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创新

2019-06-08王鑫

丝路视野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鑫

摘 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价值实现,更直接关系到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人,他们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及创新意识都具有新时代特有的属性,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充分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将其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探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路径,旨在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成长规律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身心发展状况及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认识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分析学生成长规律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遵循学生成长基本规律,才能够找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着力点,使思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为人们所发现、认识、把握和利用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相互影响,是具有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呈现阶段性规律,不同年级的学生有其独特的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其二,大学生成长过程呈主体性规律,受主体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培养的思想品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其三,大学生成长过程呈社会性规律,大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实践经历影响;其四,大学生成长过程呈时代性规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与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学生成长规律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思政教育对象正是新时代大学生,因此说“学生成长规律”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在掌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精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在学生容易产生思想矛盾的方面有侧重性、有针对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其健康成长,在觀念上、体制上、内容上、方法上、技术上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亲和力,真正实现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思维灵活、主体意识强、拒绝刻板的理论教学,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育人目标难以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创新思政教育路径,通过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创新课堂形式,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育人

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是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重点,但是课堂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兴趣不高,缺乏知识的认同感。然而大学生课外时间充裕,不良的社会思潮容易由此侵蚀学生的思想,因此课外时间不应该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盲区。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经历更直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进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教育内容的价值,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将理论知识化,再转化为个人能力,最终升华为个性品质,产生知识和情感认同。

(二)依托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育人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了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他们的成长成才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线下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因而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将线下的思政理论知识与线上学生更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教育目标的侧重点,充分发挥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实践的效果。

四、结语

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的责任和使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教育要明确育人目标,从学生需要出发,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思政教育新路径,不断地优化和调整教学方法和过程,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丁昌林.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探究[J].2017:61—66.

[2]林伯海,张军琪.当代大学生成长规律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08):43—48.

[3]吴群.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与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