氛围日益浓郁,让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迈上了更新、更高的台阶。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遵循音乐学科独特的学习规律,以学生为主,从音乐本位出发,使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去丰富、润泽音乐课堂教学,让学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感知、体验、表现音乐,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增进审美情趣,不仅优化了音乐课堂教学,也促使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快速提升。

注 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第3 页。

② 同注①。

③ 同注①,第13 页。

④ 同注①,第14 页。

⑤ 同注①,第21 页。

猜你喜欢

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音乐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